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风回家有一段时间了。起初,建平夫妇想让他把晓雨接回家后再去工作,现在情况有变。建平觉得倒卖芝麻是个能赚钱的生意,虽然路途颠簸但不失为一个商机。昨天他看到大哥买的机器不断地运转就下了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他像其他庄稼汉一样,不会干巴巴的眼看着别人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自己还是那样窝窝囊囊。别人可能认为,他建平有两个好儿子不用那么拼命地干,但儿子做的成绩是儿子的,和他自己没多大的关系,他给儿子创造的财富不多,不会有别人的想法,他还隐约感觉到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大学生的招牌值不了几个钱。
建平和翠珍商量一番,决定暂时不让刘晓风找工作,过了年再说。先让他和他们一起到外面跑几次生意帮个忙,体会一下什么是生活,也学一些实用的东西。建平听说现在的大学生很肤浅,不愿意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干起,他觉得晓风就是那样,老抱怨工资低,呆在公司没前途。他真想好好教育一下他,就让他跟着他们尝一尝底层人民的生活吧。
刘晓风听到父母的想法非常高兴,他早就这样想过了。他觉得现在的好工作没有关系很难找,一般的工作工资太低,除去吃穿住行攒不下几个钱,还不如像父亲一样,经常出去跑一跑,花费不大还能经常回家。他想,如果没上大学说不定他已经创出了一番天地。
具体的细节他们三个已经商量了,刘晓风提出了许多想法。他提议父亲可以到附近的几个村子去收购,他和母亲收购村里的,然后在外面扩大市场,增加产品的销售地。到那时,家里的车肯定装不了那么多货,这不是个问题,可以借用舅舅家的大货车,一次可以拉十几吨,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出现竞争怎么办,如果别人也做了同样的生意他们凭什么取胜。他觉得最好和客户发生联系,建立合同关系,利用合同的法律效应将客户和自己牢牢地绑在一起。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以芝麻为突破口,做食品或调味等方面的生意,他知道父亲以前做过这些生意,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样下去,他们肯定能搞得风风火火。
建平夫妇开始还觉得晓风说的有点道理,越到后面越觉得他自作聪明,说他阅历尚浅,不知世事艰难。刘晓风极力争辩,但没等他讲几句,翠珍便打断他,唠叨地给他讲身边的各种事情,她想用活生生的现实教育儿子无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刘晓风也不再说了,他知道这次父亲和母亲站在了一边,但他觉得是父母的思想跟不上潮流,自己没错。他不由得感叹这些勤劳的庄稼人的局限性,他们像黄牛一样勤劳,以前不辞劳苦的在黄土地里辛勤地耕耘,现在又在四面八方奔波,就靠着一身的体力和仅有的一些经验在生活中角逐。
他很快想到了黄牛,“但现在哪里还有牛?”他心里愤愤不平地想着。“要有也是奶牛,是能挤出奶的牛,那些耕地的牛早就被大机器取代了,但这些农民还在,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转变角色的,否则就会被取代。”,“事实会证明一切的,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情况一定会变的。”他这样想着心情平静了许多。
刘晓雨像昨天一样起的很早,当他慢慢地穿好衣服走出里屋,院子还处在一片冷寂中,只不过经过一夜的秋风吹打地面又落下了许多枯黄的梧桐叶子,正静静地伏在地面。
他没有在那个小浴室里洗漱,而是把杯子和牙刷拿到了东边的花园,这个平时简单的事情着实花了他一番功夫。今天洗漱的地方虽然和以前的距离不到十步,但门里门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环境。一个置于轻柔的的灯光里,一个是在透着几分寒意的刚刚泛白的天空下。其实,他只是想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的,在学校,他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外面出操。
洗漱完后,他无聊的绕着院子转了会,看着废弃的园子不由得想起那一朵朵鲜艳的菊花。慢慢闲走了一会,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架起双拐进了客厅。拿起那本放在茶几上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又走出来,然后,坐在走廊上认真看起来。虽然不时感到一阵阵的寒冷,他还是没去房间,也没取衣服,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想到做一件事后就不会为那些琐碎的小事浪费时间。
没多久,翠珍起来了,出了客厅看到晓雨坐在桌子旁看书,嗔怪的说:“怎么起来这么早,还穿那么薄,怎么不到屋里去呢?……长这么大了还不知道给自己操心……”
“没事,习惯了。”母亲太唠叨了,他知道他要是不赶紧打断,母亲还会说的。“反正也睡不着了。”他看母亲似乎真的心疼他起的太早,补充说。
“睡不着了。”翠珍心里想着,又看到他的手里拿着那本玉笛送的书,说:“是不是想昨天那个女生了?”
“你怎么知道的?”晓雨紧接着母亲的话说,老实说,他的确想着玉笛。
“就你那点出息,谁还不知道?”
“没办法,就这点出息。”刘晓雨抬眼看了一眼母亲。翠珍没和他争辩,她的儿子她当然了解,转身回到屋里给他找衣服去了,她知道晓雨是不会进屋里的,他一旦坐在那里看书,谁都叫不动,估计只有到吃饭才会放下手中的书。她在衣柜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晓雨的衣服,便拿了晓风的一件衣服出来了,看着晓雨穿上,又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了桌子上。刘晓雨像一个雕塑一样坐在那里,只有翻动书页的时候,才移移手,桌子上那杯水好像压根就没看到一样。
待翠珍把饭快要做好的时候她才把建平和晓风叫起来,看到晓雨坐在走廊看书,他们两个倒不惊讶。刘晓风直接去厨房帮母亲做饭了,建平则端起刚沏好的茶站在门口向街道两旁张望。
一家人刚坐在一起准备吃饭,翠珍就开始唠叨了,说晓风应该早点起来,抽时间看看书。晓风听后只想笑,反问母亲,起来那么早干什么?况且你又没叫我?翠珍带劲地长篇大论起来。
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