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3章
  跨世纪的追忆总是令人神往,那古巷的清幽宁静,何以能让人忘怀,它是喧嚣过后的归宿,浮燥后的淡定;那古井甘甜的水,清凉沁心,回味无穷,它分明是大地的乳汁,自然的恩赐;那清粼粼的荷塘,婀娜多姿的翠柳,圣洁的白鹭,无疑是城内的一块福地;翰林府,你占据了一片风水宝地。很长一段时期,翰林府是封闭的,深深的庭院里演绎过多少故事,高高的洋楼中隐匿着多少秘密,世人不得而知。为什么风光一时的翰林府会突然萧条冷落,为什么日进斗金的家业会轰然破败,为什么洪家人丁在古巷中销声匿迹?一个一个谜令人费解,迷雾笼罩着翰林府,悠悠岁月尘封了那些辉煌而又辛酸的往事。百年以后,古井巷犹在,翰林府尚存,而时代的暴风骤雨洗净了他们的铅华,把他们蹂躏得面目全非。古井毁掉了,荷塘填没了,小巷嘈杂不堪,龌龊不堪。整条巷子人满为患,翰林府也成了大杂院,到处搭建着奇形怪状的棚屋,拥挤不堪,西花苑荡然无存,小洋楼满目疮痍。再也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再也闻不到梨花的清香,再也看不到荷塘月色,那些美好的意境全然完结。
  然而,往事总会鬼使神差地再现,顽强地表现自己,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一场更大的革命狂潮,席卷而来,肆无忌惮地冲击着人们的灵魂,侵袭着私人领地。翰林府尽管没有了主人,同样未能幸免于难。失去理智的“革命”信徒们,撬开了阁楼秘室,无情地撕开历史的封条,搜出几把北洋佩刀,一迭放大的黑白照片,有几张是清朝官员的合影,更多的是北洋军政官员的合影,再就是大批的线装书籍,其中不乏珍稀古籍,但绝没有金银珠宝。四旧,典型的四旧残存物,烧!领头的毫不犹豫地发出命令,立即就在前庭的空地上,把抄来的书籍物品堆成一堆,付之一炬。焚书的历史又一次重现。狂热的人们像围着胜利的篝火,边鼓掌,边齐声朗读毛诗:“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随后又好似狂飙,冲向下一个目的地。
  有好奇者在余烬中拨出几本残书,被洪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求得,其中有一帧手抄本曰《洪府札记》,乃洪翰林之遗迹,虽残缺不齐,亦弥足珍贵。此翁念转弯抹角之亲情,将书中散轶事纪,连缀推理,演绎成篇,为那末代翰林曾有过的辉煌,为那洪记药业昔日的鼎盛,为那梦幻般的翰林府,为那清幽迷魂的古井巷,保留下一些或可回味的记忆。
  一
  城防洪府这段时间确实没得消停,他家主人洪尘庵先生自去年参加甲午大比以来,初试锋芒便一发不可收,今年春闱就一路考到京城去了。信差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川流不息,喜讯不断。整个府内又是欢喜,又是忙碌,佣人们更是忙得屁滚尿流,清扫打扮,结彩张灯,准备迎接进士老爷荣归故里。
  夫人夫人坐立不安,一会儿拜菩萨一会儿拜祖宗,祈求神灵护佑,等到好消息笃定后,又里里外外张罗迎接老爷的事情。这天一大早,夫人又在贴身丫头来雪的搀扶下,颠着一双三寸金莲,在府内四处转了一圈,巡查准备得是否妥帖。府内确实面积不小,二幢江南传统的金字屋,比肩对着大门,一为正屋,主人接客起居之所;一为闲房,厨房餐厅之用。东南角还有一幢学屋,其余就是大片的柑橘林。正值春暖花开,雪片似的花朵缀满枝头,地上也飘满一层薄薄的雪花,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也引来群群蜜蜂在林间飞舞采蜜,嘤嘤嗡嗡,像在吟唱一首春天咏叹调。洪夫人感到一阵清爽,她一向喜欢这片柑橘林,就是对那两幢老屋很不满意,虽说都是三进大屋,但布局不巧,坐向有差,等尘庵回来一定要商量一下,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的新房子。她一路盘算着,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居所。洪夫人居住的正屋,是江南典型的金字屋,高耸的骑马墙,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里面是大三进,一进一厅堂,首尾两天井,两侧书房接卧室,共八大间,排水采光可谓巧夺天工,冬暖夏凉实为宜居架构。洪夫人虽嫌房屋老旧,但对仆人们的装饰倒还满意,老屋披红挂彩后也充满喜气,现在就是静心等候老爷的荣归。
  且说城防洪家在香樟镇落户,已经三代,根基牢固,家道殷实。最令人羡慕的是书香盈门,文气不断,几代都把文明教化奉为至圣,由于三代单传,更是把课子读书,追求科举作为家族的头等大事来抓。尽管尘庵的祖辈、父辈在功名上无所建树,但到了尘庵这代却曙光显现。还是他祖父有远见,当年就告诫全家人:要出一个文曲星,非几代人持续努力不可,切莫急功近利,贵在持之以恒。以后全家把祖父的话作为至尊训条,身体力行,在府中自然地营造出一种读书上进的氛围。
  洪尘庵是洪家进城定居后的第三代,无兄弟姐妹,独苗一枝,名树德,字尘庵。自幼聪颖过人,悟性极强,在严厉的家教下,更是勤奋努力,咬定科举不放松。到束冠之时已是满腹经纶,四书五经无所不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早两年就取得了秀才身份,具备了参加大比的资格。有客官问:“为何不去一试牛刀,赚得个功名在身,也好光宗耀祖。”看官有所不知,洪尘庵于青春年少时没有参加大比,有其重要原因,一则尘庵感到自己学识肤浅,有欠历练,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贸然出山,怕有闪失,有负祖父“切莫急功近利”的遗训,不如再苦读几年,等到根基稳实,学问丰厚后,参加大考也不迟;二则去年完婚,娶了夫人为妻,尚未生得一子半女,对于改变他家人丁不旺的现状不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恐怕还要完成烟火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后,再去追求功名;三则父母双亲近年身体不爽,顽疾缠身,圣贤都主张“父母在,不远游”,何况双亲还身陷病魇,难道一个读书人能够置父母于不顾,去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其实这第三条是最主要的原因,皇天在上,孝心可鉴。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