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尘庵心下稍安,见事已协商好,放心地告辞回府。
新年过后,北方有几波电报给洪尘庵,邀他出山去做幕僚,他一一婉言谢绝,当前,没有什么事比儿子的科举更重要。洪府塾学开始禁馆,概不接纳府外人就读,仲贤转移到翰林楼学习,佣人无事不得进学屋骚扰。伯贤上午、下午入馆后,不得随便进出,专攻四书五经,八股、策论。
但岂不知,少男少女情窦初开,那里隔得断绵绵情意。**草是江郎中的独生女,娇惯已久,郎中根本就管不住她,时不时还要到翰林府门前转悠,想进府内与伯贤会面,但无奈那守门的来财,坚守岗位,毫不通融,休想迈进翰林府一步。
伯贤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装作在读书,魂灵已经飞到青草身上去了。朦胧中回味着青草的美丽,还有她的野性和麻辣。伯贤自己是内敛的,但偏偏不喜欢淑女型的姑娘,讨厌那些矫揉造作,涂脂抹粉的闺秀,看到缠着三寸金莲,伪装端庄贤淑的乖乖女,就觉得恶心。哪里有保住天足,纯情率真,大方美丽的青草可爱。正醉醺醺地遐想,光祖学屋朝巷道的窗棂空格中,丢进来一团纸,伯贤捡起,展开一看,是青草那娟秀的小楷,誊录的是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青草聪慧,分明是借秦观写景的诗意,来暗喻自己思念之苦情。伯贤读后,心里酸楚酸楚的,疼爱不已。他思索少顷,也凑了几句陆游的诗回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犹及清明可到家。
伯贤告诉青草,我也想了你一夜,哪知道天亮就传来你的心声,等到清明节踏青时,也许我们有机会见面。两位恋人找到了鸿雁传书的通道,三五天就有一次情书来往,爱情的火焰越烧越炽热。
纸是包不住火的,洪尘庵毕竟是读书的老手,他每次到光祖学屋巡查,总觉得伯贤读书的神态不对头,表面装得认真,其实心猿意马,伯贤的眼睛出卖了他。有一次,青草又抛进来一封情书,伯贤埋头默读,不料父亲悄无声息地潜进光祖学屋,逮个正着,伯贤冷不丁受此一惊,汗流浃背,两眼发直,呆怔怔的望着愤怒的父亲,他的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疚、恨、悔、羞、恼,恰如倒翻作料瓶,五味杂陈,窝住一肚子的无名邪火。
洪尘庵看清是青草的情书,勃然大怒,颤抖的用手指着伯贤,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把信当场撕得粉碎,立马将顺发叫来,把光祖学屋朝外的窗户密封起来,并吩咐来财看紧青草,不要让她接近洪府。
洪尘庵把火气压下去,尽量心平气和的开导伯贤:“伯贤啦,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求取功名,两耳莫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谈情说爱为时过早,人一旦乱了情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人生就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伯贤听着父亲的教导,句句在理。但爱情是感性的东西,不是理性的说教所能开释得了。他心里更不服气的是,你为人父,为人夫,还与皖城姑娘谈情说爱呢,只不过你是家长,是权威,没有谁可以指责你。今日自己被抓了现行,恐怕再没有机会与青草联络了。
洪尘庵进一步切断儿子的念头并规劝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和青草不可能成婚配。你江伯父早就发了话,他唯有这个女儿,要娶青草,就要做上门女婿,否则一切免谈。让你倒插门,不要说我不同意,在天之灵的列祖列宗也不会同意。你早早死了这条心,一心一意准备科考,做光宗耀祖的好男儿。一个家族的荣誉,要靠一代一代人的不断努力,累积传承下去。桐城张氏家族,自乾隆张英先贤始,至嘉庆年间,六代十二人入选翰林,翰林世家盛誉,享用一百四十余年。庐郡李家,从湖口转徙庐州,七代坚持耕读为本,终于在道光十八年,族人李文安高中进士,道光二十七年,其子李鸿章亦中进士,官至直隶总督,其余兄弟或富或贵。李氏家族始从科甲奋起,遂成庐郡望族。为父苦读,荣膺钦点翰林,是为好兆头,汝当再接再厉,为洪府锦上添花。”
伯贤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听着父亲最后通牒式的劝告,茫然地摇摇头,又点点头。
这次事件惊醒了洪尘庵,觉得不能浮于表面的促子攻读,自己要亲自到堂,耳提面授,脚踏实地的落实他的功课。
四十六、四十七节
四十六
第二天,伯贤前脚进了光祖学屋,洪尘庵后脚即跟来了。伯贤规规矩矩坐在书桌前,把四书五经之类的科考书籍搬出来,准备诵读。洪尘庵从中抽出一本《大学》,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凡参加科举者,须先治学,再习八股,策论继之。治学乃科考之基础,有了扎实的学识功底,方能写出上等的八股文和精妙的策论。治学必须遵循古训,听从师长教诲,按部求班研习。要先读《孝经》、次读《四书》、再读《五经》、而后涉猎诸子百家,不可好高骛远,逆道而行。”
伯贤疑惑地问:“朝廷一会废除八股,一会改考策论,去年又下懿旨恢复八股,取消策论,那考生究竟听谁的?”
“正因为如此,我要你做好两手打算,现在太后掌权,她说八股好,就要考八股。保不定光绪皇帝又归政,那肯定要改考策论。总之两种体裁一起练,方能有备无患。你不要纠缠形式,打牢底子才重要。你把学《大学》的体悟说一说,看看你有几成功夫。”
伯贤只好面对父亲的测试,小心翼翼的应答:“《大学》是曾子所著,凡十章。他阐述了儒家做人的方法,要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方面去修为,成就为德才兼备的人。”
第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