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也无法在乾清宫中待下去,他猛地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户。
一阵冷风吹来,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望着窗外繁华的紫禁城,心中五味杂陈。
这巍峨的宫殿这锦绣的山河,是他一生戎马,呕心沥血打下来的江山。
可是现在,他却感到如此的孤独和无助。
他不知道该相信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只知道,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来人!”
朱元璋突然大吼一声,声音嘶哑,带着一丝颤抖。
“皇上,有何吩咐?”
一名贴身太监连忙跑了进来,跪倒在地。
“立即召集所有心腹大臣,到奉天殿议事!
暗中调查皇子的一切动向,不得有丝毫遗漏!”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太监的心上。
“奴才遵旨!”
太监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起身,匆匆跑了出去。
奉天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平日里金碧辉煌的大殿,此刻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阴森。
几根粗壮的盘龙柱上,金龙仿佛活了过来。
狰狞地注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让人不寒而栗。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发出嗒嗒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仿佛催命的鼓点,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你们都看看吧!”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愤怒。
他将那本皇子的日记写下来扔到了地上,厚厚的牛皮纸封面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重锤一样砸在了大臣们的心上。
几位大臣战战兢兢地拿起日记,翻看起来。
他们越看脸色越难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也开始微微颤抖。
这日记中的内容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简直匪夷所思!
“皇上,这……”
最先看完日记的兵部尚书单膝跪地欲言又止。
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震惊、恐惧、疑惑……
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上面写的可都是真的?”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臣不敢妄言。”
兵部尚书低着头,冷汗涔涔而下。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转向其他人。
“你们呢?
你们觉得这上面写的是真是假?”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他们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说错一句话,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皇上臣以为此事或许有夸大之处。”
沉默良久,还是老成持重的吏部尚书开口了。
“皇子年少难免有些异想天开,将一些一些虚妄之事记录下来,也并非不可能。”
“虚妄?”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单臂一挥便有两万斤巨力?
这叫虚妄?
上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这也叫虚妄?”
吏部尚书被朱元璋的气势所慑,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皇上息怒。”
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胡惟庸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臣以为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皇子乃是国之储君,他的安危关系到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可不慎啊!”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朱元璋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眼神依旧锐利。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
胡惟庸沉声说道。
“皇上可暗中派人调查皇子,看看他是否真的如日记中所写,拥有如此惊人的实力。
同时也要加强宫廷防卫,以防万一。”
“嗯……”
朱元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
只是这调查之事,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臣推荐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胡惟庸说道。
“毛骧乃是皇上亲信,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由他负责此事最为合适。”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想起了之前毛骧的吞吞吐吐,心中还是有些疑虑。
但是现在除了毛骧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那就先让毛骧去办吧。”
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记住,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臣等遵旨!”
几位大臣齐声应道。
“还有。”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
“从今天起,加强宫廷的防卫,任何可疑人员,一律严查!
另外你们几个,也给我好好想想,如果皇子真的有异心我们该如何应对!”
“臣等遵旨!”
几位大臣离开后,朱元璋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中,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他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头痛欲裂。
“来人,摆驾慈宁宫!”
朱元璋坐在轿中闭目养神。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皇子日记中的内容,以及大臣们的各种建议。
他感到一阵阵的心烦意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皇上到了。”
轿子停了下来,一名太监轻声说道。
朱元璋睁开眼睛,走下轿子。
慈宁宫是太子朱标的寝宫,此刻已经熄了灯一片漆黑。
朱元璋站在慈宁宫外,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进去。
他没有让人通报,而是直接来到了朱标的寝室外。
“标儿睡了吗?”
朱元璋轻声问道。
“父皇?”
寝室内传来朱标惊讶的声音。
“儿臣还没睡,父皇请进。”
朱元璋推门而入,只见朱标正披着一件外衣坐在床边。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朱元璋问道。
“儿臣在看书。”
朱标指了指床头的一本书。
“父皇深夜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个儿子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也是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他一直对朱标很放心,认为他忠厚仁慈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现在他却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儿子。
他是否也像其他皇子一样,对自己心怀不满,甚至……
“标儿,你觉得你的兄弟们,他们对朕如何?”
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父皇何出此言?”
朱标一脸疑惑。
“兄弟们对父皇一向敬重有加,怎么会有什么不妥之处?”
“朕只是随便问问。”
第十四章 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