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六章建设
  说到这里,老人话锋一转又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要好不知道多少倍,起码有自己的地可以种,只不过自己不争气种不好,怨不得别人云云。
  陆飞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这就像日后的留守村庄碰到了一个记者采访一样,有怨气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发作。
  连忙安慰老人家说,自己是燕王殿下派下来体察民情的,什么时候帮助当地人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再离开。所以您大可不必讳言,不如将村里的人召集起来一起说说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力所能及的地方自己一定尽力而为。
  推让半天陆飞还是帮着老人家把水一路挑到家里,累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老汉的两个孙子看到之后,刮着脸皮笑话陆飞,被老汉一顿胖揍。
  王老汉如今和两个孙儿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还是到隔壁借来茶壶茶碗才能请陆飞喝茶。
  邻居李老汉赶着又送过来一把瓜子几片果干,坐在下首一起陪着说话。
  原来老人刚才所说的话倒是没有掺杂太多水分,只是给官家做工是没有报酬的,所以下了工之后还要在城里打工糊口。幸好官家也没有逼迫太过厉害,离的近的工匠偶尔还能回家送些吃食铜板,所以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也凑合的过去。
  只是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田里干旱却没有劳力,看着庄稼一天不如一天心里煎熬的很。
  没有抽水机的年代,最有效率的莫过水车。
  陆飞虽然没有见过水车的结构图,好歹也见过实物,把东西描述了一番,两个老人都表示这个东西应该难度不大,村子里的一些老人有些还有过参与建造黄河水车的经历,让陆飞很是惊诧这些古代老工匠的见识广博。
  只不过一个大的水车造下来所费不菲,一来没人组织,二来村子里的人怕破坏风水,最主要的还是造这种东西需要在官衙报备,所以从来没敢有过独力建造的念头。
  陆飞当即拍板替他们做了决定,说官衙这边不用理会自有人打理清楚,财力物力支持也可以得到满足,只需要两位老人把造水车的巧匠召集起来就可以。
  能不和官衙打交道,两位老人自然欢喜,但是坚决要求不要让官衙参到村子的建设中来,村子虽然穷,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东西造出来是用以改善村子生活的,所以凑出一个水车所需还是没有困难的。
  这种简单的事情如果和官衙搭上说不清的关系,陆飞在的时候还好说,离开之后就拎不清了,陆飞自然虚心受教。
  王、李两位老汉有了陆飞撑腰很快把事情通报了全村,并且得到一致的赞同,很快召集了足够的工匠,毕竟相隔日远,所以还是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商讨建造的细节问题。
  陆飞干脆又将银子掏出来定了个奖励机制,让一群人连连推说不敢,哪里有给自家造东西花别人的钱的说法。
  陆飞抬出朱棣的名头,说水车建好之后自然无偿供村子使用,但造出的水车名义上还是要归燕王所有,所有费用也由燕王来出,这样一来就算日后自己随燕王离开,当地的衙门也不敢造次等等,这才将他们说服。
  虽说陆飞承诺摆平衙门的事情,但是村子里的人还有些惶恐,现在这样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反正水车造好了就在村子旁边,谁也搬不走,皇子殿下也不会在意这几个小钱,所以具体归谁所有倒不是问题。
  没了后顾之忧,又有工钱可以拿,做完之后还有奖金可以领,在赞叹了一番燕王爱民之后,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开始埋头苦干起来。
  在一群高级技工面前也插不上几句嘴,陆飞拉着几个半大的小孩去整理田里的水渠,以便日后水车造出后,后续的灌溉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这个时候的人大体都有些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陆飞做的工作也没有一个小孩儿多,尤其是在耐久力上差别更是巨大,不禁让他感慨宅男不亏是战渣五的存在。
  偷懒将清理水渠的工作交给朱大刀,陆飞去水车建造基地看了一眼,发现这些老人的手艺是好的没话说,但是速度实在太慢。
  陆飞忍不住当起总指挥来,让众人将工作重新安排,像扇叶支架这些简单但数目多的零件分成一组,齿轮和榫合接口分成一组,根据各人能力自行分组制造,人数较少的顶尖工匠只负责精密的部件,其他都下放给其他人,这下子连那些没长成的孩子也能参与进来,村子里的人本来就都是木匠出身,这些半大的孩子做起活来也似模似样。
  这样一来效率大增,众人纷纷夸赞陆飞脑子好用,可惜身子骨弱了些,让陆飞掩面泪奔。
  众人加班加点干活,陆飞害怕一干老人身体顶不住,主动做起后勤工作,买来好多鸡鸭鱼肉为众人进补,村民熟悉了陆飞做事风格,一个个吃的嘴角流油也不再和他客气,和陆飞变得更加亲近。
  得空的时候就给一众小孩子讲故事,一张张崇拜的脸孔让陆飞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陆飞和朱大刀也不好意思一直住在别人家里,干脆将村子里剩余人手召集起来给自己盖房子。前世买不起房子的怨念爆发出来,陆飞一下子把朱棣给自己留的银钱花了一大半出去,改出来虽然不是楼房,但是做工精美,冬暖夏凉,最主要的还是面积够大,让陆飞乐的嘴都歪了。
  到了第七天把水车零件全部做好,众人一起将各个部件运到河边组装起来,河水顺着转动的叶片逆行上岸,哗哗的流进整理好的水渠,让众人一阵欢呼。河水灌入水渠,地里的庄稼灌溉再也不成问题,只需几日功夫就把村子了奄奄一息的庄稼抢救了回来。
  有了水车建成打底,陆飞在村里的威望升到了最高,趁热打铁的又征集众人将水磨做了出来,村子里的工匠本来水平就是顶尖,如今有了陆飞支持,这些东西做起来难度并不是很大。
  有了水磨陆飞的投入算是开始有了回报,将村子里的粮食都磨成面粉之后,陆飞又让朱大刀招来一个识数的人做账房先生,在水磨旁边建了个磨坊开始对外开放,收取佣金。
  磨面是一项重体力活,毕竟不是谁家都有大牲口可以用的,因为陆飞把价格定得非常低,很快前来磨面的人就排成了长龙,好在水磨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这些排队的人也不用耽误太长时间。
  有了收益之后,陆飞再次召集村民商议扩大磨坊规模的想法,还是由陆飞出资建造,所有权归燕王,村民负责维护,日后收益各取一半。
  河水不停留,水磨不止歇,这等好生意自然人人乐意,陆飞也不管村里人内部如何分配,只是告诉账房不要欺负百姓,按商议结果自收益中收取自己的那一半就好。
  村子里有陆飞罩着,衙门的人也不敢造次,来村子里磨面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有人来请师傅去自家村子原样建造,村里老人来向陆飞请示,陆飞只说一切有燕王保底,尽管放手去干。让村子里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
  其实明初人们的思想十分开放,各种技艺也非常成熟,只是缺少一个推动力,陆飞领着众人建造水车磨坊并且形成效益之后,生产力被调动起来就不用他再多做些什么了。
  村民试着召回家里人开工做活,官衙的人居然也没有跑来闹事,让村里人胆子越变越大,各种铁匠、木匠铺如雨后春笋般开遍整个村子。
  如果没有燕王这颗大树,不管家里开办什么产业都是不合规矩的,所以开门营业之前都跑到陆飞这里讨主意。
  陆飞就和磨坊开办时的方法一样,吩咐账房先生拿银子入股,相当于给朱棣种出无数棵活的摇钱树出来。村民也欣然接受,不仅能搭上燕王这棵大树,还有银子可以扩大生产,分出去一半的股份倒也不亏。
  忙活了一个开头,陆飞就再也不参与具体事务,天天领着朱大刀游山玩水,累了就回来和账房先生数钱玩,自在逍遥。
  有陆飞、朱棣做背书,村里人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各项产业都蒸蒸日上,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的送到陆飞这里来,让一直不满陆飞乱花钱的朱大刀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陆飞有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干脆全都丢给朱大刀随他处置。
  偶尔陆飞也想干点正事,就找一些工匠了解了一下现在火药的威力,然后便不再往下进行,朱棣还没有在北京安家,现在实在不是改良火药的好时候。
  忙碌的几个月,陆飞始终找不到过日子的感觉,一切都像玩游戏一样,玩过一阵之后就再也提不起兴趣来。
  好在这个年代还有不少话本小说可以读,陆飞便找来一堆小说,躲在屋子里恢复宅男本性,打发时间的同时也好多认识几个繁体字。
  想起来船上写毛笔字出丑,陆飞还买来文房四宝打算练一练书法,练了两天就直接放弃,这玩意儿用着太不顺手了。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