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珍向自己父亲说完情况后,这位结识各种人的老江湖觉得女儿讲的在理。得知外孙要报考军校,他已经思考过怎么做了。听了建平夫妇的想法,他就下了决心,这种事他干了不少,自己的亲人却没帮助过。当初他得知刘晓风没被录取时,就感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尽职。现在,不能让刘晓雨吃亏了。
建平虽然当过兵也没找过关系,更没花过钱,但经验告诉他,现实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为了孩子的将来该出手时就出手。况且,刘晓雨上高中时几乎没花家里的钱。
坐在一旁听了很久的刘晓雨终于突然站了起来,他已经忍无可忍了,听着三个人的谈话,他感觉像一场密谋,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他不怪父母和外公,只是感到不解、生气。他不知道如果这样干,那上军校还有什么意思,这就像如果成功不是通过正常的方式得到的,那对自己而言又会有什么样的价值。
带着几分怒气,这个未经世事的小伙子坚定地说:“若是这样做即使我考上了,也不去上。”这句话他说的掷地有声,一个个字仿佛一个个玻璃杯从他嘴里说出后摔在地面,三个大人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过了一阵,先是翠珍劝导他,接着是建平,最后是他外公,但刘晓雨没有丝毫退步,他就是那样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好像一直生活在学校里,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没有过多的思考。三个大人都慨叹他不知世事的艰难,翠珍还不停唠叨着读书把他读成了个书呆子。
最后,建平不得不选择让步,这个老实的庄稼汉从没想过强迫孩子,更没想过要欺骗孩子,暗地里将这件事办妥。他知道有些时候是不需要善意的谎言的,尤其是亲人间,那将成为未来的隐患。刘晓雨的外公看到外孙如此倔强,尽管叹着气,但没有过多的失望,他感觉外孙这样或许将来会更有成就。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他心里清楚一个人能走多远不是别人决定的,那要看他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况且一个人的一生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可翠珍心里还不情愿晓雨的做法,想到晓风,这位母亲就不想再做一次妥协,仍不停地开导晓雨,刘晓雨依旧如故。在涉及人生价值取向方面,他相信自己,他坚信自己接受的教育会给他指出正确的方向,否则,他不知道自己和没有接受过教育有什么区别。
也许是刘晓雨比较幸运,他上了军校。但大学四年,他还是没有积累所谓的社会经验,几乎没出几次校门,却敏感的感受着周围的变化。学校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并非往日一所城市的同学。家庭背景、教育水平、成长历程各不相同,能力自然也不同。乍一看去,这些不同由于统一的服装,统一的举止,统一的标准,好像被掩盖了。其实不然,那些有能力,有特长的终究会散发出耀眼的光环,再慢慢扩散到各个方面。有人像经验丰富的演讲者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有人能紧跟时代步伐,拿出最新的各种电子产品,有人能很快学会最新的游戏。而且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下,许多人都有些特长。相比之下,来自乡下的孩子有些“狼狈”。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没有过多的特长,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们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气质和爱好。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就是为了供孩子读书,供孩子读书就是他们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只要把书念了,以后的日子自然好过,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人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这些农家子弟从教学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小县城来到大城市时开始时显得有些郁郁寡欢。他们身上庄稼人气息是无论如何在短时间里都褪不去的。他们不会在狭小的房间去k歌,不会在耀眼的舞台上收放自如。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也发觉自己以前仿佛是在一个小池塘旁玩耍的无知小孩,上了大学才看到外面的世界。
但经过四年,他们适应了,在大学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许多,也丢失了许多,他们本身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都悄无声息的流走了。刘晓雨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意识到了这些,而且深深地感觉到这些变化所给他带来的影响。这种变化常使他陷入不停的思考,他有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自己,一个和几年前的自己陌生而遥远。曾经,他坦率而自然,所有的行为都像流水那样完全从内心深处流出,但现在他不会凭感觉做事了。这种变化使他尤为沮丧,他感觉这是对自己天性的否定,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许多无形的东西束缚了。他有时甚至感觉自己戴上了一把锁链,沦为一个囚徒。想到这些,他就会怀疑自己,但又会很快意识到这或许就是成长,束缚他的其实是责任,何况他已经是名军人了,他从未推脱过。
转身进屋时,刘晓雨的眼神划过不远处朦胧的屋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是的,他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曾经每次回家都要做的事。他要到房顶去,但现在,这个想法刚刚划过脑海又消逝了。他受伤了,连楼梯都上不了,更不用说房顶。但他还可以回忆,这种抹不去的记忆总会突然地出现在脑海。从房顶望去的景色别具一格,可以听到风从耳旁呼呼的刮过,村庄深处传来的犬吠,还可以看到蓝蓝的天上白云自由地游弋,绿油油的麦田也尽收眼底。更令人欣喜的是街道上几乎没有人会留意到这里,但房顶的人能够清晰地看见街上的每一个人,仿佛君临天下一样。这个时候,刘晓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王,一个一无所有的却自由快乐的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王”如此敏感,但他的确不是迷恋于王的权力,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王的高贵。
回到客厅,刘晓雨放下双拐坐在沙发上,直到刘晓风把车开到院子停稳,他才意识到哥哥回来了。翠珍已经走进客厅,在外面的时候,她一刻都没忘记晓雨,催着晓风和建平利索点。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