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放下手中的奏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奏章堆积如山,来自全国各地,内容繁杂,需要他仔细甄别,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他拿起朱笔,在一份奏章上圈出几个名字,眉头紧锁。
这些官员的奏报看似寻常,却隐隐透露出一些异常的举动,例如频繁调动人员、修缮城防、囤积粮草等等。
这些举动虽然看似合理,但在如今敏感的政治环境下,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文忠将这些官员的名单和疑点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准备进一步调查。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寒风迎面扑来,让他精神一振。
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暗自思忖:这平静的表面下,不知隐藏着多少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宋濂的书房里,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些是珍贵的古籍,有些则是他多年来的心血之作。
宋濂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本著作,仔细翻阅,从中挑选出一些涉及敏感内容的书籍。
他将这些书籍打包好,交给管家,低声吩咐道:“将这些书送到城外农庄,切记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被人发现。”
管家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接过书包,转身离去。
宋濂望着管家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
这些书籍是他多年的心血,如今却不得不将它们藏匿起来,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心。
他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色,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夜幕降临,刘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刘伯温正与几位幕僚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对策。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如今朝局动荡,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刘伯温面色凝重地说道。
“陛下铲除胡惟庸一党,下一步必然会加强皇权,整顿吏治。我们必须提前制定几套应对策略,以防万一。”
一位幕僚提议道:“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向陛下示好,表明忠心?”
刘伯温摇了摇头,说道:“示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自身的防范。我们必须低调行事,避免卷入政治漩涡。”
另一位幕僚附和道:“丞相之位空缺,陛下或许会重新设立宰相,也可能另设机构分化相权,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刘伯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讨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局面,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讨论仍在继续,气氛凝重而紧张。
刘伯温不语。
他深知,未来的局势充满了变数,唯有谨慎行事,方能保全自身。
他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坚定而深邃。
“就这样吧,大家都回去休息,明日还要上朝。”
刘伯温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去。
幕僚们纷纷起身告辞,鱼贯而出。
刘伯温独自一人留在书房,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书桌前,将几套方案再次审阅了一遍。
烛火摇曳,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
他揉了揉眉心,将方案仔细收好,锁进一个雕花木盒里。
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皇城。
李文忠早早来到宫门前等候,手里紧紧攥着整理好的名册。
他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深吸一口气,他抬头望向巍峨的宫墙,眼神坚定。
官员们陆续抵达,互相寒暄,谈论着朝中琐事。
李文忠默默站在一旁,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
他注意到吏部尚书王谟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眼神飘忽,不时用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王大人,今日气色不太好?”
李文忠走到王谟身边,关切地问道。
王谟微微一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许是昨夜没睡好,有些乏力。”
他说话时,目光躲闪,不敢直视李文忠。
李文忠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王大人要注意身体啊,国事繁重,还需您多多操劳。”
王谟敷衍地应了几声,便借故走开了。
李文忠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怀疑。
与此同时,宋濂正在城外农庄里指挥几个家仆将书籍搬进地窖。
他仔细检查着每一本书籍,确保没有遗漏。
“一定要小心,这些书万万不能被人发现。”
宋濂叮嘱道。
“老爷放心,这里地处偏僻,不会有人来的。”
一个老仆人回答道,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搬起一摞书走向地窖。
宋濂站在地窖入口,看着一箱箱书籍被搬进去,心中五味杂陈。
这些书籍都是他多年来的心血,如今却不得不藏匿起来。
早朝开始了。
官员们鱼贯进入大殿,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李文忠向前一步,躬身行礼:“臣有本奏。”
“准奏。”
李文忠从袖中取出名册,高声念道:“臣近日收集各地奏章,发现吏部尚书王谟、户部侍郎张廷玉、工部员外郎赵勇等人,皆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之嫌……”
随着李文忠的奏报,大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被点名的官员脸色骤变,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冤枉。
刘伯温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的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他微微侧身,低声对身旁的同僚说道:“看来,好戏要开始了。”
李文忠念完名册后,将整理好的证据呈上。
皇帝接过奏章,一目十行地浏览着,脸色逐渐阴沉。
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岂有此理!”
皇帝猛地将奏章掷于地上,怒喝一声,龙颜大震。
金銮殿上,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王谟等人脸色煞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声喊冤:“陛下明鉴,臣冤枉啊!”
王谟额头冷汗涔涔,语调颤抖,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皇帝。
第一百零五章 朝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