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我便禀明祖父。”李昕玉看沈嵩面色阴沉,生怕耽误了爷爷交给自己的任务,赶忙向前半步,腰间的鎏银禁步在夜风里叮当作响,“李家愿在城郊三十二座禅寺设百日粥棚。”
她说话时盯着沈嵩的佩剑,剑穗上沾着暗褐色的斑点,不知是铁锈还是干涸的血。
沈嵩轻笑出声,笑声惊得屋檐上夜枭振翅,月光在他剑格螭龙纹上折出厉芒:"赈济百日?还是驯奴百日?"他转身时袍角扫过角落秋菊,花瓣沾着夜露簌簌而落,"待流民养得骨软筋酥,李家是要挑青壮充作死士?还是要将稚童卖到教坊司当琴奴?"
李昕玉踉跄着撞上街边扫帚,腰间玉坠在朱漆阑干上磕出脆响。她想起去年在边关见过的狼群,垂死的老狼撕咬幼崽时也是这般目露凶光:"我李家绝无......"
"二十年前清雾山剿匪。"沈嵩突然抚上剑鞘,指节敲出七声长短不一的闷响,"宗主清祉收了三百流民当先锋,战死者尸骨填满白水涧。活着回来的七十三人,现在都成了他人府邸别院的哑仆。"他说到"哑仆"二字时,檐角灯笼骤然熄灭,月光掠过他眉梢那道陈年刀疤。
“三十年前,中州先皇出兵征讨你赤阙,你们的军队两日的时间三十万兵力忽增至四十万,这十万人又是从哪来的?”
“四十年前!七十年前!百年前!”
“赤阙东部濒临南海,海水倒灌,你们拿什么填的缺口?”
“现在醉花楼的花魁我放跑了,老鸨死了,这生意是不是就不做了?这些流民里面不乏年轻貌美的女孩,倒是能替上萍花姑娘的空,对吗?”
沈嵩步步紧逼,辛夷扯住他的衣角,担忧地看了看他。
"沈公子......"辛夷看见沈嵩腰侧悬着的寒霜隐不知何时已出鞘三寸,刀刃映着辛夷鬓间那朵白山茶。
李昕玉喉间发苦。她当然记得西偏院那些总埋着头的灰衣人,他们脖颈后都有块烙铁烫出的梅花印。前日她经过柴房时,有个跛脚哑仆突然跪着拽住她裙角,喉咙里发出幼兽般的呜咽。
沈嵩闭目听着更漏声,膝下撞入一声稚嫩。
“哥哥,吃糖。”
女孩横在沈嵩和李昕玉中间,两人的争吵让她有些害怕,只能把嚼了一半的糖葫芦拿出来安抚沈嵩。
不能急,李琼还没死,死了一个李家,还有千千万万个李家冒出来。
要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少年突然收刀入鞘,抛出的碎金与银票落在妇人怀里,惊得河中中映着的残月碎成银鳞。
"七日后城隍庙市。"他转身时带起的风卷落满地黄叶,"若见着穿麻鞋的流民,烦请李小姐赠双棉靴。"话音未落人已踏着瓦当远去,像极了那年他握着柴刀走进风雪的模样——那时他刚看见烹煮人肉的铁锅,锅中浮着的平安结被沸水顶得上下翻腾。
“回了吧,今日的庙会逛的尽兴的很。”辛夷看见李昕玉吃瘪,撂下一句就追上沈嵩,挽住他的小臂一路向前走。
檐角铜铃在夜风中轻颤,李府门前的石狮子蒙着层薄霜。
沈嵩跨过门槛时,指尖拂过朱漆门钉,寒铁沁骨的凉意顺着经络漫上来,倒把困意驱散三分。廊下悬着的琉璃灯笼忽明忽暗,将李密徘徊的身影拉得细长,官袍下摆沾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
"夜露浸衣,相爷倒是好兴致。"沈嵩掸了掸肩头落花,玄色大氅在青石板上拖出簌簌轻响。李密猛地转身,腰间玉带钩撞在石栏上发出脆响,惊得池中锦鲤甩尾没入残荷深处。
李密搓着冻红的指尖苦笑:"礼部侍郎的折子压了七日,说是大典仪程全由李琼亲掌。"他忽然压低声音,枯枝般的指节敲在汉白玉阑干,"连祭天台四角的镇兽都换了三回,更别说那些个执幡童子......"话音未落,西厢房传来瓷器碎裂声,惊起檐下栖鸦。
意料之中,自己不仅装作他的门生在醉花楼胡闹一番,本人甚至亲自出现在他面前两回,现在李琼谨慎些也能理解。
“没事,我们也不需要现在就动手。大典当日我会暗示出现在现场,只是在这之间我还要找几件东西。先前问你们老爷子要了十三张银票,就想着能不能碰碰运气。”沈嵩面色如常,将手搭在李密的手背,轻声安抚。
辛夷倚着月洞门把玩银针,寒芒映得眉间红痣艳如凝血。李昕玉提着琉璃灯掀帘而出,裙裾扫过阶前积雪,腰间鎏金算盘竟未发出半点声响。
“慕容姐姐前日飞鸽传书,说是云霞城的鬼市开了。”她将灯盏搁在石桌上,火光透过鲛绡映出眼角细密金箔,“戌时三刻,朱雀衔珠。”
“此次拍卖的费用由我昕玉一人承担,沈仙尊大可去看看有没有心仪之物,爷爷的银票,权当......”
“权当作李家的一点善意罢,沈仙尊是为我们李家,为赤阙出力,我们兄妹也应该有所表示才对。”李密拱手朝着沈嵩鞠了一躬。
他这妹妹素日里连买胭脂都要与商贩计较半日,此刻倒舍得把云霄商会的地下门路拱手相送。
沈仙尊真有这么大魅力?见了一次面就收下这混世丫头?
沈嵩眉峰微动,瞥见李昕玉袖口银线绣的云纹在火光中流转。他屈指叩了叩腰间墨玉牌,牌面上饕餮纹在月光下泛着幽蓝暗芒。
“明日酉时,烦请各位和我同去。”沈嵩转身时大氅翻卷如夜鸦振翅,忽又顿住脚步,“我先替赤阙的百姓谢过李小姐。”
李昕玉正欲开口,却见那人已经踩着满地梧桐影转出垂花门,只余声轻笑散在穿堂风里。
李密望着妹妹将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忽觉这满庭月色都浸了三分檀香。他拾起石桌上半盏冷茶,茶叶在杯底蜷成青蛇模样。
洛水废观·地涌金莲拍场
残月如钩,勾住断壁上的青铜风铃,此地为前朝司天监遗址,每逢月晦,地泉逆涌成金莲状,故得名。子夜时分,太极阴阳池底传来闷雷声,三十六道地泉逆涌成柱,水珠悬空凝作金莲状,恰似佛座悬停虚空。穿赭色短打的市主紫金面轻叩青铜浑天仪,残破的二十八宿方位登时泛起幽光。
"起市——"
第三十六章 洛水废观·地涌金莲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