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九十八章 怎么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了
  此刻的陈靖殊仿佛是被世界遗弃的小狗,在看到玉瑶郡主这个主人的时候,漆黑的眼底瞬间涌上的是委屈和不甘心。
  毕竟玉瑶郡主如今也算是他的主子。
  毕竟这个世上没有人比得上他在玉瑶郡主身边的亲密度。
  玉瑶郡主的目光扫过陈靖殊后,只见她微微蹙起了眉头。
  就在陈靖殊以为自己要得到玉瑶郡主的庇佑,她将会为了他去找宋辞的麻烦的时候。
  便看到玉瑶郡主越过他,朝着宋辞和文成公主的方向走去,快走到跟前的时候,便娇嗔一声。
  “文成姐姐,宋辞,你们有好吃的好玩的居然不带上我,过分了哦。”
  文成公主和宋辞正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被玉瑶郡主这突如其来的娇嗔声打断。
  二人转过头,只见玉瑶郡主迈着轻盈的步伐,笑意盈盈地走来。
  她的目光在文成公主身上只是短暂停留,随后便紧紧锁住宋辞,那眼神中满是别样的意味。
  宋辞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眼文成公主,只见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但很快便恢复了温和的笑容。
  “玉瑶郡主怎么有空到这又脏又乱的地方来,既然来了,就过来品尝一下百姓们的手艺吧。”
  文成公主特地将宋辞亲手烤制的肉放到自己面前,另外将百姓们的孝敬端到玉瑶郡主的跟前。
  这个动作丝毫不避讳所有人。
  落在陈靖殊的眼底,他是越发的愤怒。
  不是说文成公主心底的那个人是他吗?如此护食宋辞的烤肉是怎么回事?
  玉瑶郡主却似没听到文成公主的话,径直走到宋辞身边,笑嘻嘻的开口:“宋辞,你可真够大胆的,居然敢抗旨啊。”
  宋辞被她的话给弄到无语,刚要询问,玉瑶郡主就继续说了。
  “皇上都说了让我也参与,你竟然敢不等本郡主过来就已经让水车入水了,让本郡主没有参与到,若我到皇上跟前参你一本,你必定吃不了兜着走。”
  宋辞头疼的很,这女人很不讲道理。
  文成公主要帮宋辞说话,被玉瑶郡主瞪了一眼:“我知道,文成姐姐一定要帮宋辞说话的。”
  她目光落回宋辞脸上,脸上笑意更深:“放心,本郡主才不会告状呢,毕竟本郡主对宋辞你的才能,可是欣赏的很呢。再说了,你可是要成为我的郡马爷的人,我护都来不及呢。”
  玉瑶郡主说话时,身子微微前倾,几乎要贴到宋辞身上,那亲昵的姿态让周围的百姓都不禁投来异样的目光。
  文成公主见状,心中的不悦直接展露在了脸上。
  “玉瑶郡主,宋辞身为父皇的臣子,在还没有下旨赐婚之前,你就如此败坏他的名声,传出去,丢的可是你和你父王的脸面,你可想清楚了,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
  玉瑶郡主听闻文成公主的警告,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咯咯娇笑起来,那笑声在喧闹的庆祝现场显得格外刺耳。
  “文成姐姐,瞧你说的,我父王是和皇上说过赐婚的事情的,宋辞迟早是我的郡马爷,何谈败坏名声?倒是姐姐,这般紧张宋辞……我最近听闻,他是你的面首,莫非这件事情是真的?”
  她故意拖长尾音,眼神在文成公主与宋辞之间来回游移,脸上带着一抹狡黠的笑意。
  文成公主眼眸瞬间一寒,脸上的温和笑意全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让人胆寒的冷冽。
  “玉瑶,你当本宫是泥人不成,任由你这般放肆!今日之事,若你再不知收敛,本宫可不会像平日里那般好说话。”
  文成公主的周身散发着寒意,让人不敢直视。
  “文成姐姐,你怎么仗着自己是公主就拿身份压我,我顶多不说了就是了。”
  玉瑶郡主嘴上虽这么说,身子却依旧紧紧挨着宋辞,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还小声的凑到宋辞的面前嘀咕:“宋辞,本郡主是真的很欣赏你哦,等我和父王回去的时候,定要带你回去,你表表态嘛。”
  宋辞只觉头皮发麻,怎么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了。
  文成公主的手段多的是,加上是本文的女主,自然有天道庇护。
  而玉瑶更是疯批女配,可以在书中和女主抢夺陈靖殊这个男二,到原文快要结尾的时候才下线的一个角色,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他赶忙开口打圆场:“郡主、公主,今日百姓们为庆祝水车成功,准备了诸多节目,不如我们一同观赏,莫要再为这些小事争论了。”
  说着,他试图不着痕迹地往旁边挪一挪,拉开与玉瑶郡主的距离。
  玉瑶郡主却不依不饶,抓住宋辞的胳膊:“宋辞,你可要想想清楚,我可是玉瑶郡主,我这抬举你,可不要给脸不要脸。”
  文成公主怒极反笑:“宋辞,听到了没,玉瑶郡主抬举你呢。”
  可以说现在的局面对宋辞来说算得上是修罗场了。
  宋辞迅速镇定下来,旋即大步走到空旷处,对着正在正常工作的水车大声开口。
  “诸位。”
  原本嘈杂的人们,听到声音之后纷纷安静下来。
  “水车下水的成功,关系到大家伙今后的丰收,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安居乐业,更加关系到国泰民安。”
  “而这些,如今都在一步步实现,只因为水车的出现,是二位促成的,这都是文成公主和玉瑶郡主的功劳。大家给两位女菩萨鞠躬谢恩吧。”
  此话一出,百姓们纷纷应和,跪地磕头。
  这场面,直接将两女架在道德最高点,如此一来,她们哪里还会花时间用在抢夺一个男人这么小的事情上去。
  这名声,这荣誉,哪怕她们个人不在意,她们身后代表的皇室,蜀地也要重视,尤其是蜀王对名声的重视程度。
  玉瑶郡主心底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根本什么都没做,宋辞给了她那么大的一个功劳,她也只好端庄起来,接受宋辞的这份功劳,以及百姓们的感恩。
  文成公主心底是不痛快的,但是事关社稷,她不得不重视。
  宋辞也算是帮自己解围了。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