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哼了一声,她身后的纱幔随风轻扬,将少女娇嗔的模样衬得愈发灵动。
宋辞暗自苦笑,余光瞥见小紫憋笑的模样,只好半真半假地作揖:“臣斗胆直言,是陛下召见耽搁了时辰,若公主不信,大可派人去问。”
“谁要派人去问!”
文成公主跺脚,耳尖却泛起薄红,忽然又凑近,压低声音道,“听说你去收良田的时候遇到麻烦了?可受伤了?”
宋辞一怔,没想到她看似骄纵,倒也藏着几分关切。
他一脸傲色:“我是谁啊,怎么可能受伤,文成莫要为我担心。”
两人正说着,忽有太监尖着嗓子高呼:“圣旨到——”
宋辞和文成公主双双跪下,就见宣旨太监展开明黄卷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太傅欺君罔上,私吞皇土,罪不可赦,着罚奉三年,名下良田全数充公,城郊良田划归宋辞所有,钦此!”
宋辞叩谢天恩时,余光瞥见文成公主瞪大了眼睛,杏眼圆睁的模样倒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可爱。
待太监走远,公主跳起来拍他肩膀:“原来你早有算计!快说说,到底怎么让父皇如此向着你的?”
宋辞起身掸了掸衣袍,望着天边火烧云:“自然因为皇上觉得我值得。”
三日后,宋辞重新回到良田所在。
他此次来,依旧是为了收回良田而来。
陈太傅那边好对付,现在不好对付的是那些刁民。他们一直在这些土地上耕作,加上陈太傅之前的交代,不少人真的以为良田就是他们的。
宋辞骑在马上,望着田埂间举着农具对峙的村民,眉头紧锁。
日头毒辣,晒得他额角沁出细汗,却不及村民眼中的警惕炽热。
为首的老汉拄着锄头,声音沙哑:“这地我们种了十几年,哪怕是陈太傅都不曾说让我们不准在此耕作,你宋辞说收就要收,让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这是要逼我们死?”
人群中响起附和声,此起彼伏。
这个时候有人喊道:“倘若他姓宋的敢说收田,我们就直接和他拼了,反正他要逼死我们,我们还不拼一把?”
宋辞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众人:“各位可知,陈太傅已因欺君之罪,名下田地如数充公,他许诺你们的田地,本就是本该充公的皇家田产。”
话音未落,就有年轻村民喊道:“充公充公,充了公我们就没活路!还不如死了算,能拉你一个当官的一起死,我们也算是赚到了。”
“你确定?我只是一条命,你这里可是有这么多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加起来有两三百人了吧?谁赚谁亏?”
气话谁都会说,当真要一命赔一命的时候,就没有谁会去行动了。
至少会犹豫。
因此宋辞半点都不带怕的。
“想死的那一批人先等一下再死,我先和不想死的说一说关于田地的问题。”
宋辞翻身下马,随手摘下腰间玉佩往地上一掷,清脆声响惊得众人一愣。
他掸了掸衣角尘土,径直走到老汉跟前:“老伯,您看这玉佩值百两黄金,若我把它埋进土里任其蒙尘,您可觉得可惜?”
老汉下意识摇头,浑浊的眼睛盯着玉佩:“金贵物件哪能糟践!”
“于我而言,土地就是玉佩,它若不能充分用起来,就好比玉佩埋入土中可惜。”
老汉不干了:“我们已经种上了粮食,如何能说不用?”
宋辞摇摇头:“诸位种粮食,那是给陈太傅家里种,规定是能分到一成粮食,但大家伙拿走的是否一成?我也不和你们细究,但如今这地是我宋辞名下的,土地该如何使用,按照我的要求,才不算蒙尘。”
听到这里,一些老庄稼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宋大人,你哪里会种地,这不是将我们往死路上逼么。”
宋辞蹲下身,随手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反复揉搓:“老伯,您给陈太傅种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交完粮后,剩下的勉强够一家老小糊口,但在我宋辞这里,并不是勉强糊口而已,我能保证你们盆满钵满,粮仓有富余。”
群中响起窃窃私语,有个中年汉子喊道:“说得好听,我们种了一辈子的田,都不敢说盆满钵满,你一个没种过田的,敢这么说?”
宋辞盯着他:“你种了一辈子的田,怎么想不出水车这种灌溉之物?”
水车一出,众人哗然。
有老人小心翼翼的问:“宋大人,你是说,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水车,是你所创造?”
宋辞点头:“正是。”
这位老人当即喊:“宋大人,我相信你。”
水车这个物件吸引了不少人去看,种了庄稼的百姓都知道这水车的妙用,自然不敢再说宋辞不会种田之类的话。
宋辞见时机成熟,于是拿出契约。
在众人面前展开:“这是‘土地承包制’,地还是你们种,但要和我签契约。每年只需上缴三成收成作赋税,剩下七成全归你们。遇到灾年,赋税还能减免。但有一点,耕种方式要按照我的方法进行。”
“七成?”
“可能吗,真的吗?”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否真实。
宋辞说:“愿意的现在就来签契约,第一年的谷种和肥料等全部由我提供。”
这话如巨石投入深潭,人群炸开了锅。
暮色渐浓时,第一张契约按上了血红手印。
宋辞望着天边火烧云,心中感慨:真正的治国之道,不是靠威压,而是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偶尔夹杂着孩童嬉笑,白日里剑拔弩张的氛围早已消散。
这个画面,直接由李世民的人全部记录,并且当天就呈报在了他的跟前。
这种制度,不管是先皇还是前朝,都没有出现过。
收税只收三成,这点粮食能做什么?若他沿用这种政策,整个国家都得垮。
还以为宋辞是个人才,没想到他尽做赔本买卖。
李世民非常失望,当即下令将盯着宋辞的眼线撤走。
第一百一十章 自然因为皇上觉得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