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去向父皇请命,立刻领兵前去小琉球驻扎。”朱榑兴冲冲说道。
白辰笑道:“愿殿下马到功成,从万岁那儿领受此命,早日成就不朽功业。”
“好说,好说,哈哈哈。”朱榑开心得不得了。
他站起来,伸着两只手将腰带一紧,又坐了下来,一连声叫人设宴,他准备中午好好请白辰吃上一顿。
白辰则站了起来,说道:“此事事这宜迟,还请殿下早日在万岁那里请下命来。这一顿饭,等到殿下拿下倭国之后,臣再来吃也不迟。”
“哈哈哈,好好好,本王放马倭国,尽收其土,这是迟早的事情。忠意侯,那就等着本殿下凯旋归来之际,再和你痛饮畅聊,哈哈哈。”
朱榑笑得声音爽朗,瞧上去,整个人意气风发,和此前那副萎靡而又急躁的样子,已是截然不同了。
辞别了朱榑之后,白辰并没有回府,而是去拜访和看望太子朱标。
受了这么一惊,虽然没有被火烧到,可太子朱标看上去,还是有些惊到了,整个人已没了此前那种沉稳飘逸的感觉。
当然了,这么一场惊吓,还不至于将朱标吓到。
见到白辰之后,朱标笑着上前来,说道:“你也来看我?我又不是三岁小儿,一场意外之火罢了,能吓到哪里去?来,坐。”
将白辰延到座位之上,朱标又说道:“有人说,此事与我七弟齐王朱榑有关,我是断然不信的。他虽然有些莽撞,也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情来。此事,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暗自他。唉……”
朱标长叹了一声,又说道:“可叹我七弟做人做事,不知礼法,不懂收敛,明里暗里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此次,也不知他是中了谁的招。只愿父皇不信此事是七弟所为。”
白辰心说,看来朱标对他这个弟弟还是心里有数的。常有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算是朱榑贵为皇子,得罪了人,也一样会被人报复。
只不过,这一次朱榑的运气好,遇到了白辰,并没有想着将他置于死地,而只是想着借此机会,将他赶跑。
白辰道:“太子殿下也不必过于忧虑,此事,尚有转机。焉知齐王殿下不会因此事,而获得一个立身扬名的好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话何解?”朱标心中已有了一点猜测。
他瞧着白辰,想在白辰这里得到证实。
于是,白辰就将此前,他在齐王府中,怎么劝说朱榑,又怎么为他设谋的话,和朱标说了一遍。
听罢此言,朱标眉梢上扬,朗声笑道:“好个屯兵小琉球,好个重耳在外而安。白兄这个办法,当真是帮着齐王脱了罪了。只是……”
朱标迟疑了一下,又道:“父皇是否会答应呢?七弟性情暴躁,独自一人去小琉球屯兵,恐难胜任。若是万一有什么不测,该怎么办?”
白辰道:“以齐王之才,屯兵小琉球,非难事也。征讨倭国,或许有些难度。不过,此事也不必过于小心。齐王名搏,搏者,扶也。倭国又名扶桑。扶与扶桑,早有联系。说不定,齐王殿下正合了天命,发兵倭国,可一鼓而下。”
谶纬之事,朱标是相信的。
他想了一下白辰的话,觉得有道理。另外,他对于朱榑的将才,也是很了解的。带兵打仗,那是朱榑的看家本领。就连朝中那些老将军,说起齐王朱榑的军事才能来,也是赞赏有加。
朱标微微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他们两个人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宫中,朱元璋和朱榑两个人,也在说这个事情。
朱榑信心满满,向朱元璋请命,准备带兵去小琉球驻扎,为以后征讨倭国做准备。
“请父皇放心,孩儿此去,必将尽收海外诸岛,直捣倭寇老巢。不出三年,我大明便会在海外开疆拓土,剑指六合八荒。”
见朱榑这么有信心,朱元璋便为他泼了一盆冷水:“不知榑儿将用何策,平定倭国?忽必烈亦曾未征,却寸功未收。难道说,你比忽必烈还强?”
朱榑气势一挫,不过,马上又鼓起了劲儿来:“父皇请放心,孩儿在此表明心迹,倭国未平,誓不还朝。”
见他这么有信心,这么有志气,朱元璋觉得,倒也不太好一味去打击朱榑的积极性。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朱榑去屯兵小琉球,第一件事情,就是钱粮。朱元璋说道:“你有此志,朕心甚慰。你可放心带兵前去,一应钱粮供应之事,朕自会安排,不叫你在阵前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谢万岁。”朱榑叩了一个头,声音响亮。
李文忠还有家里想着,以后朱榑再来胡闹,该怎么应付。突然之间,他就得到了一个消息,说是朱榑已被任命为澎湖巡检司新一任巡检,兼任小琉球驻军统帅,管理和统筹澎湖列岛、小琉球一应军机事务。
李文忠十分惊讶。
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将这个混世魔王一杆子支到了海外去了?功德无量啊。
在朝堂之上,当朱元璋当着众臣,宣布此事的时候,李文忠跟着文武众臣一起山呼万岁,称赞朱元璋此举,是知人善任。
可是,下朝以后,回到家里,李文忠内心之中,却是狐疑不定。
他总觉得,这个事情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朱元璋没道理突然任命朱榑,去处理小琉球的事情。此事,背后一定有高人在筹划。
那么,这个高人筹划此事,是为了什么呢?当真是为了大明的海外领土着想?还是说,这只是一个由头,实际是,是为了使他李家,使他女儿李景兰,不再受到朱榑的骚扰?
李文忠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事情,极有可能是第二个原因。
那么,这个高人又是谁?他为什么愿意帮他们李家?为什么愿意帮他女儿李景兰?
李文忠在打仗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寝食难安过。这一晚上,他破天荒失眠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