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25章 大战长沙
  甘宁和黄忠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人还没有打过瘾,马却已经疲倦了。两人回到本阵,换了战马继续斗。
  甘宁有时候做事虽然冲动,但绝对不是愚蠢。蒋琬和徐庶的话,他虽然没有听从,却也多留了个心眼。和黄忠交手的时候,没有丝毫保留,把自己所学全部施展出来。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伤到黄忠丝毫。甘宁对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将,已经刮目相看。
  接着换战马的时间,他一直在寻思怎么才能阴黄忠一把。思前想后,除非拖枪计不可。这类似与拖刀计,只不过换成了枪而已。就是假装不敌往回逃,等敌人追过来的时候忽然杀个回马枪。在敌人猝不及防的时候来致命一击。
  换好战马,甘宁和黄忠两人非常默契的重新开打。战及二十余回合,甘宁卖出个破绽假装不敌。拨马便跑。黄忠拖着大刀紧追不舍。追了二十米左右,甘宁忽然勒住马,调转枪头对准黄忠就是一枪。
  原来黄忠早就看出了甘宁的拖枪计,只见他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避开这一枪。而他拖着的大刀,在马底一扫,硬生生把甘宁战马的两只后蹄砍断。甘宁一惊,连忙蹬马镫借力,往前翻落马。
  黄忠一击成功,想要将甘宁斩杀。但丹阳兵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主将被杀呢:“休伤甘将军!”有几匹快骑快速赶过来,掩护甘宁撤退。这几人进攻有度,撤退有方,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配合相当默契。即使是黄忠,短时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甘宁救走。暗自可惜。
  对于甘宁的兵,他又由衷的佩服。有着样的士兵,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连占两郡了。
  黄忠没有韩玄的命令,不能擅自挥兵掩杀,丹阳兵护送甘宁快速的撤离。已经没有必要再耗在这里了,还是退回武陵城向陶新回报。韩玄在城上有些不高兴,于是鸣金收兵。
  等黄忠回到城内,一般官员将领纷纷迎接黄忠。等来到城墙上,韩玄却拉着脸质问道:“刚才你为何不杀了甘宁?”
  黄忠一愣,辩解道:“其部下士卒即使救走了,忠无有机会下手。”
  “哼!”韩玄怒哼一声:“你有百步穿杨之法,为何不用箭射之?”说罢,甩袖而去。留下黄忠有口莫辩和一干将领面面相觑。魏延早就看不惯韩玄,知道他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昏君,于是来到黄忠身边,道:“黄将军,刚才一战真是让魏延大开眼界。甘宁乃真英雄也!若不是其坐骑拙劣,黄将军要胜他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啊。”
  “是啊。陶新有如此虎将相助,难怪二郡不保。”黄忠叹道。他又何尝不感叹甘宁武艺高强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忍心用弓箭伤甘宁。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老将军勿要烦恼,可否赏脸与小将共饮几杯?”魏延拉着黄忠自去喝酒。
  且说甘宁被黄忠打落马,腿部受了点伤。带着部队回撤。他心里着急却又无奈。自己拿黄忠没有办法,就不可能攻下长沙城。但在军师面前又立下了军令状,如果这就要回去,恐怕脑袋不保。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拿酒来。”甘宁深受陶新的影响,喜欢用这首《自遣》来调侃自己。这种阿Q精神,确实是所有烦恼的克星。
  纵然性命不保,此刻我依旧逍遥。
  畅饮高歌,甘宁此时大有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如果这次要死的话,也是死在黄忠手里的。死在这样一个武艺超强的大将手里,甘宁死而无怨。
  回到武陵城,甘宁负荆来到徐庶和陶新面前:“主公,军师,甘宁前来领死。”
  陶新看了看徐庶,徐庶道:“甘将军莫急,将事情经过详细说来。”
  甘宁跪在地上,将自己和黄忠大战的事情说了一遍。说黄忠如何如何英勇,自己如何如何佩服他。说完之后,也没有给自己求情的意思。徐庶听了摇头道:“你此番前去,立下军令状,不但损耗粮草,还有损我军威风。按律当斩,来人呐,将甘宁压下去。”
  “军师,念甘将军旧日累建功勋,便饶他一回吧。”徐仲跪在徐庶面前,为甘宁求情。他一直跟着甘宁混近卫营的,他的武艺也基本上都是受甘宁的指点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和甘宁的关系,亦师亦友,感情很深。
  接着,马良蒋琬等人也为甘宁求情。但徐庶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的面孔,斥道:“军令法无情,推乞斩首。”
  众人大急,却又没有权利叫徐庶收回命令。陶新拦住,焦急说道:“军师,我与兴霸患难与共,情同手足。倘若兴霸亡,我如何能够苟活于世。还请军师收回命令。”说着,陶新也单膝了下来,请求徐庶。
  徐庶惶恐,连忙扶起陶新,道:“主公,这是为何?古人有云:法不加于尊。既然主公为甘将军求情,便再给他一次。”
  得陶新求情,甘宁总算是捡回一条命。他对陶新更加感激,他用武将的人格发誓,要为终身为陶新效力,绝无二心。
  陶新和徐庶带着大军重新攻打长沙,陶新亲自上前搦战。韩玄遣黄忠出战,没打几个回合,陶新手中的武器被黄忠震飞。幸好的卢马脚力够足,及时避开黄忠致命一击。
  韩玄在城墙上见黄忠伤了陶新,心中大喜,对黄忠喊道:“速速追击,将陶新抓来。”
  黄忠挥兵掩杀,陶新军慌忙后退。黄忠只追陶新,陶新怕的卢马跑的太快了,于是故意放慢脚步,将黄忠引到一个山谷中。黄忠情知不对劲,但想走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周围一生令响,挠钩套索一齐扔了下来,把他拖下马。一群士兵扑了上去,将他抓住。
  两军收兵,黄忠的副将见黄忠被抓,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去怕韩玄降罚,只好暂时找了个山头驻扎。
  士兵把黄忠压进大帐,陶新连忙从座位上跑了下来,斥道:“何故如此无礼,还不速速松绑。”说着,他亲自为黄忠松绑。
  黄忠不领情,傲然的昂着脑袋不看陶新。败军之将,也要有将军的风度,忠臣的气节。陶新赔礼道:“属下无礼,让老将军受苦了。陶新并非有意侵犯长沙郡,只是那韩玄背信弃义,撕毁盟约,故陶新前来询问。老将军威名扬于四海,陶新敬仰已久。不知老将军,可否愿意与陶新共举大义?”
  “哼!”黄忠冷哼一声,厉声道:“自古忠臣不侍二主。我既已被你所擒,要杀要刮毫无怨言。但叫我改投他人,恕难从命。”
  “好!”帐外一人叫好,只见徐庶慢慢走了进来:“老将军不愧是忠义之士,徐庶敬佩。我主仁义,从不错杀忠义之人,老将军请回吧。”
  “这……”黄忠一愣,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连陶新也有些糊涂,好不容易抓到,就这么放了?不过徐庶做事从来都会有他自己的用意,陶新从来没有怀疑过。于是借着徐庶的话道:“我陶新仰慕天下英豪,故不忍杀你,老将军请回吧。”
  黄忠不知道陶新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不过既然让自己回去了,他也不会多留。骑着自己的青骢马,去找自己的部队去了。
  黄忠骑在马上埋着头,心情有些沉重。原本做好赴死的准备了,陶新却因为敬重自己而放过自己一命。不杀之恩等于救命之恩,这叫他以后还怎么和陶新继续做对嘛。
  如今这个混乱的社会,你打我我打你更不没有正邪之分,他也理解。陶新顺应天下趋势,吞并弱小长沙,合情合理。但一方面是给自己俸禄的主公,一方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两面为难啊。
  根据徐庶的指引,来到不远处的那个山头找自己的部队。副将正在考虑该投降陶新还是投奔别处去呢,却见黄忠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又惊又喜。
  “将军,你是如何跑出来的?”他想,或许是黄忠武艺高强,乘敌人看守放松的时候,强行跑了出来也有可能。
  黄忠沉叹一声:“诶。陶新礼贤下士,仁义谦和,不愿意杀我,故而把我放了回来。”
  “啊?”副将一脸不可置信。黄忠是长沙的保障,就算不忍心杀他,也不能把他放回去啊。黄忠这样说,有谁会相信他呢。就连自己忠心的副将都这么惊讶,更何况多疑好猜的韩玄呢。
  没办法,走一步算一步吧。黄忠英明一世,总不能背个背主求荣的骂名吧。
  “走,回城。”
  陶新大营,陶新问徐庶:“元直,黄忠乃长沙之保障,兴霸尚不能胜他,我军之中无人能胜也,为何放他回去?”陶新是想,就算他不肯投降自己,也要把他暂时留住,等攻下了长沙,在慢慢用感情感动他。刘大耳用的不就是这一招?
  徐庶笑问:“主公,你以为长沙与黄汉升,二者孰轻孰重?”
  陶新想也没想答道:“当然是黄忠了。自古以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黄忠这样的绝世猛将,岂是一个长沙可以比拟的。”
  “哈哈……”徐庶笑了起来,“庶这么做,正是为黄汉升也。”
  陶新不解,问道:“何解?”
  徐庶答道:“主公请想,韩玄是何许人也?昏庸残暴,好猜多疑。黄将军兵败而安然无恙回城,其必然以为是黄将军投靠我军,回去赚开城门的。就算暂且相信黄忠,信任不复如初。将帅有隙,长沙唾手可得也。”
  陶新明白,徐庶这么做就是要让韩玄不再相信黄忠。原本轻视魏延,再不相信黄忠,他怎么还是自己的对手呢?
  于是两人在打仗内,商量接下来的计划,怎么一举拿下长沙城。
  且说黄忠来到长沙城下叫门,韩玄问黄忠既然被俘,怎么又或者回来了。黄忠怕说实话韩玄不会相信自己,于是编了个谎言:“末将假装重伤,骗过守卫,乘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逃了出来。”
  念黄忠这么多年来对长沙累有功勋,韩玄暂时相信黄忠让他进城。不过又害怕他已经投降了陶新,对黄忠处处防范。不但派人时刻监视黄忠的一举一动,就连黄忠的家人,也一并控制了起来。
  黄忠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妻子相依为命。对此,黄忠十分不满。
  魏延一向敬佩黄忠的为人,对黄忠的遭遇也十分不平。他经常陪黄忠喝酒解闷,和黄忠聊一些天下英雄人物。聊到陶新,黄忠感慨不已。
  魏延为了帮助黄忠,于是来找韩玄建议:“主公,我有一计,可以击退陶新。”
  韩玄轻蔑道:“你一孺子小儿,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魏延虽然不满,但咬着牙说道:“我与黄老将军各领一支人马,分别驻扎在南北两侧,主公自领大军驻守城池。待陶新再次来犯之时,攻其一则另外两路援救。陶新军远来,不能久持,必退。”
  魏延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的军事眼光十分独到,常常能做出一些大胆的想法。一开始陶新攻打刘度的时候,他就向韩玄提出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陶新老巢桂阳。但被韩玄拒绝了。如今将大军分为三路,互为犄角,亦符合兵法。
  这样以来,自己和黄忠在外,就不必担心自己和黄忠会起兵造反了。他以为,这样做能够然韩玄打消对自己和黄忠的猜疑。
  但韩玄是何许人也,既然他猜疑你,就能想方设法找到理由。听了魏延的计策不但没有采纳,还怒斥道:“大胆魏延,你想带着我的部队去投靠陶新不成?长沙城坚不可破,我闭门不出,陶新能奈我何。你速速离去,别惹我生气。”
  魏延大怒,甩袖而去。自此,他对韩玄恨愈深,有离开之意。
  但还没等他找黄忠商量,陶新大军便打来了。陶新亲自上前搦战,韩玄为了证实黄忠没有通陶新,于是让他出城把陶新杀了。
  黄忠出城,陶新微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就像多日不见的老朋友:“多日不见,老将军风采依旧啊。”
  黄忠僵笑,抱拳还了个礼:“两军交战,刀剑无眼,陶将军小心。”说罢,和陶新缠斗在一起。
  陶新速度虽然快,但远不是黄忠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渐渐落入了下风。韩玄在城上看着,急忙喊道:“射他,射他。”
  黄忠不忍,犹豫了很久才拿出弓,虚拨了两弦,没有用箭矢。第三箭,他搭好一支箭,瞄准五十步外陶新的盔缨就是一箭。陶新大惊,头皮一阵凉意。这一箭若是射到自己身上,恐怕有九条命也死翘翘了吧。这是黄忠报答他不杀之恩,不忍杀自己啊。
  “当当当——”城墙上想起一阵鸣金之声,黄忠本来就没有心思打下去,于是收兵回城。
  韩玄早已准备好刀斧手,等黄忠上来,就一声令下,喝道:“将黄忠与我拿下,斩首示众。”
  黄忠惊慌,急忙喊道:“末将无罪,末将无罪。”
  韩玄冷笑一声,“你无罪?你从陶新阵营回来,我就怀疑。今番你虚拨两箭,第三箭却直射盔缨,不是通敌是什么?”
  黄忠一怔,辩道:“陶新*坐骑速度极快,末将一时失手尔。”
  “失守?”韩玄冷笑不止,不停黄忠的解释,“先斩黄忠,再诛其族。”
  黄忠忠心不二,见韩玄一心要自己死,也不挣扎了,灰心冷意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罢了!”
  刀斧手一拥而上,把黄忠绑了起来。
  魏延在一旁雷霆大作,拔出佩剑指着韩玄:“昏君,黄老将军乃是长沙之保障,今若杀之长沙不保也。”
  韩玄亦怒,对手下道:“来人呐,将这出言不逊之人乱棍打出。”
  还没等韩玄的人动手,魏延先暴起,快速冲了过去。“魏将军不可!”黄忠知道魏延想要干嘛,急忙喊道。但已经慢了,魏延手起刀落,韩玄早已身首异处。
  魏延虎目怒睁,喝道:“韩玄残暴不仁,并非明主,今日杀之乃是为民除害,若有不从者杀无赦!”
  众将唯唯诺诺,无忧不从。只有韩浩带着自己亲信,乘乱逃了出去。
  魏延带着人开门投降,陶新大喜,带着部队进城,接收长沙城。他和徐庶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对魏延一阵棒子加面包。魏延自此对陶新忠心不二。只有黄忠,闭门谢客。
  陶新和徐庶等一班人员亲自去拜访,用诚心感动他,请他出山。
  自此,陶新不但占据了南方四郡,得兵马数万,以及两员绝世猛将,实力大增。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