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帝未作一言,身形笔直地坐着。
但这段陈年往事。
却如突兀而来的冷风,带起他心底一阵潮湿的凉意。
“那日,莲池边的梨花正开得极好。”
瑶池圣母的语调中透着几分悠远,“我闲来无事,便去瞧瞧,谁知竟遇见了你。彼时的你,满身是血,衣着破碎,却将自己一腔傲气掩在满脸狼狈后面。求了我三台你,只为求一线机缘。”
乾元帝的拳头攥得更紧了些。
瑶池圣母神情未变,轻轻抬手虚点。
乾元帝忽觉一阵清风拂过,似有若无的水汽涌上心头,那些模糊的记忆,竟不由自主地从脑海深处抽离,渐渐清晰——
梨花如雪,池水清寒。
一身狼狈的他半跪于瑶池圣母的面前,抬起头,看她从金色凤榻上缓缓走下,目光落在他面上时,竟带着一丝旁人极难奢求的温柔。
“你很特别。”
她曾如此说道,递给他一枚晶莹剔透的仙果,“吃了它,这段凡缘,便是难得的造化。”
仙果入口,甘凉中透着苦涩。
肉身的桎梏无声崩解,他的气海从此畅通无阻,修为更是扶摇直上。
但彼时兴奋的他。
哪曾想过此果代价何在?
回忆戛然而止,乾元帝闻言,却忽而苦笑一声:“造化?”
他看向瑶池圣母,眼中满是复杂,“或许吧……但世事变迁,这造化如今看来,却未必如我年少时所愿。”
瑶池圣母抬眸看着他,面上不见悲喜:“是啊,造化总是自己的选择。若不是你后来为了驰骋人间权势之路,宁肯折断曾经通往仙门的鹤翼,如今又何至沦落至此,甘愿低头?”
乾元帝沉默片刻,忽然展颜笑了笑,却并无丝毫轻松之意:“圣母说得对。朕年少轻狂,一心为皇位所惑,自觉大权在握,便可掌控天地,殊不知一切终究敌不过天命轮转。”
他拂袖起身,微微俯身行礼:“但今日,朕以江山命运为筹,仍要恳请圣母出手救助。九州鼎遗失,五洲裂隙已现,若大乾倾覆,苍生如何安生?圣母若能相助,朕日后即便付出天大代价,也决不惜命!”
瑶池圣母注视着他,微微眯起眸子,那双眼瞳中似有星光在流转,最终却归于平静。
“皇者不畏命,真真假假,混得有趣。”
她浅浅一笑,道,“这恩我,可以帮。”
乾元帝眼角微动,尚未松一口气,却听她再道:“至于条件……”
她话语未尽,却徒然停下,只微微抬袖。
那片轻纱般的白雾之下,忽有寒光一闪,直逼乾元帝而去。
白雾翻涌,寒光乍现。
那道凌厉的灵气,宛如离弦之箭,直逼乾元帝眉心。
千钧一发之际,他却未有丝毫闪避,甚至连眼皮都未眨一下,只是静静地站立着,双手拢于身前,任由那道寒光逼近。
灵气触及眉心,却并未如预想般穿透而过,反而像是受到某种阻碍,在眉心处微微停滞。
紧接着,寒光消散,化作点点星辉,缓缓融入乾元帝体内。
瑶池圣母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她本以为乾元帝会惊慌失措,或是奋力抵抗,却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然。这让她对乾元帝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竟未退半步,也未显分毫抗拒。”
瑶池圣母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乾元帝,这般沉毅,倒还算值得赌一局。”
她纤纤玉指在空中轻轻一划,一团七彩灵光凭空浮现。
逐渐凝聚成一方散发着浩然之气的泥土,悬浮在乾元帝面前。
“此物,名唤‘息壤’。”
瑶池圣母解释道,“乃天地间孕育而生的灵物,可稳固气运,庇佑一方。如今,便借你百年。”
乾元帝目光落在息壤之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
这息壤,正是他此行最大的目标。
有了它,大乾的气运便可稳固。
他也能有更多时间去寻找九州鼎,弥补五洲裂隙。
“多谢圣母恩赐。”
乾元帝深深一揖,“百年之后,朕定当奉还。”
瑶池圣母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乾元帝小心翼翼地接过息壤,将其收入袖中,再次向瑶池圣母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去。
瑶池圣母望着乾元帝离去的背影,眼神复杂。
她之所以愿意将息壤借给乾元帝,并非完全出于好心,而是另有所图。
乾元帝回到皇宫,立刻吩咐人将太极殿清场,只留下几个心腹太监。
随后小心翼翼地从袖中取出息壤。
“将这息壤,埋于太极殿龙脉之眼。”
乾元帝吩咐道。
太极殿乃是皇宫的中心,也是大乾龙脉的核心所在。
将息壤埋于此处,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稳固大乾国运。
几个太监不敢怠慢,立刻开始挖掘。
不多时,便挖出一个一人多深的坑洞,露出底下盘根错节的龙脉之根。
乾元帝亲自将息壤放入坑中。
再命人填埋好。
并恢复原状。
做完这一切,乾元帝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息壤镇压国运,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边疆的战事了。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高兴。
便收到边疆急报:西域归风军突然发难,频频侵扰边境,甚至夺取了数座重要据点!
“岂有此理!”
乾元帝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龙案上,“这些蛮夷,竟敢趁火打劫!”
之前因为国运衰微,他不得不采取守势,任由归风军蚕食边境。
如今有了息壤,大乾国运稳固。
他再也不用忍气吞声了!
“传令下去,集结大军,反击!回攻!”
乾元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朕要将这些蛮夷,赶出大乾疆土!”
与此同时,大夏皇宫内,李开复正一脸焦急地坐在龙椅上。
他手中握着一把通体玄黑的尺子。
尺身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仿佛随时都会崩碎。
这把尺子名为玄青尺,是大夏的镇国之宝,也是维持国运稳定的关键。
然而,最近大夏国运莫名的上涨。
玄青尺不堪重负,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借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