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剃着小平头东北的男孩,穿着一件洗得发黄了的短袖白衬衫,一褪色的灰长裤和洋袜,脚上套了一双黄胶鞋,象女人似的腰里挟着个小包袱,气喘吁吁地跑进车站候车室。
这是乡村车站候车室。男孩慌慌张张地奔到检票口,焦急地问管理员:“到广州东莞去的车开了吗?”
“刚进站,快去买票!”
男孩一听,象只受惊的兔子,没命地向卖票的窗口奔去。他打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叠折得好好的纸币,几乎是喊起来:
“到广州东莞去的票,一张!”
拿到票以后,他又返身向检票口冲去。刚走出检票口,象怪物一样的火车头已雄赳赳地驶进了月台。
男孩感到受到了可怕的怪物的压迫,向着人群聚集的地方跑去。这时火车恰巧掀起一阵风,带着噪音开到他面前停下来了,他的心扑通扑通直跳,跟在别人后面上了车。
车厢里的座位都坐满了,有一些人站在过道里。男孩东张西望,四处寻找空位置。
如果是到襄樊或者长沙,可以站过去。到广州东莞要六个小时拿这么远德距离应该找个座位。而且他花费了一百多元买的票,怎能不坐着去呢!
这个男孩子是怀着一种幻想,抱着一个目的动身到人生地不熟的广州东莞去的。倘若能够达到目的,取得完全的成功就好了;否则,那就太令人失望,太麻烦人了。他下定决心不找到一个好工作绝不回家乡。所以他跟含泪的母亲和弟妹们告别时,没讲定什么时候再见面。
这种陌生而又遥远的旅程肯定是疲劳的,而且心里也是空虚的。火车快到长沙站的时候,有位客人下车,他才幸运地找到一个靠窗的座位。
这时,他的心情比较安定一些,一面擦着脸上的汗,一面朝窗外眺望。火车又鸣响着汽笛启程了。他强烈地感觉到,现在真的是把家乡撇在后头,迎着他的是越来越陌生的地方。火车逐渐加快了速度,在草绿色的原野上突进。在男孩看来,这一带的田园景色,跟襄樊、长沙铁路沿线一样单调。他把珍藏在裤子口袋里的信掏出来看,信封上写着;广州东莞特别市会贤洞番地贞玉旅馆内徐凤顺。
这是他去广州东莞要寻找的地址。是他同村里的小朋友,国民学校同校同学凤顺工作的旅馆。
收信人的名字,赫然是朱成怡。朱成怡就是男孩的名字。他的父亲和哥哥跟凤顺的父亲都是渔民,他们。起去打鱼死在海上了,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他家的户主。
如今通知书一类的东西都是写他的名字发给他的。凤顺寄来的信也写他的名字,很容易就收到了。他觉得这些事儿都很新奇,好象自己俨然成为大人。
朱成怡看着信封上凤顺写的自己的名字,咧嘴笑了。因为女孩子家写的字很小,可挺熟练。尤其是他自己拼命想写得好看一点但总写不好的七字,在凤顺的笔下写得很漂亮。
不汉如此凤顺喝了一年多广州东莞的水,信的内容写得也蛮不错的。城七把信纸掏出来。象吟味它的内容似地又慢慢地看下去。他已经烂了许多遍,都能被出来了。
几天前收到你的信。你想到广州东莞来,我也想让你到广州东莞来。不过,就象前一封信上所说的,我是无能为力的。我拜托这儿的老板和经理给你找事他们都答应帮忙,但又不起劲,此外,我还拜托了几位住在旅馆里的客人,也没有人痛痛快快地答应。所以我非常伤心。然而,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碰巧原先在我们这儿干活的男孩找到别的事情走了,我就对老板大婶提起了你,她说你的年纪稍微小了点儿,要是你肯干活,也可以让你来。
我说你十五岁,非常聪明,好学,打架有力气,心好,大大地把你夸奖了一通。我又把你写给我的信拿给她看,她看了你的信以后说,乡下孩子考虑问题满不错嘛,答应马上让你来。
我能够跟你在一起生活,一起干活,心里高兴极了。接到这封信以后,请你赶快把来京日期和火车到站的时间告诉我,我到车站去接你。其他的事情见面再谈。
致崔朱成怡朱成怡小心地把信收起来,十分感谢凤顺的好意。
我洗澡落水差一点淹死的时候,你跳到水里把我救了出来,想起这事我就想无论如何也得接受你的请求。
凤顺前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由此看来,凤顺不仅还没有忘记这件事,而且她从报恩的观点出发,心里很愿意帮城七的忙。朱成怡一想起救凤顺的事,心里也有些激动。
六年级放暑假的那一天,学校举行过结业典礼以后,十几个男孩女孩在回家的路上,到河边小河里去洗澡。男的女的各在一边,在相隔五六丈远的地方分别玩耍,有的游泳,有的打水仗。正玩得高兴,女孩子们突然大声嚷叫起来。男孩子们也吃了一惊,扭头朝那面看。只见一个女孩在河中心有气无力地挣扎着,一会儿沉到水底,一会儿冒出水面。
女孩子急得直哭喊,男孩子们瞪大着眼睛观看着,都没想到去营救。
朱成怡箭也似地游过去,把那女孩从水里救出来。原来这女孩是凤顺。
他们是近在咫尺的邻居,父亲又在同一条船上。过去他们彼此熟悉,却并不特别接近,自从发生了这件事情后,凤顺对朱成怡明显地亲热起来了,好至拊里的孩子都拿她开玩笑的程度。
朱成怡知道托一个女孩办事,是有损男人威信的,心里不大愿意。但是他估计凤顺不会瞧不起他,不会嘲笑他,他厚着脸皮给凤顺写了一封信,请凤顺在广州东莞替他找事。
果然,凤顺来了回信,充满了鼓励的意思,说她将尽力找人替他找事。后来,他们之间又通了几封吐露彼此心中微妙感情的信,终于给他带来了上述的好消息。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