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抚恤金有倒是有很多,可惜这抚恤使和那谷沙的地方官相互勾结,谁知道三百人的抚恤金就被扣在了他们的手里……”
听了老妇人的说法,白初叒心里很是不好受。
白初叒给孩子看病,询问了平时孩子的情况。发现病情远远比自己想象的严重。于是便关上了药王箱。
老妇人看到白初叒把这精密的箱子关上,还以为是自己的孙子救不了了。就急急忙忙抱住白初叒的腿道:“大爷救我孙子一命吧,求求你了,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啊……”
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哭嚎,白初叒赶忙说道:“老人家你快快起来,我不是不救这孩子,而是救这孩子的东西不在箱子里。”
说着用手扶起老妇人,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包。
白初叒道:“这是在下家中家传的七十二支密炼银针,刺在这孩子的周身穴道上,一个月三次,如此往复一年才能好起来。”
老妇人听了叹了口气道:“大爷你好心,我家里只有这么一口锅,没有什么可给大爷的啊……”
白初叒摆了摆手说道:“在下救人只看缘分不图钱财。”
这时老妇人忽然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一样,随即对白初叒道:“大爷你是医生,我想你一定是识货的,我家老头子三年前还在的时候,在这深山之中带回来了一个东西,他说是宝贝,可我不认得这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值钱不值钱,今天就当我一片心意送给大爷吧。也算是物归其主了。”
说到这个药材,就有很多将就在里面了。比如摸起来的门道。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这药的学问非常的大。也不知道这老妇人手中的药物是怎么样的。
说着老妇人从屋子里拿出来一块红布,缓缓的把红布打开。老妇人手中的所谓的宝贝竟然是一颗人参!
白初叒看了也很是惊讶,一般的人参根本不能让白初叒看上眼,但眼前的这颗人参可是不一般。
眼前的人参叫龙参,是人参之中最为优秀的。而且从匹叶上看去,这是一颗千年的人参。传说有一个七旬的老妇人得了重病,这时有一个游方医生来到了那位七旬老妇人的家里,告诉老妇人他可以治这个病。于是便掏出一个黄色的草根煮了起来,用汤药喂给老妇人。老妇人不出三日就痊愈了。
这是一个关于人参的传说。据说这个医生用的就是这个千年人参的一根须子,就治好了老妇人多年没治好的病。
现在摆在白初叒眼前的就是那故事里一样的一颗人参,白初叒眼前一亮,接过人参仔细端详查看。
老妇人知道,这确实是个宝。
白初叒道:“若是有了这颗人气,这孩子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老妇人喜出望外。
此时,从草原一路奔波到了皇城的余下的两名使者,正商量着怎么进宫。这二人绕开了图图鲁。三人里面只有图图鲁的性格急功近利。两人暗自商量,觉得带着这个图图鲁进宫怕是要坏事,于是假装打赌,便支开了图图鲁,两人约定在皇城汇合。两人站在街上,衣着上很容易就让人看得出来是从草原上来的。许多路人不禁驻足看向他们。他们二人也是毫不介意。两人边走边商量,看到了前面的大门前的,便在那里坐下。
这府门上的大匾赫然写着“金府”二字。
金府里,金玉芷心中一直念着白初叒。有时也会想起太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走着走着便是到了门口。心想着“出去走走也好。”便是推开门走了出去。
这一开门,两个坐在门口的草原使者听到了动静。转身看向金玉芷。金玉芷看到这草原的二人吓了一跳,道:“你们二人是何人,为何在我家门口坐着?”
两个使者看到了金玉芷,心里想着:“这小姑娘好生俊俏。”
金玉芷眨了眨水灵灵的大眼睛,用轻柔温软的声音如此问二人。二人便留意起来问道:“喂!这个大房子是干什么的?”
其中一个面色通红,一脸认真的男子问道。这两个草原使者不仅是衣着有着明显的草原风格,就是长相,也有草原人独有的特点。
金玉芷听到了二人一问也是一愣说道:“这里是我家啊”心里想着,这二人真笨,连字都不认识。看他们的衣着,应该是从草原来的。若是如此,不认识这字倒是情有可原。
红脸的男子看向另一个黑瘦的男子,这个黑瘦的男子,腰间别着一把弯刀,眼神凶狠,和红脸男子对眼之后蹩脚的说道:“实在对不起。我们不知道这是你的家,我们看这里有台阶,所以就坐在了这里。”说完淡淡的看着金玉芷。
金玉芷忽然想起来在国宴之上忽然进来的那个兵勇说的草原使者来皇城的事情,心里一惊,知道眼前的这两个人十有八九就是草原上的派来的使者。于是便娇声道:“没事儿的,如果您二位想要坐在这里休息,我觉得多有不妥。二位还是随我一起到屋里喝点茶,说说话,这样多好。”
两位使者听到了眼前的这个小女孩说话甚是礼貌,于是心中便生了好感。道:“那我们两个人就不跟你客气了,我们要进屋。”
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