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瞧见那母子两个不争气的模样,他心中便是一阵无名火。
事已至此,不这么想着为柱国公府争利,反倒是哭哭啼啼的要讨个说法。
愚蠢,实在愚蠢!
似乎是感受到了徐万钧心中的怒意,徐鸿文微微低头,沉稳地答道:“母亲方才情绪激动,孩儿安抚了一番,已经平静下来了。”
“至于人杰……”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顿了顿,眼神微微晦暗,就连声音都压低了几分:“大夫说他的伤……已经伤及根本,今后恐怕是无法娶妻生子了。”
随着徐鸿文话音的落下,书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徐万钧手中的动作顿时一僵,眼底深处闪过一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虽然他早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但真的让他听到自家出了个如此断了香火的废物,心中隐隐约约还是有几分不甘。
他沉默了片刻,冷冷地嗤笑了一声,眼中带着浓郁的不屑和怒意。
“慈母多败儿!”
徐万钧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案上的茶盏都轻轻晃动,声音沉沉如雷:“若不是你母亲这些年溺爱,至于今日落得这般地步!”
“他要是有你半分心性,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就这还整日里想着继承我柱国公府的家业?”
“笑话!究竟是谁给他的自信!”
徐鸿文站在一旁,神色平静,预设了烛光,仿佛对父亲的怒火早已习以为常。
他心里清楚,父亲嘴上虽然怒骂徐人杰,甚至满是厌弃,但有一说一,这还是他的嫡子。
如果换作旁人,恐怕是无数被徐万钧一脚踢出徐家大门,怎么可能还留在府中静养。
只可惜,嫡子又如何?
废了就是废了。
想到这里,徐鸿文目光微垂,掩住眼底的鄙视。
家中几个嫡子中,也就数徐人杰最不成器。
原本他还想着这个弟弟长大后或许能有些长进,但没想到比长进来的更早的是灾祸。
徐万钧缓缓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镇压着心头的怒火,随即抬眸看向徐鸿文,声音沉沉的开口说道:“罢了,不提这些了。”
“今天在御书房,陛下召见了徐逸辰。”
随着徐万钧话音刚落,徐鸿文的眉头微微皱起,眼底闪过一丝警惕。
“陛下对他说了什么?”
徐鸿文下意识的开口问道,神色中带着几分不安。
若是换做曾经,他定然是不会将这个庶子放在眼里的。
毕竟在柱国公府这种地方,只要沾上了个庶字,今后一辈子就都别想再抬得起头来。
说难听点,庶子和家生子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自打上次见了徐逸辰一面后,徐鸿文就意识到,或许他们还真的没压住这家伙。
“呵呵……”
徐万钧冷笑一声,眼中透着一丝沉沉的冷意:“徐逸辰这小子,果然是个聪明人。”
“他在御书房里向陛下绘声绘色的表演看一番,说他已经与徐家断绝关系,今后只效忠陛下。”
“他甚至对北疆公主一案立下军令状,誓言要彻查此案,给北疆一个交代。”
说到最后,徐万钧的语气渐渐阴冷,眼神中尽是森寒:“陛下看着他,竟然十分满意。”
听到这话,徐鸿文的心猛地一沉。
徐逸辰……已经彻底投靠了皇帝?
如果只是一个掌管灰衣卫的庶子,倒也无妨,可以假设他真的被皇帝视为心腹,绝不一样了。
灰衣卫掌管密探、情报,若他再漏洞在朝堂上站稳定脚跟,甚至将势力渗透到朝中。
那未来徐家的处境,恐怕要更加艰难。
想到这里,徐鸿文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深邃,低声开口问道:“父亲,接下来……我们对徐逸辰动手吗?”
他的语气中隐隐约约带着些许阴毒,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徐万钧闻言眼眸中闪过一抹狠色,但很快又隐去。
他微微颔首,语气沉稳中带着几分带着深意:“且暂按兵不动。”
“为何?”
徐鸿文微微一愣,似乎是有几分不解。
徐万钧眯起眼睛,眼神冷冷地扑灭桌案上的烛火,低声开口说道:“你可知,陛下现在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
“万国朝俸。”
徐鸿文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立即答道。
“不错。”
“万国朝俸即将到来,天下诸国使者汇聚京城,陛下此刻的心思,根本不在徐逸辰身上。”
“北疆公主之案虽然闹得不小,但陛下交由徐逸辰彻查,其实只是试探。”
“若他能查出结果,陛下或许会对他另眼相看。”
“可若他办砸了,北疆的怒火势必烧到他身上,到时……”
说到这里,徐万钧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冷笑,眸光阴沉:“他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徐鸿文听到这句话,微微一动,随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父亲的意思是,让他先自己折腾?”
“没错。”
“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正是应对接下来的万国朝俸。”
“这才是陛下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徐万钧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万国朝俸之事,涉及我大盛的国威,绝不能有任何差池。”
“朝中外交大臣皆在攻克其中的问题,若能在其中掌握全局,稳定局势,进而掌握朝堂的权利,自然是最好的。”
听到徐万钧这番话,徐鸿文微微拱手,沉声道:“孩儿明白了。”
徐万钧缓缓闭上眼,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在思索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尽是冰冷:“至于徐逸辰……他如今已得势,却未必能一直得意。”
“一个庶子,再如何攀附皇权,地位只是一个棋子。”
“而棋子,迟早会被丢弃。”
他看着徐鸿文,语气深沉:“我们不急,让他先风光一阵。”
“等到万国朝俸之后,才是我们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
徐鸿文的眼底闪过一抹锐色,随即低头拱手:“孩儿明白,一切都听父亲安排。”
书房内的烛火轻轻摇曳,映得二人沉稳冷峻的脸庞阴险的如出一辙。
第三十章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