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黑龙江还是冰封千里,寒意料峭。长期侵扰我国边境线,伺机霸占我国疆域领土的苏联边防军,再一次依仗他们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和武器,大规模侵入我国珍宝岛,袭击我国边防部队,打死打伤我巡逻队员数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反击,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役进入了激烈的阶段。
两百多年来,穷凶极恶,虎视眈眈的沙俄,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侵吞我国神圣疆土的狼子野心。最早从清政府开始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开始,到1945年俄帝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外蒙公投),两百多年的时间,竟然掠夺和侵占了我国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的的国土,近6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现有国土陆地总面积的一多半。珍宝岛位于我国黑龙江鸡西市虎林县,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则,面积将近一平方公里。自1967年到1969年,苏联边防军竟然先后16次入侵我国珍宝岛,打死打伤我国数名巡逻执勤的边防军和无辜的民众,严重地干涉我国居民的正常通行和生产生活,阻止我边防部队正常巡逻勤务。尽管我国政府多次严正要求苏联方面停止入侵活动,但对方却置若罔闻。
1969年3月15日,苏军共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步兵100多人,在飞机和炮火支援下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炸中国境内的纵深地区。面对敌人强大的军事优势和先进武器,尽管我边防军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但凭借全体守岛战士英勇壮烈地阻击,我们先后三次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已是我边防部队通讯连连长的肖桂秋带领的通讯连小分队五人始终坚守在守岛的阵地上。由于苏联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炸毁了我守岛前沿和敌人火力轰击纵深推进地区的通讯联络,在万分紧迫的关头,肖桂秋率领五名通讯战士趁敌人暂时撤出战斗的间隙,深入阵地进行抢修。当他们刚刚完成抢修的任务,准备返回营区时,敌人再次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这次敌人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击,企图掩护他们登岛铺设地雷的工兵,借此阻拦我边防部队登岛的援军。在这种情况下,肖桂秋当机立断,决定继续坚守在阵地上,和守岛的无坐力炮排,利用有利地形袭击敌人的坦克装甲车。他们用手雷击中了敌人的几辆装甲车,打乱了敌人的队形,然而无坐力炮排的杨排长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肖桂秋决定,留在岛上接任杨排长的指挥,继续对敌人发动的又一次疯狂进攻予以打击。肖桂秋和全体守岛战士,同仇敌慨,奋勇激战,决心为杨排长报仇雪恨。肖桂秋利用自己的投掷技术和本领,率领战士们一连向敌人投出五枚手雷,终于将敌人的一辆坦克炸毁,英勇地阻击了敌人又一次夺岛的阴谋。
珍宝岛这次自卫反击战役,自69年3月2号开始,到4月2号暂时告一段落。虽然我们军民团结,同仇敌忾,共同奋战,击败了苏军大大小小无数次发动的夺岛战斗,以及向我国纵深地区炮轰侵略的战斗,有力地捍卫了我国领土的主权。但苏军对我国新疆、内蒙等边界的侵犯和挑衅从此也进入了极度疯狂的阶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肖桂秋因战功卓著,荣立二等功,升任为通讯营副营长。近十年的军旅生涯,终于把这个从南方秀丽的穿石渡来到到北国严寒的边境线上的年青军人淬炼成了通讯技术过硬,作战机智骁勇,应变能力高强,谦虚谨慎的中层军官。
在收获战功荣耀的同时,肖桂秋也收获了来自同是穿石渡好山水蕴育出来的好姑娘,余春桃最真挚最浓烈的爱情。余春桃爱上肖桂秋,始自姐姐余腊梅难产丧命之后的那段时光。本来,肖桂秋和余腊梅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虽然余腊梅大肖桂秋三岁,童年时,他们共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爱恋的种子早在双方幼小的心底播撒。余腊梅出事后,她自觉无脸见人,她万念倶灰,悲痛郁结。是肖桂秋悉心的关爱和开导,才让余腊梅渐渐走出忧伤的泥淖。但她自从知道怀上了不知是刘癞子还是张盘民哪个的孽种之后,又一次被命运击倒。她想方设法都没能堕掉腹中的胎儿,便选择了投山塘自绝的悲情之路。又是这个小她三岁,深深爱恋着她的桂秋弟弟把她救上了岸。并坚定地要娶她为妻,同时承诺,不管腊梅姐肚子里是刘癞子或张盘民哪个的孽种,他都将视之为己出,决不歧视,这又一次给了余腊梅重新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如果不是余腊梅难产,现如今他们应幸福地生活着,深深地爱恋着。何况如今的梅生已是高二的学生了,俊朗帅气,聪明好学,积极上进,是肖家的希望之光。肖桂秋本人就更不必说啦,作为一个南方人,在风光秀丽,青山绿水,人性淳厚的环境下长大,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世界里成长为一位通讯技术高超,战场上机智骁勇的青年军官。这十多年已经锻炼出了肖桂秋真诚待人,机智行事,勤奋努力,勇毅果敢的个性和品质。余春桃想,这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杰俊秀。择夫选胥,红线姻缘,若不把握,自己会终生后悔的。于是余春桃向肖桂秋明挑暗示,倾述衷肠。其实肖桂秋也早就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个心灵纯洁善良的小妹妹,于是也就手握爱矢,与余春桃缘定三生了。
按肖汉明的意思,他早就想让肖桂秋和余春桃缔结姻缘了,两家虽说不上是世交,但却是亲如一家的近邻。尤其是肖汉明对余春桃一家的帮助,那真是飞机上放鞭炮--声震高远。穿石河十乡八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余春桃的父亲,解放前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夫,解放信阳时被放回。仅仅回家年把的光景,一场桃花水,就让他命丧激流。余姜氏孤儿寡母,守种几垅薄田,若不是肖汉明的帮衬,她们苦巴的日子都难撑持。好在腊梅和春桃,穷苦人家的女儿,懂事早,立事早,帮助姆妈余姜氏把穷苦的日子,过得平安和顺。谁曾想人民公社大食堂,争食抢饭把人性最脆弱的饥饱需求,扫出了尊严的门槛。腊梅也因此为了周德山的盲父母而得罪刘癞子这一类人渣,至使自己遭致丧德怠尽的刘癞子和张盘民的轮奸。是肖桂秋最真诚的劝慰开导,最深沉的爱情感染,余腊梅才重拾生活的信念。
其实从肖余两家选择在深山老林里筑屋为邻起,命运之绳早把两家梱绑在一起啦,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似乎注定先后会成为一家子人。肖汉明和余姜氏都这样认定,桂秋和春桃俩人缔结婚姻,知根知底,比起蒙上头盖一抹黑的媒介婚姻,不知要好多少倍。什么彩礼,婚嫁排场那些个繁文缛节都可以不论,两家原本就亲近如一家,登记领证,自成夫妇,一切水到渠成。可是,桂秋和春桃俩人又都以事业为重,在各自的单位积极上进,一心扑在工作上,因此,俩人的婚事便一再推延,登记领证的时间,俩人都难以巧合择日。
珍宝岛自卫反击一役,苏联政府在中苏边境寻衅滋事,日益升级。他们甚至于1969年6月发表强盗声明称:沙皇专制政府虽然崩溃了,但俄罗斯国家的边界不应该毁灭,沙皇政府从未同中国政府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柳条边”和长城是中国北部疆界的标志。中国西部边界“没有超出甘肃省和四川省”这真是咄咄怪论,强盗的信口雌黄。而更可笑的所谓“柳条边”的无稽之谈,“柳条边”只不过是当年清朝地方政府在辽河流域修的一条柳条篱笆,用来禁止一般居民越界打猎、放牧、采人参的临时界线,这居然也被苏联政府当做中苏的边界。当时苏联的国防部长安德烈.格列奇科,甚至是主张使用核武器达到所谓“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邪恶目的。苏联政府其实就是自恃依靠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苏军,在中苏边境打几仗就可以威慑中国政府,屈服它侵吞中国领土的要求,但中国政府不吃他那一套。我们的各种武器虽都不如苏军先进,但中国政府决定:“加强我岸兵力、火力部署,以逸待劳,准备后发制人”。因此,边境战事的紧张和保卫边关,严防苏军伺机侵略我国领土和破坏我边关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安全安定,就成了肖桂秋所在边防部队的备战常态。这也是肖桂秋难得回穿石渡探望父母,更无暇缔结和余春桃婚事的根本原因。
1971已是正营级的肖桂秋被选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当时学院的主体己搬至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74年底学成回部队前,肖桂秋终于回了趟穿石渡,和父母及春桃母女,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肖桂秋和余春桃短短三天的聚会里,俩人深情款款,爱意绵绵,山林水涧,穿石河边,刘有喜的家里,陈福中书记的山院,四处都留下了两人手挽手,肩并肩,相拥而出,牵手而入的幸福身影。两人在爱河中山萌海誓,终生不渝,两家于是初步商量,决定76年春节在穿石渡缔结百年好合,让乡里相亲共庆他们的美好婚姻。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肖桂秋回部队升任副团长后,工作更加地紧张。他既要筹划全团的现代化军事和军队科学技术建设的各项任务,又要组织和培训全团战士适应现代战争的各项通讯技术和技能。而余春桃也因省民间歌舞团的调动和紧张的演出无暇顾及她幸福婚姻一事。因而一对同是穿石渡好山好水蕴育的有情人遂只好牺牲小我成全于大我,76年春节也就没能回到穿石渡,没能让穿石渡秀美的山水主证他们的婚姻。
是金子终究会绚丽发光,是人才就一定能大放异彩。1974年湖南省文艺界搞了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汇演。余春桃和乔芊羽因汇演中的优异表现被省民间歌舞团看中了。余春桃被省民间歌舞团看中是因为她独特的金属嗓音和对歌曲情感的细腻处理,她有一副上天赏饭吃的金嗓子,这是省民间歌舞团许多年都没有遇到了。歌舞团的男高音独唱演员,何曙光始终就没有碰到能和他具有同样嗓声条件的女民歌独唱演员了。这次余春桃在汇演时一曲独唱《千里烟波下洞庭》,让何曙光听后兴奋不已,他立即在余春桃演出后,在后台找到余春桃,两人配合试唱了一首男女二重唱《大雁落脚的地方》。结果一曲终了,后台遂沸腾了,两人不仅仅是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关键是两人的声线音腔都极具共同点,其头腔共鸣而产生的大气磅礴,响遏行云的声腔把男女不同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且又融合得天衣无缝。更让人惊叹的是两人的声腔都有浓郁的金属质地,虽音调的高低不同,但音色的优美圆润婉转都如出一辙,就像金属碰撞一样,既有黄钟大吕般恢弘浩荡的震撼力,又有山泉叮珰般清亮缠绵的悠远。让人听起来耳醉神迷,呯然心动。省民间歌舞团一干领导像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他们立即在演出的间隙专门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由何曙光和余春桃的男女声二重唱的专场演唱会,最后拍板决定即刻向江华瑶族民族歌舞团要人。
而余春桃也喜获那次全省文艺汇演歌舞类女声独唱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让她在省文艺界名声大震。汇演期间省里各大小报对余春桃独特的金属嗓声和独唱节目《千里烟波下洞庭》,给予了极为热烈的报道。当时发行量最大的省报,甚至在头版头条刋登了以“潇湘飞出的百灵鸟一一女高音独唱演员余春桃演唱纪实”为标题,一篇极富溢美之辞的长篇通讯。文章写道“从潇湘之畔,飞出一只百灵乌,她轻捷的翅膀划过八百里洞庭,飘落在送公粮的风帆上。于是在水天浩渺的烟波之中传来了天赖之声,像金属撞碰,银铃摇动,像山涧溪流,轻吟行板,像月下夜莺,缠绵婉转。一个渔家姑娘,飒爽英姿,轻摇畈板,歌飞千里就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是我省文艺汇演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是女高音独唱界难得一见,具有独特金属质地嗓音的新秀,她的美妙歌喉可与我省著名男高音演唱家何曙光同志媲美……”这一通讯报道被多家报刊转载,一时间“余春桃”的名字不胫而走,蜚声四方。
那次江华瑶族民间歌舞团真是卫星频放,名声大振。团里女高音独唱演员乔芊羽同样以一首《颂歌一曲唱韶山》声情并茂的独唱获得汇演中女声独唱节目的第二名。省民间歌舞同样拍板定调,要人。于是汇演期间省民间歌舞团就多次与江华瑶族民族歌舞团协商,调余春桃与乔芊羽到省民间歌舞团的事宜。开始江华方面还不大同意放人,省民间歌舞团便以支援江华一大批演出设备作为交换条件,才与江华方面最后达成了协议,江华方面也只好最终同意了放人,但这事也拖到了1975年底余春桃和乔芊羽才办好调动手续。
这样肖桂秋和余春桃俩人千里寄相思,万里传尺素,商量着把俩人的婚事推延到76年五一劳动节这一天。然而这对恋人在这一年劳动节也未能遂心如愿,披着婚纱,挽着双手走进他们神圣而幸福的婚姻天堂,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似乎在共同期盼一个更幸福的日子来缔结他们最是幸福甜蜜的婚姻光景。
1975年冬到1976年秋,天公哀痛,大地悲歌。从数九寒天的隆冬,鹅毛大雪飘飞开始,天地间就披起了厚厚的素洁缟衣,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垂泪作别。烈焰炎炎,酷暑难耐的七月,天地间还来不及脱下素洁缟衣就又冒着倾盆的泪雨,万分悲恸地送别我们的朱总司令。九月肃瑟秋风吹来阵阵凉意,淅沥沥的秋雨让人们不得不再添上一件缟衣。当我们还在高唱“东方红”时,哀乐低迴,举国震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我们的大救星,毛泽东主席又巨星郧落,永垂山河。而此时以江青为首的“四人邦”,为了加紧进行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为了让他们早日实现这一阴谋而大肆制造舆论。他们伪造了一份“按既定方针办”的所谓毛主席临终嘱咐,拉大旗作虎皮,继续祸国殃民。在党和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平地一声春雷,时任国家主席的华国锋和叶剑英、李先念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无畏的精神,采取果断的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邦”篡党夺权的阴谋,实现了彻底结束以动乱和浩劫为实质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再一次挽救了处在危谁中的中华民族,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唱响了中华大地十月革命的赞歌。
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邦”,是非常形势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一场斗争,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场斗争的胜利,实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愿,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从10月21日到10月30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各部队,都举行了盛大集会和游行,坚决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邦”的果断措施,热烈庆祝粉碎“四人邦”的历史性胜利。人们欢呼庆祝党和人民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磨难和挫折之后,终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我国的社会秩序开始得以恢复正常,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得以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来来来,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首都北京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巍峨的天安门上红灯高挂,红旗飞扬。天安门广场,一百五十万首都各界军民,欢声如海,歌声如潮,口号和锣鼓声响彻云天。庆祝粉碎“四人邦”大会,在十月的首都北京,在全国人民举杯欢歌的日子里举行了。人们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浩劫,盼望安定团结的政治生活局面重新回到神州大地;盼望重整山河,尽快发展我们频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人们急切希望把“四人邦”强加在身上的那些精神枷锁砸碎;人们也万分渴望被“四人邦”肆意汚陷蒙冤受辱的各级各类干部群众,早日平反昭雪,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回到亲人们的身边。
1975年第一次复出的邓小平副总理就开始主持拨乱反正的工作,但却遭到以江清为首的“四人邦”极力阻拦和阴谋破坏。因此,这项工作便停顿了下来。王小毛的父亲,就因拨乱反正工作的停顿,而回省人民医院的希望落空。坐上省人民医院革委会主任的朱学勤,文革前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内科诊室的普通医生。况且因两次治人而死的重大医疗事故,被下到医院西药房发放药品。文革初期他自恃出身好,根正苗红,加入了医院的造反派组织,并且因批斗凶狠,打人疯狂而被誉为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朱学勤医疗无术,整人有法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色鬼淫棍。在他当医生时,还多次对年青貌美的护士图谋不轨,甚至是还趁查病房时,对漂亮的女病人也伸出他的淫爪猪蹄,为这事他也遭到医院的多次批评教育。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所谓医者,文革中摇身变成了省人民医院造反派的头头也就不足为怪了。朱学勤小人得势后便先后多次,明里暗里,威逼王小毛的母亲,内科主任顾青,将他已结案的医疗事故报告推翻,并重新审核结案,或抽去他档案中的那一页结案报告。他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王小毛母亲的坚决拒绝和坚定地反对。
王小毛的母亲是一个医术高超,品德高尚,秉性率真,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高德大医。她随丈夫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献艺,为的就是治病救人,济世苍生。对朱学勤这类人,她向来不齿。顾青长相高雅富贵,又是从美国回来的,她的衣着打扮就更加洋气和时尚。她本就长着一副明星面孔,同行和邻里都说她是电影《护士日记》里主人公扮演者,演员王丹凤的孪生姐妹,而且更富有美国好莱坞影星的气质。所以朱学勤极其热衷批斗顾青的每一场批斗大会,在批斗会上,他一马当先,大打出手,且语言淫秽下流,动作猥亵龌龊。就连参加批斗会的围观群众都看不下去,纷纷斥责他是恶棍加流氓。这个流氓成性的家伙,还尾随被批斗得五痨七伤的顾青,企图施行卑鄙无耻的手段污辱顾青,被顾青奋力呼救而挫败了朱学勤这个登徒子的淫邪图谋。顾青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精神和肉体遭受的双重迫害和凌辱,她便选择了卧轨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高贵的生命。然而朱学勤仍不放过,甚至于对顾青的骨灰进行批判,说顾青自绝人民,自绝党,其死轻如鸿毛。
王小毛的妈妈沒死之前,王小毛的爸爸王柯也正在被朱学勤为首的造反派进行疯狂批斗。有时,夫妻俩遭到同台批斗、挨打、凌辱、漫骂。王小毛的妈妈一死,朱学勤对王小毛爸爸的批斗更加升级,甚至是把从湘雅造反派头头,汪小眼处传经来的“新型灵魂改造法”那一套灭绝人性的做法发扬光大,用来斗争王小毛的爸爸王柯,还污蔑性地称之为“吊洋猪”。王小毛的爸爸不屈服批斗,就遭至了更疯狂的打骂。医院造反派中的另一个良知未泯的头头,冒着与朱学勤决裂的威胁而将王小毛的父亲和院里的其他被批斗的老干部、学术权威送往了浏阳永和磷矿接受劳动改造,王小毛的父亲才逃脱了朱学勤的人身迫害。朱学勤竟然还利用抄家、封家的卑劣手段,偷走了王小毛家大量的医学科学的前沿技术资料,珍贵字画,金银手饰之类。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居然对一个不满九岁的无辜孩子王小毛下黑手,将其赶出家门,让王小毛四处流浪,饥寒交迫。后来居委会多次到医院协调做工作,朱学勤才勉强同意,从王小毛爸爸的名下,扣留十块钱,给予王小毛所谓的人道关怀。
1975年,邓小平副总理主持平反甑别,拨乱反正的工作时,牙科主任王柯的平反解放,被放上了省人民医院工作的议事日程。也是朱学勤借着王柯夫妻,海外关系复杂,其亲族还在台湾等等歪理为由,三番五次阻拦为王柯平反工作的正常开展。粉碎“四人邦”后,朱学勤甚至天真的利用他曾和上海“四人邦”的那伙余孽的关系,伺图在长沙也进行反扑。他的这一闹腾倒是反闹了卿卿性命,很快他就作为“四人邦”第一批被清算的余孽,被推上了正义的审判席,于是王柯的平反和解放也就顺理成章了。
1976年底,王小毛的父亲,王柯回到了省人民医院。他打开尘封了整整十年的房子,房子里柜倒床榻,箱翻屉乱,稍许值钱的东西早被洗劫一空。蛛丝满结,尘埃厚积,资料书籍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被敲碎的储钱罐里还有两枚面值壹分的毫子,孤零零地躺在破烂的瓦片里,寂寂无声。一缕斜阳从破碎的玻璃窗户里射来,尘埃便在阳光里乱飞。王柯用手抚去凳子上的一片灰尘,坐了下来,他满眼的凄凉破败,欲哭无泪。他想起他曾和恋人顾青在普林斯顿医学中心为医院的医护工作者讲学时,他们俩在那密匝匝的森林里,欢笑追逐;早晨踏着薄雾他俩双双走向咔啡屋,一人一杯不加方糖的咔啡,冒着腾腾的热气,中间摆放着一碟曲奇薄饼。边喝咔啡边谈论着前沿医学,并相互传递着浓浓的爱意。他又想起1953年,俩人热血沸腾,心情激荡,兴奋地憧憬着回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他还想起回国的那几年是如何地拼了命的工作,如何投入科室的建设,如何动员海外关系用最低的价钱为医院构置牙科诊疗室的各种医疗设备。但当他的思绪回到文化大革命的一页,他沉默了,心凉了,他被苦楚包围着,久久地陷入难已自拔的况味之中。
突然王柯眼前闪过一片光明,他想起那次小毛去浏阳永和磷矿看望他。儿子玉树临风地站在他的脸前,他俊俏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光芒,那一对大而深的酒窝似盛满了无限甜蜜。那对像极了妻子的大眼睛忽闪着长长的睫毛,启开那薄薄的红艳艳的嘴唇对他笑着说:“爸爸,我看你来啦!”王柯当时竟然激动得不顾一切,扔掉肩上的担子,抱起已高出他半个脑袋的儿子,踮着脚叭叭两口亲在儿子那帅气漂亮的脸膛上。赢得周围挑矿渣工友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儿子到他身边的那几天,王柯感觉那是自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以来,他度过的最幸福最愉快的一段时光。儿子小毛临走时对他说,“爸爸,等你啥时结束了在浏阳挑矿渣劳动改造的日子,你干脆去我们穿石渡吧,在那好山好水好人家的地方,我们安家落户,平静无忧的生活下去,我看那里是咱父子俩最好的归宿。行吗?”
“好呀,实在太好了。看得出,儿子你下放的地方真是个好地方,你落户的肖爷爷一家对你是太好不过了。你妈妈不在啦,长沙估计已难回去了,美国就更不用提啦。文革前,你舅舅来信,嘱咐我们,如果大陆的日子不如意,就早点回到美国去。你舅舅的生意在美国和欧洲都做得很大很好,那可不是日进斗金,那是财源滚滚而来呀。你两个舅舅把你妈妈看得比什么都重呀,可惜,一切的一切都回不去啦。小毛,我能去穿石渡呀,这还真是个好主意,那里的确是咱们父子俩最好的归属。”王小毛的爸爸思接万里,心绪一忽儿凄凉,一忽儿又有几分欣慰。
忽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把他从凄凉的况味之中唤醒,他艰难地扶撑着凳子的靠背走向门边。来人是从前他医治过牙病的医院保洁员孟凡贵师傅,孟师傅听说王柯大夫回到了医院,特地赶来为王大夫打扫房间的。与他同来的还有医院管后勤的俩人,他们三人二话不说,就动手帮王大夫打扫起房子来。孟师傅关切地对王小毛的爸爸说,房间太乱,灰尘太多,王大夫,您就先出去走走,两个小时后再回来吧。王小毛的爸爸答应了,他谢过他们三人,自己就迈出门槛朝外面走去。
王小毛的爸爸在医院办好一切有关复职手续后,医院领导给他批了半个月假,让他去探望儿子。王小毛的父亲便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地赶往穿石渡来。
第四十五章 冰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