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乃正科大比之年,又适逢老佛爷60大寿,是秀才们求之不得的正恩科。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凡逢子、午、卯、酉年,是为正科大考年,于当年八月在省府举行,故曰“秋闱”。若恰逢皇上、皇后或太后的大寿之期,则额外增加名额,以示皇恩,又称恩科。秋闱得中者升为举人,便取得了第二年二月去京城会试的资格,即所谓“春试”,如若顺利,便一直可以考到金銮殿上去。光绪甲午年,洪尘庵恰好三十岁,子曰三十而立,他正好践行圣人之言,去实现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这次的决定非常果断,洪尘庵已经做足了功课,过去的一些顾虑也不复存在。尘庵回首往事,悲喜参半。喜的是夫人不负众望,陆续给洪府生了三个公子。悲的是前年,久病的父母沉屙勃起,医治无果,先后作古。现在他是毫无牵挂全力赴考,决心要以优异的科举功名,抚慰双亲的在天之灵。自秋试以来,历时半年多,从省城考到京都。洪尘庵不愧饱学之士,文章俊彩,三场大考,连连报捷,榜榜有名,进士及第已然胜券在握,只待朝廷公布大金榜。
等待也是折磨人的事,大金榜三四天都未见挂出,慢慢觉得焦虑不安,洪尘庵从未经历过此类事,心里不免七上八下,书僮来禄又早早到信使局,雇人往家乡报喜去了,倘若有啥变故,岂不丢人现眼?正狐疑乱猜着,忽见一队禁军冲进会馆,命令所有晋升了进士的考生速往紫禁城去,不许捎带任何物件,尘庵跟着同科进士们,在禁军的护卫下向着紫禁城小跑而去。
来禄买茶叶回到会馆,不见了主人,大惊失色,忙向守门人打听。守门人是个弱智,不耐烦地说:“都被扛枪的押…押到皇宫里去了,你傻瓜还…还…蒙在鼓里。”来禄也是半憨的主,一听就吓得没了主张,又怕主人有啥闪失,日后夫人又要怪罪,急忙又雇一个信差赶回家去通报此事。
在香樟镇,洪夫人得知老爷中了进士,喜出望外,只是等了几天,洪老爷总不见回来。这天夫人又在厅堂里徘徊,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时近中午,一信差匆匆忙忙进得府来,递上一封信,领了赏钱掉头就走。夫人敏感到有些不妙,要是好事,送信的无论如何都要蹭餐饭走,还不要说已到午时。她哆嗦着抽出信,果然不是佳音,来禄在信中说老爷被禁军带到皇宫去了,她很快有点乱了方寸。“顺发!顺发!”她把管家洪顺发叫来商量。顺发迅速来到厅堂,把信浏览一遍,也拿捏不准。但他毕竟老于世故,把话回得很活:“夫人不要急,这要么是大好事,要么就是……”
“你胡扯什么?这不等于没说。”
“夫人听我解释,此番要是光绪爷的圣意,那我又要给夫人道喜了,说明我家老爷得到皇帝的赏识了;若是太后老佛爷传唤,那就有些麻烦,她跟光绪爷是扯反调的,恐怕又要在新科进士问题上找皇上的差池。”
洪夫人见顺发讲得有些道理,因为国人都知道朝廷存在一个女人和亲外甥的权力之争。但顺发也没有定论啊,这个老狐狸!夫人觉得吉凶未卜,高兴了几天的心又悬了起来。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就是这样令人难以捉摸。
二节、三节
二
洪尘庵与近三百新科进士在禁军护卫下,从太和门进入紫禁城。太和门高大雄峻,两只巨大的青铜狮子雄踞两侧,一股肃穆威严的气氛油然而生,人行其中,自然就敛气三分。进士们颔首趋步,目不斜视,鱼贯入门后,直接被引到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朝是专供皇帝宴请王公贵族的地方,到清朝改为殿试和朝考的场所。原来,洪尘庵和新科进士都是被带来参加光绪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考。
朝考?有看官会说:只听说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大考,何时又冒出一个朝考来了?诸君有所不知,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延续大明科举制,专考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八股取士。但清朝在考试形式上有所变动,变三级考试为四级考试,即增加了“朝考”的环节。朝考,是完成选拔进士的考试之后,除去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外,其余新科进士还要参加的选拔翰林的考试,考的不是八股文,而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策论。由皇帝主持并圈定人选,故称之为“钦点翰林”。一旦取得“钦点翰林”的荣耀,或直接进翰林院,或直接派任地方官,尤其被同僚们视为皇帝的亲信,前程不可限量,故清朝官场中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诀言。朝考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往往在殿试公榜以后,突然某天把新科进士们召进宫考试,考试内容也没有任何参考数据,没有范畴的预告,考的是进士们的应变能力和实用才学,每科仅有四十人左右能得到恩宠,其难度可想而知。
保和殿外宽阔的场地上,早已摆好案几,进士们对号入座,洪尘庵在自己的号桌前坐定,心头似有一头小鹿在奔突,手足也有些冰凉。他闭上眼,定定神,想到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期盼的时刻吗,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平日所学所思有了用武之地,心雄则胆壮,他没有了恐惧感,泰然自若地等待开考。
殿外广场四周,御林军戒备森严,考案行间,监考官目光如炬,考生们噤若寒蝉,整个保和殿广场鸦雀无声,忽听登殿阶陛的歇台上,三声净鞭炸响,主考大学士当殿宣喻皇上圣旨,颁布策论试题,朝考正式开始。
艺高人胆大,三场考试,三番策论,洪尘庵果然是思如泉涌,笔走龙蛇,铺陈开张,雄辩滔滔,切中时弊,策应有序。加之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主考官们无不颔首赞许,将其名列前甲。小金榜很快传至光绪帝御览,朱笔钦点,准了前四十四名俊才擢拔为翰林。至此,所有大考都尘埃落定,但迟迟没有公布大榜,千余名举人只好滞留京都,静候揭晓。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