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十二章办教育
  用力扯开朱大刀的手,指着他俩说道“我管你有多大本事,在我这里干活就得听我的安排,觉着我这一套不行就离我远远的,老子眼不见心不烦!”
  朱陶红着脸辩解道“大人莫急,燕王出征在即,小人也只是想多赶制出一些成品出来,在接手之前大刀所交代的规矩也都没有废除,只不过是在细则上多加了一些规矩而已,如若大人不信,出门随便挑出一个工匠来问就能知晓,小人绝无欺瞒。”
  陆飞端起茶水灌了一通,说道“开会!”
  本来陆飞打算把朱陶找来做管理的一批人都清除出去,开完会发现只有技术人员也是不行的。
  关键不是谁管着谁的问题,而是要有一个上下通行的制度。
  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制度之上,才是最大的公平。
  陆飞提出几个基本的问题如一视同仁,严禁体罚和克扣工钱等等,剩下的就推给了朱陶去做。
  不是陆飞犯懒,而是确确实实做不来。
  毕竟企业管理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陆飞知道,如果自己只是报着一腔愤青的怒火,最终做出来的东西恐怕实行起来会有茫茫多的困难,那些工匠也不一定能够领情。
  不能再把心思放在伤感和迷茫上面,陆飞准备找些自己熟悉的事情来做做。
  后世二十多年的经历,一大半都是在学校度过,如果说还有什么行业是自己真正熟悉的,那只能是教育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看那几个被祸害的不成样子的孩子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了。
  有了目标,陆飞重新回复活力,拉着朱大刀出门选址。
  明初北方地区兵祸绵延,很多村子的人为了避祸都逃到了其他地方,当然也有被元兵整个屠戮一空的。
  走了几个地方最后选定了一个只剩五户人家的村子。
  听说陆飞准备用自己庄子里的屋子换他们的住房,几户人家很爽快的就打包搬了过去。
  教室的问题搞定,守着上百能工巧匠和无穷原料,桌椅板凳也轻松搞定。
  只差教材、教师和学生,陆飞的学校就算是办起来了。
  学生也好找,因为有朝廷的移民政策,寒冬来临之前就有一大批从南方过来的人口,里面不乏孤儿,挑出来做学生就行,顺带手的还能帮当地衙门一把。
  教材陆飞就有点搞不定了,数学教材自己可以编出来没问题,但是其他科目就不行了,必须找专门的人才来。
  可最难的就是教师问题。
  朱大刀表示自己爱莫能助,顶尖的工匠虽然一样不多,但是受重视程度不高,从别处弄过来难度不大,但是涉及到读书人的问题,就不行了。
  人家一门心思的要往官员行列里面挤,谁会看的上你一个乡下土财主办的三无学校?
  陆飞无奈重新把目光投向这一大批移民上来。
  厨子?要了。
  赶车的?要了。
  画春宫画的?恩……也要了。
  不知道陆飞在想什么的朱大刀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办理手续,陆飞无底线的招工终于引发了大家伙的热情。
  “我会磨菜刀!”
  “我会唱小曲儿!”
  “我一顿能吃十碗饭!”
  …………
  忙活好几天,终于让陆飞招到两个能读书识字的,是一对儿怎么看都不像亲兄弟的兄弟俩。
  哥哥洪大宝又瘦又小,个头只到陆飞下巴,弟弟洪小宝又高又壮,比陆飞还高半头。
  这哥俩在蒙元战败之前被山上的道士收去做了徒弟,地位还不低,因为考校他们学问的时候差点弄的陆飞下不来台。
  后来全国混战,他们的门派太小就被一帮山贼给占了变成贼窝,他俩只能跟着当了一阵山贼。
  明朝建成之后他们的贼窝被剿,还好两人不仅识字,还有专门的度牒证明,这才保住了一条命,不过道士算是当不成了,靠在城里打点零工过活,谁知道朝廷一纸令下,只能被迫来到了这边。
  这也算是人才了吧。
  陆飞安排这两人做学堂的启蒙老师,专门教学生读书识字,其他不识字的老师也要进他们班当学生,把俩人乐的跟什么似的。
  勉强把学校的架子搭起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千家诗做先期教材,大宝小宝又推荐范立本新编的明心宝鉴,陆飞翻着看之后也算到教材里面。
  朱大刀拿来教体育有点过分了,最终陆飞还是大发慈悲,让庄子里那三十个倒霉蛋进行比赛,得了头一名的可以不用再参与训练,专门来负责学生的身体锻炼,射箭、驾车都算在里面。
  君子六艺,礼、乐、书、数、御、射咱好歹也要多占几个不是。
  画画的先送到庄子里学学用炭笔再开美术课,以后绘制地图用得到,顺便提升下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不错。
  弹琵琶拉二胡的也给他们开了音乐课,学不学的会无所谓,多听听也是好的。
  跟着商队赶大车的来教地理课,让学生多开阔开阔视野。
  历史需要的人才太高等,陆飞暂时还招不来,只能让一个说大书的充数。
  生物……种菜种庄稼也算吧,让学生学点种地的知识,也不算太过分吧。
  政治课只和朱大刀提了一句,如果朱棣不在意的话就算了,忠君爱国这一类的书太多,不专门拉出来讲也好。
  朱大刀本来以为陆飞所谓的开学堂不过是为了给德华那几个小子找个伴儿,哪里想到陆飞一下子画出这么大一个框架。
  光是这么多人的人吃马嚼就是一大笔支出,陆飞又千叮万嘱的让他不要亏了学生的营养,不要亏了老师的工资,让他愁眉苦脸的还没地方抱怨。
  学校的范围不仅包括了村子里的全部房屋,还有周围的数千亩荒地,陆飞本来心里还有些忐忑,结果朱大刀随随便便的就把手续全部办好了。
  从庄子里调来工匠材料整修房屋,知道自己是被聘为教师的一群人也都来帮忙,被包养的一百多个小孩子也帮忙搬砖递瓦,工程进展的飞快。
  等到冬雪融化,所有房屋都整修完毕,陆飞对这第一批教师的培训也进行到了尾声。
  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设笔试,一个阶段的学业结束之后就会被安排负责做一种具体工作,考试成绩视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总结报告来定。
  好在学校里没有专门做教育的,不然非被陆飞这种安排的上课内容、考试方式给气跑了不行。
  陆飞也自得其乐,把自己记得的那些规章制度修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式,拿给朱陶修改修改,贴到了每一间教室里面,并且宣布教师和学生可以自己组织投票来修改这些制度。
  被关到小黑屋里反省的德华他们被放出来的时候都哭的不成样子了,一个个指天发誓不会再被朱大刀蒙蔽心智忘了本,才取得陆飞的原谅,让他们进到学校里面当教师助理。
  由于没有设置管理人员,学校里面每一天都乱糟糟的,老师上课的时间还没有互相打嘴仗的时间长。
  陆飞躲在后面乐呵呵的看着,也不参与,但是不管老师学生提出什么要求,只要符合规矩就全部满足。
  这么乱糟糟的学校,如果没有陆飞的后勤支援得力估计这所学校刚刚建成就得分崩离析。
  朱棣终于扎根北平,刚一来到就一副战争狂人的模样,全民动员准备北征。到了陆飞庄子上也只是看了看盔甲和火药的进展,然后把朱大刀练出来的那三十个士兵带走,说了天天混在学校的陆飞几句不务正业就匆匆回去办公去了。
  陆飞只能让朱大刀去顶空出来的那个体育老师的位子,让本来就没捞着打仗立功机会的朱大刀气的好多天都不见陆飞的面。
  等到天气更暖和一些,陆飞派去找煤矿的人终于有了回信,煤矿地点陆飞没有听说过,估计储量不会很大,好在开采方便,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来说再小的储量也足够陆飞用了。
  回到庄子准备找人来研究煤炭焦化的陆飞被这群人惊呆了,之前陆飞向他们描述了水泥的基本特性——遇水固化,这群人就找来无数的材料来做实验,居然让他们找到一种近乎天然的水泥原材料。
  把火山喷发物研磨加入石灰,得到的成品效果居然和陆飞记忆中的水泥效果差不多。
  只不过原材料太特殊,推广起来不太方便,陆飞知道大建设一旦开始,水泥的需求量有多么惊人,靠着大明地界里不多的活火山根本不够用。
  夸了这群人一番又把大笔赏钱发下去,先期制作一批火山灰水泥成品给朱棣送过去,日后打仗应该用得到。
  然后主要工作内容还要放到新产品研发上面,普通煤炭温度用来烧制水泥应该也可以,但是原煤杂质太多,而且如果弄出焦炭来,到时候拿来炼钢也能方便许多。
  至于此刻成熟的用木炭聚热的方法,陆飞根本没有考虑。大批砍伐森林会导致环境快速恶化,尤其是对PM2.5深痛恶觉的陆飞可不想做这个历史罪人,至于煤炭一样会恶化环境这个问题,陆飞就选择性的回避了。
  陆飞虽然对这些东西一知半解,但是这些人的钻研精神让他大受鼓舞,寻思要不要快点找个铁矿,烧两炉钢水出来看看。
  水泥产业还好,要是把高炉炼铁技术搞出来,那可是大大的不得了,而且必须有高质量的钢铁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良火枪火炮,说起来铁也比铜要便宜的多。
  没有高质量钢材,继续在铜合金上面打转的话,就算陆飞领着这批人把新式火器弄出来,到时候推广起来也是有大麻烦——拿来造铜钱还不够用,怎么才能分出那么多来给陆飞造枪造炮?
  这样子琢磨下来,陆飞不用估计也知道目前庄子的人力根本不够用。
  把已经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朱大刀找来,陆飞带着一批火山灰水泥去找朱棣要人。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