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65章
  大佛依山而凿,经过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又长出小树蒿草,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采,且胸以下埋于崖下沙石斜坡中,致使人们无法辨清大佛,就是站在佛身上也浑然不知,难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修复
  从2006年开始,当地政府聘请专家对蒙山大佛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头部复原工程展开。2007年10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蒙山大佛全面加固结束。蒙山大佛的修复引来了各方人士极大的关注,有人这样评价它:比巴米扬大佛(高53米)高,比乐山大佛(公元713年)早。然而,它因何而建,又为何被破坏得如此严重,它的身上被蒙上了太多像谜一样的色彩。
  2008年3月,蒙山大佛头部复原工程初步完成。
  2008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迎接四方游客。
  西山大佛的历史。
  翻开历史,我们会惊人地发现:蒙山开化寺的兴衰,是和晋阳城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隋唐时期,太原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蒙山开化寺大佛更是声名远扬。
  隋文帝杨坚曾令皇子杨广、杨俊等驻守太原。隋文帝杨坚出生在寺庙,并且在寺庙中度过青少年时代,故而对佛庙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杨广、杨俊为讨好父亲,在任所大肆修建寺庙。隋杨广为晋王时改开化寺为净明寺,杨俊为并州总管时,修建蒙山开化寺大佛阁。
  据有关资料记载,隋末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常来瞻礼,复称开化。当初太原公子李世民怂恿其父李渊起义时,李渊开始犹豫不决,后来发现蒙山开化寺夜晚大放祥光,李世民乘机说这是天降吉祥,李渊这才痛下决心。晋阳举义,奠定了大唐三百年的基业。故而,开化寺与李世民父子有着不解的渊源。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于显庆末年(公元660年)巡幸并州,来瞻礼开化寺、童子寺两大佛,两年后又派专使赐二佛袈裟,披袈裟时,‘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轰动并州。后晋开运二年,时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的刘知远委托当时著名的文人苏禹圭写了《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文中提到了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朝拜蒙山大佛的盛况:“显庆二年,高宗驾至,出左右行藏,资缗宝玉,崇严饰之。”
  唐代高僧道世《法苑珠林》卷14所引《冥报拾遗》也记载:“显庆末年(公元660年),(皇帝)巡幸并州共皇后……幸北谷开化寺。大像高二百尺,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诸妃嫔内宫之人并各捐舍,并敕州官长史窦轨等,令速庄严备饰圣容,并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由此可见,在唐高宗和武则天主政期间,尤其是女皇武则天,本身就是并州人,因此对故乡对蒙山开化寺大佛极为尊崇。她上了大量的布施,专门派人给大佛披袈裟,让当地的守吏拆除了破烂陈旧的阁楼,将大佛真容完全暴露出来,并且拓宽了大佛脚下周边狭窄的地方,便于人们朝圣。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讲,隋唐时期,晋阳佛法颇盛,梵刹林立,高僧云集,是为中原北方重要的佛教都市。而开化寺为晋阳著名佛刹,声名远播。隋著名禅僧慧瓒即在此寺行道。《续高僧传》卷18《慧瓒传》记载:释慧瓒,俗姓王氏,沧州人,……朔代晋名行师寻,誉满二河,道俗倾望。秦王俊作镇并部,弘尚释门,于太原蒙山置开化寺,承斯道行,延请居之。……及献后云崩,禅定初构,下敕追诏入京传化,自并至雍,千里钦风。道次逢迎,礼谒修敬。慧瓒弟子众多,门庭拥盛,高足有志超、道亮、智满、昙韵、慧进等,皆师从瓒禅师,于开化寺潜修定学,名显一时。净土大师道绰亦“晚事瓒禅师,修涉空理”。
  由此看来,净土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并州文水人道绰,曾经在蒙山开化寺追随彗瓒学佛,故而,蒙山开化寺也是当之无愧的净土宗祖庭之一。
  唐末,蒙山开化寺大佛历经百年沧桑,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坐镇太原的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深感佛祖之庇荫,太原百姓之厚拥,决定重修开化寺。“乾宁二年,武皇虎锯并州,龙潜晋水,遥奉擎天之业,克安在镐之君……首尾五年,盖成大阁,兼妆佛像,厥功三十万,使所聚财尽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这次修建,规模最大,几乎耗尽了晋王李克用的所有财力。新近出版的《晋阳文史资料.第四集》也记载:“晚唐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说来也巧,大佛修葺一新不久,年事已高的李克用就去世了。可是,新晋王位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竟然在佛祖的庇护下,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出兵洛阳,消灭了老对手后梁皇帝朱温,自己登上了皇帝宝座,重新立国号为“大唐”,这就是史称“后唐”的新王朝。
  五十年以后,后晋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重建庄严阁(又名宝严阁),高五层一百三十间。大像处为后寺,南二里的中峰前寺是远瞻大像之所……(见《晋阳文史资料.第四集》)这一次修缮的结果,再次促进了改朝换代。不久,刘知远率兵南下占领后晋都城汴梁,自己登上了皇帝宝座,立国号为“大汉”,这个王朝史家称为“后汉”。
  从唐朝到后汉的四百多年间,有个非常巧合的现象:太原蒙山开化寺,几乎是和国运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布施修庙的太原守吏,如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克用、刘知远等等,几乎都受到天运的垂青,他们无一例外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声名卓著的人物。因而蒙山开化寺,在百姓的心中地位很高,在皇家的眼中,形同国庙,这样一来,大师云集,高僧遍布,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当地守吏又在大佛前院修建舍利连理塔,元世祖忽必烈封辇真八匝赤为国师于开化寺,国师尊为帝师,如此显赫几百年。元末,一场浩劫,使大佛阁化为灰烬,佛头也不知所踪…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