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山正在给瑶瑶洗脸时,周忆花搀扶着浑身是血的文湘河推门进来。周德山连忙从姐姐手中扶过文湘河,把文湘河扶放在竹椅上。这次,周忆花的保驾护航,非但沒能保护好丈夫文湘河,不受皮肉之苦,相反差点连自己都要挨几下带铁扣的皮带。如果不是崔德宝冲上高台,把那红卫兵头头汪小眼踹下高台,周忆花是难逃一劫的。今晚的批斗会完全就不是什么批判会,不是什么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而是实实在在的人身摧残了。是汪小眼为首的一伙红卫兵头目,煽动一群未经世事,不懂人情,天真无知,愚钝懵懂的青年学生,胡作非为的一场大闹剧。其实汪小眼之流,又何尝懂得这场文化大革命的真正意义?只不过是他们都正处在血气方刚,容易上当受骗的年龄罢了。
今晚批斗会场的高台左右,立了两根竖柱,竖柱中间架了根横梁,横梁上绑上了十几条绳索。每条绳索分别把头戴高帽,胸挂马粪纸牌的所谓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死不悔改的大右派、国民党特务等人,栓住右边的手和脚。那个叫汪小眼的红卫兵头头,手挥带铁扣的皮带,充当总指挥。他命令每一条绳索边,站立一个红卫兵。如果他在审问这群他口中的“坏蛋”时,哪个“坏蛋”不老实,他就命令站立在旁边的红卫兵,动用所谓的“新型灵魂改造法”。这种被红卫兵称之为“新型灵魂改造法”的批斗方式,红卫兵造反派内部管它叫“吊半边猪”。操作过程是这样的:那个站在绳索旁的红卫兵,只需将手中的绳子往下扯,并越扯越紧。那被吊住右边手脚的人,他的右边身子就会被绳子扯着往上升,悬入半空。左边身子就倒栽下来,头朝下冲。
这种毫无人性的批斗,若干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清算一小撮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人命案的罪犯时,问汪小眼,“吊半边猪”的“新型灵魂改造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他狡辩道,是看了某部贫下中农斗地主的电影,受到启发后想到的。是不是真如他所交代的,是看了某部贫下中农斗地主的电影想到的,我们已无从考证。但这种摧残人身、乃至牲命,灭绝人性的做法,却被当时一些红卫兵組织,观摩学习并大肆效仿,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有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几起命案。受到这种所谓“新型灵魂改造法”批斗的人,即便没被吊死的,也因之而落下伤残,终身受着来自心灵和肉体的痛苦折磨。当晚,早上因押文湘河看大字报,而被食堂采购员崔德宝和其他厨工整治了的汪小眼,把怨气泄在文湘河身上。于是,他在挥起铁扣皮带抽了文湘河几下后,命令守在文湘河身边的红卫兵,对文湘河动用“新型灵魂改造法”。
台下的周忆花,看到丈夫被铁扣抽得满脸是血,她气愤地跑上高台,质问汪小眼为何打人。那汪小眼,斜着小眼理直气壮的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我就是要推翻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死不悔改的大右派,顽固到底的大特务文湘河这个资产阶级!”汪小眼拿大旗做虎皮,把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语录背得滚瓜烂熟,为他的恶行做挡箭牌。
周忆花不想与这号人渣再作什么争辩,她走到文湘河身边,替他包扎被汪小眼抽破了皮肉的地方。这汪小眼即刻命令,守在文湘河身边的那个红卫兵,赶快扯文湘河的“半边猪”周忆花夺过那个红卫兵手上就要扯起的的绳子,大声喊:“我看哪个敢动!”这汪小眼举起皮带扣,就朝周忆花头上抽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冲上高台,夺过汪小眼手中带铁扣的皮带扔到一边。随即就是一脚扫去,踢在汪小眼腿弯处,汪小眼便一个跟头栽下高台。我们看清了,这个大汉就是崔德宝。崔德宝解开梱住文湘河右手和右脚的绳子,背起文湘河,扯着周忆花就匆忙跑下高台。
人群中发出一阵阵欢呼,响起一阵阵掌声。那汪小眼摔了个狗啃泥,从地上爬起来,口里叫骂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狗特务,文湘河!”他把“狗特务”三个字叫得咬牙切齿。
礼拜六的晚上,夏丘山师傅领着憨憨口中说的彭阿姨,来到周忆花家。这位彭阿姨的确长得漂亮且有气质。她中等偏高的身材,穿著打扮很时髦。瓜子脸,柳叶眉,大眼睛,高鼻梁,薄嘴唇,白净的脸上时刻挂着灿烂的笑容,眉心里有一颗醒目的美人痣。她讲话的声音很好听,清脆悦耳。夏丘山把她领进屋,周忆花泡上茶,递给夏师傅和那个彭阿姨后,又端出一碟小花片招待他们。夏师傅介绍,这位彭阿姨是湘雅学生管理处,档案室的管理员,叫彭秀丽,她的叔叔就是当年替文湘河,摘冒平反的彭副院长彭成武。这彭秀丽今年28岁,比周德山大两岁多,将近三岁。好一个将近三岁,夏师傅这是要借用“女大三,抱金砖”的媒妁之言,巧舌如簧,成人之美啦。夏师傅说,彭秀丽之所以待字闺中,是因为人漂亮,家中又只她独女一个,宠溺放纵,高傲冷艳,不肯嫁人。
其实这里边还有夏师傅,怕周德山不答应这门亲事的难言款曲,其实这个漂亮的彭秀丽也是个近乎悲剧性的人物。彭秀丽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湖南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她的叔叔正是湘雅医学院的副院长彭成武。彭成武又是一位从延安走出来富有医学专业水平的高级干部。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彭秀丽从小就长相甜美,天资聪颖,性格活泼开朗,但也直爽任性。在彭家,她被自己的父母亲和叔父一家宠成了一位骄傲的小公主,可是正因为她长相漂亮,性格直爽,喜欢别人的奉承赞美,所以她才被居心不良,色迷心窍的身任湘雅医学院上层领导的张希庭欺骗失身。
五年前,正值青春妙龄,长相漂亮而又直爽单纯的彭秀丽,还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在读的高材生。那时她妖艳迷人,走遍校园都收获着一片啧啧的称赞声,这也让青春貌美的她有几分自我陶醉,有几分轻飘。彭秀丽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叫张翠玉,张翠玉的爸爸就是在湘雅医学院院党委组织部长张希庭。彭秀丽和张翠玉本就是要好的同学,又有了这层关系,于是彭秀丽在周末不是带张翠玉回自己家,就会有时和张翠玉一块回湘雅叔叔彭成武家,或去张翠玉家串门子,甚至是有时俩人玩疯了,彭秀丽就歇在了张翠玉家。
这个年青漂亮的女大学生,她哪里会知道和她叔叔一块工作的湘雅医学院的高级干部,组织部长,一个满身光环的南下干部张希庭部长竟然会早把他那对色眯眯的贼眼盯上了她漫妙的身段和娇美的脸膛呢。她甚至是天真地认为自己的叔叔和这位好同学的父亲都是湘雅的高层领导,对她分外的热情和亲切也是再自然不过的。所以,彭秀丽在这位张叔叔面前也就表现得很随意,大大方方,像在自己的亲叔叔面前一样。
当然,彭秀丽的叔叔彭副院长早就知道他的同事张希庭部长十分好色。因为院党委就曾诫勉过张部长,要他注意自己的行事作风,对其女部下及其他女同事,不要表现得过于亲热,甚至是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但任谁又没抓住过张部长对其部下和其他女同事有什么样越轨的行为,只是党委收到下面的一些反映而已,所以党委也就只能对张部长诫勉式的提醒提醒。彭成武副院长也曾多次提醒过自己的侄女,要少往张希庭家走动,就算和他家女儿正常交往也不要太过随意,女孩家家的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但他又不好直说,毕竟都是就职同一单位的高级干部。所以提醒归提醒,但听与不听那就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啦。
这彭秀丽又极爱慕虚荣,听到几句夸她美貌的言辞,有时就飘飘然找不着北。而张希庭尤其擅长给稍有姿色的女人灌这方面的迷魂汤,这彭秀丽既是送上门的小肥羊羔,他焉有不大快朵颐的理由呢。于是这个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张部长,开始阴谋设计如何把魔爪伸到彭秀丽这个貌美如花,大大咧咧,不谙世事,爱幕虚荣的女大学生身上。及至,彭秀丽即将毕业时,已有了三个月身孕,这事才在张彭两家败露。
张希庭的妻子马氏不肯罢休,要大闹湘雅。但她又深知自己,在张希庭眼中,她只不过是一东北没有文化,没有背景的老娘们。她比张希庭大五岁,早被张希庭看成是干枯了的明日黄花。她们是包办婚姻,梱绑的夫妻。她被张希庭一恐吓,气焰瞬间熄灭,她深知张希庭从来就不待见她。当年张希庭的母亲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为了冲喜,硬是让她这个大张希庭五岁,始终因家里穷,又长得很一般的老姑娘嫁给张希庭的。她知道自己和张希庭是梱绑的夫妻,不是她自己想法子,在成亲的当晚,把已醉得不醒人事的张希庭弄上床,自己霸王硬上弓的话,怕连现在这个独生女翠翠,两人都不曾会有。当年张希庭新婚后没几天,便一走了之,从此杳无音信。这张马氏倒是心甘情愿为张希庭伺俸爹娘,抚养女儿,她含辛茹苦,在张家十多年,侍候张希庭的爷爷奶奶,直至过世,又伺候张希庭的父母。1951年,张希庭的父亲去世,张希庭终于回了趟东北老家奔丧,父亲下葬后,张希庭向妻子提出解除婚姻的决定。
张希庭的母亲知道后,对张希庭软硬兼施,一把鼻子,一把泪,动情诉说媳妇张马氏,是如何千般辛苦,万般贤惠的。是张马氏这个贤惠的媳妇,将他张家支撑到如今的。张母还反复告诉张希庭,自己生他时,难产落下了一身重病,在她生命垂危之际,要不是你媳妇嫁过来冲喜,娘也早就死了。张希庭的母亲让张希庭跪在她的床前,唠唠叨叨地向张希庭历数马氏嫁来以后,对她的尽心照料,说如果不是马氏的话,恐怕她们母子也难今日再见,他张希庭若要休妻,她便一头撞死,也去陪伴他刚入土的父亲。她让张希庭在她床前指天对地向她发誓保证,一辈子不准提出离婚休妻的事,否则娘到了那边也不会安生的。张希庭,一辈子走南闯北,穿越战火硝烟,谁的话他都可以不听,唯独不肯忤逆母亲,母亲难产生下他,落下一生重病,他在家时就发誓,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顺母亲。
如今己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他张希庭何曾侍候过母亲一天?他突然良心发现,妻子马氏应该是他张希庭的贵人。即使我不爱她,也应该深深地同情她吧,她不也是梱绑婚姻的最大牺牲品吗?何况她有恩于张家三代长幼,有恩于他张希庭,他最起码也要担负赡养她的责任吧。张希庭虽这次回家奔丧才知道,他走时已在妻子肚子里种下了自己的骨肉,如今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快12岁了,他何曾抱过她一次,照料过她一次?都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张希庭难不成,是无恩无义的小人?我好歹巳是堂堂解放军的一位团级干部又被保送去大学深造了两年,而且这次竟然幸运地分配到美丽而历史悠久的长沙一所著名的医学高校工作。要是和妻子离婚闹到部队和机关,我岂不是成了被人指责嘲笑的忘恩负义之人。这张希庭自己开悟自己一番,又在母亲的开导、教训、以死相逼之下,便放弃了离婚抛妻弃女的打算。他想有这个名义上的丑妻老妻不正是一块挡箭牌吗,自己今后要如何在外摧花折柳不是更有说辞吗?于是他决定带着母亲、妻子、女儿,跨越白山黑水,举家南迁长沙。
一家人举迁长沙后,张希庭在著名的医学高校湘雅医学院高层任职。他本应努力的工作,安稳地生活,但生性就不安份且又好投机钻营,跟风摇摆的他,正值三十多,不到四十的最好年华,他哪能安份呢?加之工作轻松,营养丰富,他的雄性荷尔蒙又极为富足,他却不愿一丝一毫施舍给黄脸婆的丑妻,也不敢在单位下属或其他部门的女人面前太过放纵,最多拉拉手,拍拍肩,摸摸屁股。于是他便打野食成瘾,风流成性。当第一次见到自己女儿从学校,领来了同寝好友彭秀丽到家里,他才发现那些为他提供野食的女人全都是豆腐渣,而彭秀丽就是一朵含苞待放,香艳迷人的玫瑰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是对彭秀丽国色天姿最好的诠释。这个和自己女儿同龄,小自己将近二十岁的女孩,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他张希庭情感的细微枺梢,他不可救药地坠入了欲河。他想如果能和这女孩擦出火花,那简直是天上人间,快活逍遥,胜过做神仙呢。
当张希庭知道,这女孩的叔叔,就是湘雅的高层领导彭副院长,他有点犯怵了。即使自己色胆再包天,也不致于对同事的侄女下手吧,何况又都是湘雅的高层领导,要是在这件事上翻了车,那他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一想到婷婷玉立的小彭同学在自己身边那楚楚动人,万般风情的神韵,他就不止是心猿意马,而恨不得立刻对彭同学上下其手,消火泄欲才好。他左思又想,矛盾挣扎了许久,最终张希庭风流的本性,包天的色胆在他头脑中占了上风,他决心孤注一掷把彭秀丽搞到手,他要试试这个如此漂亮骄艳的黄花大闺女到底是什么样的的味道。他这半辈子都只是搞了些臭鱼烂虾豆腐渣似的女人,他在那些女人身上纯粹就是发泄欲火。彭秀丽则不同,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即便有刺那也是满满的刺激,如果因此而犯下大罪,那也不后悔。后悔什么呢?古人早说过“人不风流亦为贫”有人做鬼也要风流呀,我先风流再做鬼吧!
于是张希庭为了把彭秀丽搞到手,他便设计了上百种计谋。首先他多次让女儿,将彭同学带回家。彭同学来家后,张希庭先是对她花言巧语,万分殷情,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张希庭那个黄脸婆妻子,早知他风流成性,宿花眠柳。但她万般无奈,既不敢揭穿,更不敢阻拦,她只是偷偷地跟女儿翠翠提过几次,让翠翠提醒她同学彭秀丽离张希庭远一些,但不知为何女儿翠翠虽心知肚明,但却也故意装聋作哑。张希庭的老婆便也只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想只要张希庭自己不将外面的女人带进门来,公然取代她,就随他去风流吧。而往往张希庭在外风流了,快活了,他一回到家中,竟然也会对自己嫌弃的丑妻要比平日的态度好一点点。
而彭秀丽呢,从小被家里人宠溺成性,又仗人夸她漂亮气质,她自己也自爱自恋,虚荣心澎涨到极点。刚开始她对张叔叔色眯眯的举止,讨好献媚的行动,还有三分戒备。但后来他在张叔叔频频夸耀的暖风中,在张叔叔宠溺的赞美声中竟飘飘然,忘乎所以。彭秀丽天真地想,她是他女儿的同学,比他女儿还小三个月哩,张叔叔又是和叔叔同在湘雅的高层领导,对他应只有慈父般的关切而应该不会对她做什么出格的事吧。于是她在张希庭面前就松懈了警惕,对张叔叔甜言蜜语的夸赞,万分殷情的款待,慢慢也由半推辞到最后竟欣然接受。
张希庭的女儿张翠玉即使母亲不在她面前提这事,她也早看出自己那个对妈妈冷酷无情,对自己没有有丝毫父爱的爸爸,就是个老色鬼、登徒子。她希望看到他名声败落,命走麦城的不堪下场,她便也既不推波逐浪,又不点破迷局,任其事态发展。只到那么一天,张希庭将彭秀丽和女儿、妻子都灌醉,然后将深醉不醒的彭秀丽,抱入自己的房间,脱衣解裤,云雨三番。等到彭秀丽酒醒,捶胸顿足,泪水洗面,生米也做成了熟饭。谁也不曾想,张希庭一夜风流,彭秀丽便种招怀孕。这下张希庭再有泼天的色胆,他也焉巴了三分。但张希庭就是张希庭,他工作上并无多大能力,用人也只盯中那些与他臭味相投,居心叵测的小人,如他力挺上位的陈志江这类人渣。但他跟风整人却有心辣手狠,尤其是处理自己的风流账上,更是老谋深算,游刃有余,他喑自在思谋寻找着玩弄彭秀丽而有可能引火烧身的对策。
彭秀丽也思前想后,不知所措,她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她便鼓足勇气,在叔叔彭副院长面前,揭发了张希庭,灌酒迷奸她一事,希望叔叔替她向张希庭讨说法。
张希庭的老婆刚开始也同情彭秀丽这花骨朵一样的幼稚女子,同情和自己女儿一样的年纪就被张希庭遭踏的彭秀丽,她想去学院揭穿张希庭迷奸彭秀丽一事。可是她女儿张翠玉却劝妈妈放弃大闹湘雅的馊主意,她天真地误判了他那个心狠手辣父亲的种种手段。张翠玉认为只要母亲和自己联合起来给张希庭下一纸通牒令,责令他写下犯事的签名检讨,还有以后善待她们母女的签名保证书,她们母女就能够制服张希庭在家里长期施行的暴力。她还正告张希庭,如若今后,你张希庭只要触犯了保证书的任一条,我们母女便会毫不留情地把你张希庭告上湘雅最高领导,或公安派出所。张翠玉这种学生式思维,幼稚可笑的宣战,也仅仅让张希庭在心底轻蔑地讥笑两声后,表面假意的一低头,就获取了张翠玉的放行条。张翠玉当然不可能意识到,对张希庭的这种另类纵容既害惨了自己的同学,也把自己的母亲加速推进了鬼门关。
于是张希庭来到彭副院长家中,他诚恳地负荆请罪。他说那晚一高兴自己喝多了酒,错乱中起性酿成了大错,但他是个有担当的人,知错认错且诚心改错,将功赎罪。然后他仗着他掌管着湘雅人事调配的权力,在彭副院长面前保证再三,一定负责把彭秀丽分配到湘雅医学院来,并且随彭秀丽挑选科室岗位。
彭副院长呢,他开始听到彭秀丽哭哭啼啼来投诉张希庭时,他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他恨不能把张希庭立即绳之以法,为侄女讨还公道。但他转念一想,若这样做,张希庭算是裁啦。但彭秀丽呢,一个黄花大姑娘今后如何做人,一个待毕业的大学生,哪个单位会接收。于是他只能先保全侄女的名声,二是屈服了张希庭提出的拿分配工作作交易的处理办法。他正告张希庭,作为同事他这次放过他,但并不打算原谅他。他责令张希庭将侄女彭秀丽运作分配到湘雅学生处档案室来。
彭副院长又严辞斥责和教训了自己的侄女彭秀丽一番,责令她打掉自己腹中的孩子,接受这次屈辱的教训,接受张希庭对她毕业分配的运作,今后归服归法,老老实实,屏声敛气来湘雅学生处档案室工作。而且到档案室工作要深居简出,不再抛头露面,惹事生非。彭秀丽遂含着泪答应了叔叔。
彭秀丽打掉腹中的孽种后,高高兴兴来湘雅上班工作。张希庭仍四处寻腥,消火泄欲。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男女之事,食髓知味,想入非非。这张希庭四十多岁,正值如狼似虎的年龄。何况彭秀丽在他脑海中留下的可餐秀色,始终如影随形,张希庭忘不掉也不想忘。因而张希庭利用分管院人事调配的卑鄙手段和一些小恩小惠,对彭秀丽再次故伎重演。美酒醉美人,美人枕边吟。彭秀丽不到五年,竟为张希庭堕胎三次。这也使得彭副院长因为这事与张希庭关系交恶。到这步田地,彭秀丽才痛定思痛,后悔自己的失足,竟然造成自己的悔恨终生和对叔叔工作的不利影响。出于下策,彭副院长便和彭秀丽在湖南师范学院教体育的父母商量,劝侄女放下身段,找个人家嫁人,安身过日子,以勉张希庭再使什么手段,生些是非来。
夏师傅鼓足勇气,将这一切真相,和盘托出。他让周德山自己拿主意,做决定。他说,虽然彭院长再三拜托他,让他替彭秀丽找个好人家。但他不能把这门亲事,强加予周德山,这样做,对周德山太不公平。姐姐周忆花在知晓事情的真象后,毫不犹豫予以了拒绝,自己的弟弟正值青春年少,是一块无瑕的白玉,何况还身怀绝佳厨艺,有文化更有帅气模样。别说找个漂亮的女孩子,就是找个天仙,怕也不难,怎能找个已堕胎三次,屡教不改的风骚女人呢?
周德山却内心犹疑,思绪难平。他并不看重对方一再失身,五年不到堕胎三次。他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究竟何为?他根本就不想找女人,但又不是对女人毫无兴趣可言。他虽然在心中,已上千次的告诫自己,对喜哥哥那是一种自小成长的兄弟情谊,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对父兄的依赖和依恋。如今喜哥哥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却还时时对喜哥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情。喜哥哥也早告诉他,他对心爱德德弟弟,不曾有过,也永远不会有,那种超越兄弟的异样情感。这样,他周德山何不迈开天性使然的双腿,阔步在男欢女爱的康庄大道上呢。
也许正是出于一种矛盾和犹疑的心理,周德山竟然心底莫名其妙,涌出对彭秀丽的几分同情来,他还对因侄女的事而遭张希庭算计的彭副院长鸣不平,何况彭副院长在为姐夫文湘河,摘帽平反一事上,有恩于姐夫姐姐一家呢。这次师傅夏丘山,为我出面说媒,到底为哪般?为我吗?不是,夏师傅不会将一个不光彩的女子,介绍给我吧。是为感恩彭院长两年前为姐夫摘帽平反吗?也不对,两年前,有太多的感恩方式,何必现在大费周章?是为彭副院长被同在湘雅高层共事的小人算计,而鸣不平吗?那个霄小鼠辈玩弄了彭副院长的侄女,还要去加害被害人的叔叔,这还有天理吗?这不是太卑鄙无耻吗?对这样的小人,夏师傅想来一番为朋友报仇吗?周德山认为这极有可能,师傅向来为人仗义,为朋友两胁插刀。但即便是我和彭秀丽结婚,那又如何,或许仅仅摆脱了那个衣冠禽兽张希庭对彭秀丽的无耻纠缠,甚至还不一定能摆脱得了呢。至于为彭院长申张正义,讨回公道,让张希庭身败名裂,从夏师傅的个性来看或许有这种可能。但这仍然与彭秀丽和我结不结婚,沒啥关系呀。只要现在彭秀丽出面指正,告张希庭设酒诱奸,不就真相大白了吗?这同样可以把张希庭送上法庭,判罪坐牢。哦,是顾虑彭秀丽也因此丢了人,又失去工作吗?
周德山左思忖,右猜测,什么乱七八糟呀,完全就是一团理不顺的乱麻,周德山他实在弄不懂世事的凶险竟然如此复杂。就像姐夫文湘河,两年前回到湘雅,刚刚过上一段教书与科研的太平日子,这文化大革命一来,就又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静。周德山实在想不通,人们为何总喜欢这样功于心计地瞎折腾,多留下些精力,从事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不好吗?工作好了能创造财富,学习好了能飞速进步,大家都静下来,社会安定,生活安定,才可能百业兴旺,社会进步呀。周德山这个来自穿石渡那偏远山乡的单纯青年,他想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这么单一的逻辑,为何这城里的人,尤其是像湘雅这座高等学府的人们怎么就想不通呢?
此刻,周德山又万分思念起穿石渡故乡来了。他思念那里的山山水水,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想象着堰家湾水电站大坝开闸放水、拉闸送电的那一刻壮观情景。那一刻,穿石渡的父老乡亲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欢欣鼓舞啊!如今,穿石渡的夜晚是一幅什么样的光明景象呢,千家万户告别了煤油灯昏黄闪烁,豆粒大小的灯火,甚至是照不起煤油,干脆摸黑的漫漫长夜。现在,家家户户一定是整个屋子和院落,通体雪亮。老人灯下纺麻积线,破篾织筐;孩子们灯下欢笑愉乐,写作业温功课。山山岭岭,灯火闪烁,如九天银河降落人间一般。
周德山还思念他的老爹老娘那一对盲父母,尽管他们仍是摸摸索索,但乡邻们眼前一片光明,他的父母心中也同样会升腾起缕缕阳光。他更思念他敬爱的喜哥哥,水电站庆典大会,穿上德德弟弟为他添置的行头,喜哥哥一定神气十足,气宇轩昂吧。站在主席台发言,声如洪钟响,心似激浪涌,喜哥哥的声音,通过架在电线杆上的高音嗽叭,在穿石渡的崇山峻岭回响,在穿石渡三万多父老乡亲们心中共鸣。周德山此刻心里因穿石渡山乡吹进的一股清风,不再乱如一团麻,而心底里为他那具有充满智慧和浩然正气的喜哥哥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故乡那些勤劳务实,艰苦卓绝的父老乡亲们,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周德山觉得相比眼下湘雅的种种乱象,自己的故乡穿石渡才是一方阳光明媚的净土,才是一处罡风浩荡的朗朗乾坤。
第二十六章 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