[登陆]
第七十一章 官场的“圈子”
  孟忆农把声音又放低些说道:“市长,听说他的亲哥是市规划局局长,他的大舅哥是法院的常务副院长刘锡金。”
  “你大声点,我办公室没人,也不怕有人偷听。”江一铭心里烦躁,没听太清,他隐隐约约听到了规划局局长和法院院长。
  “这家公司老板的亲哥是市规划局局长邓贵发,就是年初规划局局长出事后,从规划局常务副局长提上来的那位,法院刘副院长是老板的大舅哥。”孟忆农怕江市长弄不清里面的关系,又往细里解释了两句。
  “你是说市规划局刚提拔的那个邓贵发和法院常务副院长刘锡金?”江一铭很惊讶也很意外,问道,“照这么说中豪房地产公司知道市里要在清水湾那块建农产品物流园,抢先在旁边买了五十亩地?”
  孟忆农点点头没吭声,心里说,规划局局长恐怕是全市头一个知道农产品物流园要建在哪儿的人了。
  听完孟忆农汇报,江一铭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他也意识到刚才心烦气躁,说话口气重了些,叹了口气说道:“忆农,真有你的,这事儿才发生几个小时,你从哪儿打听到的这些消息?”
  孟忆农苦笑着说道:“市长,项目上出了这类恶性事件,我不把来龙去脉摸清楚,让您一问三不知,等着挨板子呀?刚才我没干别的,连着打了十几个电话。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电话是吴珂,我觉得这人就是老天派来帮咱的。否则,就是愁死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理出头绪。”
  “噢,就是上次给我们出主意那个人?”江一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他隐隐约约预感到,断路打人的背后不简单。眼前的对手表面上是房地产公司,它的背后很可能是个能量极大的关系网。在这张大网里,通过血缘、利益、人情等纽带把人牢牢地编织在了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如今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论啥行当,也不管你有权没权是穷是富,常常以其中某个人或几人为中心形成了圈子。一般的圈子,是些志趣相投、说得来的人,奔着谈天说地喝酒吃饭找乐子去的,体现的是人以类聚,追求的是愉悦。但有些圈子是本着结交去的,寻求的是办事方便,有了难处有人出手相助。
  还有些圈子是完全建立在利益上的,其目的就是想从中获得资源,获取凭一己之力所得不到的利益,不管是权力还是钱财。遇到利害冲突,圈子里的人由于对利害的认同,迅速结成坚强的同盟,对抗来自利害关系的另一方。正因为圈子对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有效性,这类圈子在商场、官场日盛。
  圈子只要形成,圈里对圈外的人就形成了本能的排斥。如果你不属于圈里,便很难融入进去。别说有难相助了,就是平时吃吃喝喝、嬉笑怒骂,都很难加入进去。假如有天圈里的几个人,正在为某桩有趣的事而开怀大笑,正好那天你在场,也跟着大笑的话,肯定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他们会觉得此时此刻的笑不属于你,甚至怀疑你笑得不真实,在假笑。
  在任何单位里,任何领导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圈子存在,更不能容忍圈子野蛮生长日益坐大。因为在私利驱使下,这样的圈子极有可能对团体的公平公正带来挑战,能量够大的,可以直接挑战一把手或组织的权威。
  市政府常务会结束后,市规划局局长邓贵发从会议室直接来到三楼市政府秘书长常庆的办公室。
  说起常庆此人,中京市无人不晓。按说他位并不算高,权也不太重,可党政机关的人若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服务了好几任市长,无论市长与副市长之间、副市长与副市长之间有啥矛盾,仅正市长和副市长都说他好,二十多个县区和上百个市直部门的领导都给他面子,而且是心服口服地给。这得有多大的能耐,多娴熟的纵横捭阖之术,才能得此结局呀。
  常庆的父母都是农民,在村里连个生产队小队长都不是。恢复高考第二年,已结婚生子的常庆,在生产小队边当会计边补习功课。高考前两天,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吃坏了肚子,腹泻不止,走路晃晃悠悠打摆子。他强打精神把几门课考下来,高考放榜,常庆以全县第二名的高分被中原大学哲学系录取。
  常庆在村里当会计时就入了党,又是贫农出身。毕业那年,他人还在大学就被中京市委组织部选中。参加工作后,有一回随同市委分管组织的陈副书记出差,几天下来,陈副书记就离不开他了。
  半年后,市长到站,陈副书记接了市长的位子。陈市长从市委到市政府这边来的时候,除了带了跟他多年的秘书,还把常庆从市委组织部调到市政府办公厅,安排在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担任副处长,直接为陈市长服务。那年,常庆刚二十八岁,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孩子还没有“农转非”。
  二十多年过去了,常庆从没离开过办公厅。不是没机会,他提拔处长不到两年,就有县委书记找到市委组织部,指名道姓要常庆去县里当县委办主任。组织部长满脸的嘲讽,不客气地说道:“你想让常庆给你干活,谁为市长干活?”常庆任副秘书长后,也有外放县长、市直局长的机会。前两年,省政府秘书长还琢磨过把常庆调到省政府办公厅,都让在任的市长给挡了。他走了,到哪儿去找比他更合适的秘书长呢?
  如果从陈市长算起,常庆先后服务了五任市长,且历任市长都对他宠信有加。几乎每任市长都会让常庆很轻松地上个台阶,从副处长开始,处长、副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他妻子和幼子的“农转非”,早在陈市长在任时就给他办了。四十五岁那年,常庆终成正果,晋升“大内总管”,担任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如果前年市政府换届不出意外,常庆的职场生涯堪称完美。政界判别某人是否高人一筹,官位高低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人在任上的状态。你是眼高手低,大将无能累死三军,还是四两拨千斤,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在任上时虽也有人评说但隐晦得多,可等退休后议论的人就多了,差别也很大。有的高官离职后,让人们懒得提起,即便提起来也多半是笑话,没多久便被忘记。而有些长袖善舞的能臣干吏,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有的甚至被演绎成故事流传下去。
  对那些眼高手低自己不行觉得自己还行的窝囊废,杨程有句话说得非常经典:“有些领导为啥那么喜欢开会?因为有些无能的人,只有在开会时,才能找到自己还行的感觉。”
  上届市政府换届时空出个位置,起初,常庆对此并没上心。这些年来,他的每次提拔都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天而降的。他脑子里从来没为自己谋求晋升的这根弦。他认为,干活是自己说了算,提拔是领导说了算。可这次换届所列副市长候选人的几条硬杠杠,正好把他扣住,好像为他量身定制一般,这就容不得他不想。来往较多的书记、县长、局长,都给他打电话,办公厅有俩胆大的副秘书长和处长,则嚷嚷着让他请客。就连有的副市长见面后,都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呀。”
  常庆则满脸无辜地摇摇头说道:“快别拿我开涮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呀。”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再也放不下了。常言说得好,谎言说上百遍,就可能成为真理。常庆定力再好,也架不住身边的同事和亲朋好友轮番向他提前祝贺,况且这也正是他内心的期待呀。常庆这回从骨子里对当副市长这事儿当真了,也认真了,这是他从政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过的。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