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73章
  第四殿五官王,专司合大地狱,即血池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专司铁网阿鼻地狱。
  第十殿转轮王,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投生。投生
  时,开载胎卵湿化,男女寿夭,富贵贫贱,并於每月汇知第一殿秦广王处注册。
  凡发往投生者,均由孟婆神灌饮迷魂汤,使其忘记前生之事。明清以来,十殿阎
  王之说盛行,以致有替代道教原有的东嶽大帝主宰生死之势。但是民间少有专门
  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除了四川酆都)。一般均在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
  十殿阎王。各王诞辰之日,虽然也有香火,但主要奉祀十殿阎王,当是在为亡魂
  举行超度科仪之时,以祈求各殿阎王开释亡魂,使其早日受度昇天。
  道藏经「地府十王拔度仪」中云:
  冥府第一宫,泰素妙广真君,世人所谓秦广大王,其中地狱,长蛇吐焰,铁
  狗喷烟,亡人一七,先到此宫。冥府第二宫,阴德定休真君,现世名曰初江大王,
  其中地狱,刀山剑树,火翳寒冰,亡人二七,须诣此宫。冥府第三宫,洞明普静
  真君,世人所谓宋帝大王,其中地狱,吞火食毒,屠割身形,亡人三七,须诣此
  宫。冥府第四宫,玄德五灵真君,世人所谓仵官大王,其中地狱,负沙运石,无
  有休息,亡人四七,须诣此宫。冥府第五宫,最圣耀灵真君,世人所谓阎罗大王,
  乃北阴天君之上佐,诸大地狱之总司,号同九幽,位齐五斗,
  亡人五七,当至此宫,业镜现形,随缘报对。
  冥府第六宫,宝肃昭成真君,世人所谓变成大王,其中地狱,金针拔舌,铁
  斧刳胃,亡人六七,当诣此宫,昼夜拷魂,被受诸苦。
  冥府第七宫,泰山玄妙真君,现世名曰泰山大王,受上帝敕命,佐理北阴,
  昼居东嶽,夜入冥府,亡人终七,须诣此宫,拷定因缘,校量
  罪福。
  冥府第八宫,无上正度真君,世人所谓平等大王,其中罪人手抱铜柱,身卧
  铁林,死经百日,方到此宫,罪业太深,拘留此狱。冥府第九
  宫,飞魔演化真君,世人所谓都市大王,其中地狱,锯解镬汤,万死千生,无有
  休息,死经周岁,方诣此宫。冥府第十宫,五灵威德真君,现
  世名曰转轮大王,应诣罪魂,死经大祥,方至此宫。一切众生,死经地狱,魂系
  酆都,备受诸菩,时时拷掠,刀山屠割,铜柱铁床,火翳寒地,无边苦恼,若能
  称吟太乙天尊圣号,举无量音,响彻十方,声闻九地,拷对悉皆解脱,魂神受炼,
  径上南宫,劫劫生生,长居快乐。
  太上老君
  老子生於商武丁庚辰岁(公元前一三0一年)二月十五日,母(玄妙玉女元
  君)怀孕八十一年,於李树下,破腋而出。指李为姓名耳。为元始天王所化神宝
  君之化身。道书以元始八十一化,至老子是为第十八化,世乃称为太上老君。据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老聃本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
  字伯阳,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其生平事蹟,载在老子内传云:「太上老
  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
  星,飞入口中,因有娠。怀八十一岁,於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出,指李树
  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顶有日光,身滋白血,
  面凝金色,舌络锦文,长成一丈二尺,齿有四十八。受元君神图宝章变化之方,
  及还丹伏火水汞液金之术,为七十二篇。在周文王时为守藏史,武王时为柱下史。
  能为天神所济,聚仙所从。所出度世之法,有九丹、八石、玉醴、金液、治心、
  养性、绝榖、变化、役使鬼神之法」。按神宝君又称太上老君,老子系其所化法
  身,故老子内传首句即额曰:「太上老君」字样,盖以老子即太上老君也。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为掌禄籍之神。据明史礼志以:「梓潼帝君姓张名
  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梓潼
  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封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岁二
  月三日生辰,遣祭。」按文昌帝君曾降笔於世,作梓潼帝君化书,自述其身世云
  :「予生於周初,迄今有七十三化矣。西晋之末,再游人间之初,忽至会稽之阴,
  见一隐者,年五十许,具香灯仰天而祈。时中春之夜,天文灿烂,张翼二宿昭然
  在上。俯而听之,隐者姓张,适符列宿之一,予於是生焉。张氏出黄帝之子名挥,
  始造张罗网,世掌其职,子孙因以张为姓,显於吴地。予生及冠,毋病疽重,乃
  为吮之,并於夜中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
  经并法籙,谓可治邪袪瘟,行之果验。因予累世为儒,天帝乃命掌天曹桂籍文昌
  之事。凡世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皆隶焉」。
  因是世俗称为文昌梓潼帝君也。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
  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
  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
  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
  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
  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
  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
  有感於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
  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