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背过身去,望着墙上先帝遗训的匾额,烛火在字迹间明明灭灭,映得“贞观”二字忽明忽暗。
文成公主望着她爹挺直却略显疲惫的背影,突然意识到,那个在她记忆中无所不能的父皇,也会被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所困。
“陈太傅入仕数十载,从他爹开始就已经开始经营的势力,如今门生故吏遍布六部。”
李世民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他表面上维护旧制,实则是要保住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文成公主攥紧裙摆,指甲在绣着金线的布料上掐出褶皱:“他一直要对付阿辞,是阿辞动了他的利益?”
“宋辞的农政之法,看似是教百姓耕种,实则是在动摇陈太傅的根基。那些世家大族,靠的就是佃户依附、土地兼并,一旦百姓学会新的耕作之法,不再依赖他们……你以为陈太傅为何三番两次想要除掉宋辞。”
文成公主哑口无言了。
文成公主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往日她只关心自己是否在父皇跟前获得宠爱,是否能凌驾于李文殊之上。
只在乎是不是被人轻视,就想处处出风头,以为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她有些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要和她说这个事情,又觉得父皇和她说这个事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只不过以她现在空空的脑袋,根本想不到那一个层次去。
文成公主突然挺直脊背,眼中燃起从未有过的斗志:“父皇!儿臣愿为新政出一份力,哪怕是与陈太傅正面交锋。”
李世民都被气笑了,眼神里既有审视又有无奈:“你以为朝堂争斗是儿戏?陈太傅能在朝中屹立数十年,连朕都要忌惮三分,就凭你?”
文成公主张了张嘴,还欲辩解,却见李世民抬手示意她噤声。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寂静的宫墙,声音低沉:“你只需待在宫里,别再闹出‘面首’那样的荒唐事,别给宋辞添乱,便是对朕、对新政最大的帮助。”
文成公主被说的臊红了脸:“儿臣心悦阿辞,再不舍得让他背负面首这等不堪的名头。”
李世民哦了一声。
文成公主突然开窍一般,一脸急切的盯着李世民:“父皇,阿辞很聪明对吧,若是儿臣让他做驸马,他岂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帮父皇你做事了?”
李世民闻言,神色陡然一沉,目光如炬地盯着她:“你以为赐婚就能拴住人心?强扭的瓜不甜,若宋辞心中无你,即便成了驸马,也只会与你离心离德。”
他转身走到书案前,指尖重重叩击桌面,“当年你抓他当‘面首’,已让他身陷囹圄,如今还想用皇威逼他就范?”
文成公主脸色一白,想起宋辞被自己强留在宫中时,为求自保假意攀附的表情,心口猛地一疼。
可她仍不愿放弃,急道:“儿臣会对他好!儿臣可以学他喜欢的农政之术,学他在意的百姓疾苦。”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如何达到目的,那就要看你自己钻研了,可别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将人推的越来越远了。”
文成公主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小心翼翼的问:“父皇,你似乎不反对儿臣喜欢阿辞。”
李世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不然你以为,以你的小伎俩,朕会不知道你做了什么?朕是看在你眼光突然正常的份上,没有继续追究。总之,往后在宫里行事多思量几分。”
“是,父皇。”
李世民见她傻乎乎的,实在不理解,为何宋辞那等聪明的人,会愿意护着文成。
罢了。
“朕记得你还没有公主府吧,赐你一个吧,省的老在宫里晃悠,看着人心烦。”
文成公主眼睛一亮。
有了自己的公主府,就可以住在宫外了。
就可以时常见到宋辞了。
“谢父皇,儿臣可以自己选宅子吗?”
李世民问:“你想要何处的宅子?”
文成公主眼睛亮晶晶的,毫不犹豫道:“儿臣想要宋府隔壁那座宅子!”
她生怕父皇不允,连忙补充:“宋府是侯府规格,隔壁宅子与之相当,正合公主府规制,往后儿臣也能就近向宋辞讨教农政学问!”
李世民闻言挑眉,意味深长地打量女儿:“算盘倒是打得精。”
他摩挲着腰间玉佩,半晌才缓缓开口:“也罢,便依你。”
话落时,看着女儿强掩喜色的模样,眼中难得泛起笑意,抬手虚点了点她额头:“总算学会动点脑子,不似从前般胡闹。”
文成公主大喜过望,当即俯身行大礼:“谢父皇!”
起身时,她忍不住追问:“那宅子何时能修缮完毕?儿臣可否…….”
“莫要得寸进尺。”
李世民打断她的话,神色却已柔和许多:“先回宫里候着,朕自会派人督办。”
待文成公主蹦蹦跳跳离去,李世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嘴角笑意渐深。
另一边,宋辞还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就已经让李世民给盯上了。
宋辞回到府邸时,夜色已深。
他的心底郁闷的很,实在是不能理解,新政明明已经取得成效,李世民也是真的开心,为什么就不推广了呢。
思来想去,只想到一个可能。
那就是内容还是太单薄了。
纵观全部内容,不过是些改良农具、兴修水利、以及农田流转的条例,大部分都是利民的。利国这方面,只是增产之后的收益,这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无法完全保证国家的利益。
若想真正说服李世民,必须拿出更有分量的东西!
他将记忆中现代的农业政策一一写下:推广高产作物、设立农科院、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兴修全国水利网……
翌日,御书房内。
李世民正翻阅着一份密报。
“宋府彻夜灯火通明,宋辞亲笔撰写新政奏疏……”
皇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将密报放在一旁,又看了眼案头早已备好的公主府修缮图纸。
“来人。传尤侍郎即刻入宫。”
第一百一十九章 若想真正说服李世民,必须拿出更有分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