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思索一番,幽幽道:“当时查得很紧,明面上是什么都没有的,小兰和马桂花办过的那些手续是经过三四队人马反复查过的,上面的痕迹都是她们本人办的。在她们过世后,警察去查过她们的住处,结果是一无所获,她们的所有一切都是一个正常员工所过的生活,所干的事情。这也正是案子蹊跷之处。”
“那你想想,小兰,或者是马桂花有没有跟你说过重要的话。”
“如果是重要的话,那别说我记住了,我一定拿笔都写下来,可是真没有。”
“你再想想。”
“马桂花是肯定没有,我和她的交往只限于工作上。小兰呢,之前我们也仅限于在工作上交往,从那一晚开始,她只说我是一个能靠得住的人,其它也没说啊,然后我们就那个了。”
“那‘那个’之后呢?”
“之后,我,我就睡着了呀。然后再醒来时,就没人了。”
“你怎么能睡觉呢?你么个大美人在眼前,你还能睡得着觉,你真气人。”
老何被我一骂,眼睛就转圈,脑子似乎开始转。老何道:“对了,我想起来了,小兰好象和我说过一些事情。”
我一听有戏。
老何苦苦思索,把记忆中的每一根线条都要牵动,曾经的一丁点灰尘都要再次抖动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给他自信,又给他太多伤痛在夜晚。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都对他说了什么?在他睡着后,又做了什么?是象一个亲密的爱人一样对她抚摸,还是同床异梦,计划着刀枪林立的预谋?突然老何一拍脑袋,道:“我想起来了。这次这是真想起来了。小兰和我说在这坐城市的西南角上有一坐大佛,非常非常的大,有乐山大佛那么大,她生在没人知道的山里。如果有一天咱们要生孩子了,咱们就去那求那坐大佛好不好。”
我一拍手道:“这话很有来头。可是没听说过有什么大佛呀,如果有的话,早就开发出来了呀。而且小兰说有乐山大佛那么大,乐山大佛多出名呀,如果真有那么大,那早就火了。”
老何没有听我说话,只是呆而不语。
我问老何:“你有没有听说过西南角上有一坐大佛?”
老何又目无神,嘴里喃喃道:“蒙山大佛。”
第六十一章大佛何处
我查阅了大佛的资料,真如老何所言,在这座城市的西南角上还座落着一坐堪比乐山大佛的蒙山大佛。不过和乐山大佛不一样,这坐大佛的经历要坎坷很多,对她的发现也奇妙很多,但上天注定,终是要这么走一回。因有太多感慨故将大佛的一些情况引用如下,虽与故事无太大关系,但也可一观。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这些是大佛的简介,下面是大佛的发现过程。
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