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声音威严而冷峻,不容置疑。
“是,陛下!”太监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朱元璋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要让朱桢看看,他朱元璋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他要让朱桢看看,大明的官员,不是酒囊饭袋!
他紧紧地握着马皇后的手,仿佛要从中汲取力量。
马皇后感受到了他的决心,也紧紧地回握着他的手,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支持。
“陛下有旨,宣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伯温,即刻进宫觐见!”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宫殿外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这道命令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
很快,李善长和刘伯温便被紧急召入了宫中。
李善长、刘伯温、朱标和朱棣四人被紧急召入朱元璋的御书房,气氛紧张。四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需要他们同时到场。
马皇后在告知朱元璋国祚危机后,便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回到了自己的坤宁宫。
夜色深沉,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如炬。
李善长、刘伯温、朱标、朱棣四人分立两侧,皆是一脸肃然。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都到了?”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回父皇,儿臣已到。”
朱标和朱棣躬身应道。
“臣等参见陛下。”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躬身行礼。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扫过。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们看穿。
四人皆是心中一凛,不知道朱元璋深夜召见,究竟所为何事。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商议。”
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凝重。
“这件事情,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基业。”
四人闻言,更是心头一紧。
他们知道,能让朱元璋如此重视的事情,必定非同小可。
“伯温,你先说。”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
“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暗淡,荧惑守心,此乃大凶之兆。”
刘伯温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再结合历朝历代的史料记载,臣推断,小冰河期即将到来,我大明危矣!”
“什么?!”
朱标和朱棣大吃一惊。
李善长也是脸色一变。
“小冰河期”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他们耳边炸响。
“小冰河期是什么?”
朱元璋问道,眉头紧锁。
“回陛下,所谓小冰河期,乃是一种气候现象,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一次。”
刘伯温解释道。
“届时,气温骤降,粮食减产,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
“竟有此事?”
朱元璋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伯温,你确定吗?”
“臣不敢妄言。”
刘伯温说道。
“但臣以为,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朱元璋沉默了。
他知道,刘伯温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信口开河。
“善长,你怎么看?”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
“陛下,臣以为,伯温所言非虚。”
李善长说道。
“宗室人口的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宗室人口?”
朱棣一愣,这跟宗室人口有什么关系?
“朱棣,你有所不知。”
朱标解释道。
“宗室人口过多,会加重朝廷的负担,也会滋生腐败,动摇国本。”
“如果再遇到小冰河期,粮食减产,百姓生活困苦,恐怕会引起民变。”
“到时候,内忧外患,我大明危矣!”
朱棣闻言,脸色大变。
他终于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父皇,那我们该怎么办?”
朱标问道。
“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朱元璋说道。
“不过,咱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你们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四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在静谧的空气中回荡。
马皇后回到坤宁宫,却毫无睡意。
她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
她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重八,你可一定要挺住啊。”
她喃喃自语。
“大明的江山,不能毁在我们的手里。”
夜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永远。”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的两位重臣。
刘伯温和李善长低头沉思,眉头紧锁。
他们二人,一位精通术数,运筹帷幄;一位擅长政务,治国有方。
此刻,却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宗室供养的政策,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刘伯温闭目掐指,在心中默默推算。
宗室成员的增长,一代代繁衍,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而朝廷的财政,却如同有限的池塘,终有枯竭的一天。
李善长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思考着宗室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
权力的诱惑,利益的纷争,宗室内部的倾轧,以及对地方的控制……
这些问题,如同潜藏在水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将大明这艘巨轮撞得粉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御书房内静得落针可闻。
朱元璋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心中暗自观察。
他希望,也相信,这两位大明最聪明的人,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然而,刘伯温和李善长却始终没有开口。
他们的沉默,让朱元璋感到一丝失望。
他忍不住冷哼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质疑。
这声冷哼,如同惊雷一般,在御书房内炸响。
刘伯温和李善长身体微微一颤,抬起头来,看向朱元璋。
他们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疑惑和不解。
朱元璋看着他们,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你们二人,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才智过人。”
“难道,就看不出这宗室供养政策中的隐患吗?”
第八十八章 酒囊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