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说话客气,满是奉承,只是如今这样,一会儿可估计就不是如此的好说话了。
“无妨。”
连城同我在一起,坐在行刑处不远处一块看着稍微还干净一点的地方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个地方阴森可怕,宫中常听人说每到夜里总是传出延绵不绝的凄惨哭声。可嬷嬷却生龙活虎,看着身强体壮,可见传言并不真。
男人受尽了折磨,身上没有一块好皮,就连手上的指甲都被连带着肉拔了下来。可还是一言不发。
连城看的心惊胆战,莫要说是酷刑,就算是平日里听到连城都是难过的吃不下饭。
如今却跟着我一起来这种地方。变化之大让我也感到惊讶。几次疼的昏倒过去,这里的嬷嬷却三番五次的强行让他清醒过来。
男人被折磨的已经没有了人样,却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我见不得这些,携了连城一同出来。看这样的情形,许是问不出来什么东西了。我回想着当日见到男人的时候,与如今似乎并无半点差别。
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什么在告诉我,男人身上还藏着什么秘密。这也是后话。但此时的我还未曾发现。次日群臣觐见,却独独不见了章王。
我陪易衡在花园里折梅剪纸,听的若若回来如是告知我。
难道章王病重了吗?
公子离已逝,桓渊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亲人,即便是再手足相残,想必桓渊与此情形也不会坐视不理。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宏远君代替章王坐在王座之上,章王的一道懿旨让这些人都瞬间安静下来,俯首称臣。
连城此时却匆匆前来,今早章王不见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是我始料未及的。章王整日沉迷于酒色甚至连连城的死活都不管不顾,本就是废人一个,根本没有丝毫可以利用的价值。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了呢?
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前朝传来消息,宏远君代替章王重掌章国大小事宜。
“你且别慌,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
章王昨日同连城在一起,直至今日晨起连城没有看到章王的踪影才感觉事情有些蹊跷。
平日里章王无所事事,不是整日浑浑噩噩游手好闲,就是以酒打发时间。
不可能一大早就没有人影。
“这件事情先不要张扬,待宏远君回来再做定论。”
好在事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连城在各宫找寻了一番都没有看到章王就慌忙赶来寻求我的帮助。
平日里伺候章王的人也不甚上心,大多顾及着宏远君的几分颜面,所以服侍的还算是周到。
宏远君不想却对此不闻不问,只是淡然的回一句知道了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话。
我若有所思,那日公子离出事的时候,他分明伤心过度,以至于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好几日将自己闷在书房不见人,如今自己的同胞哥哥凭空失踪在宫里,桓渊却不闻不问,在他的眼里俨然根本不是一件大事。
难道?
桓渊看出了我的心思,那日在匈奴被我发现的人正是如今被囚禁在大牢之中,奄奄一息的男人。
我当时心中就甚是疑惑,桓渊派了两个随从给我,虽说是保护我一路上的安全,但依照着我的心思,这二人保护我周全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可以更加方便的监视我呢?
而那个出现的男人却被我当做是代国派来的细作,谁知道这些人却是章王的手下。
只不过打着代国的旗号,被我深深的当成了代国的烙印。
桓渊对章王下的药根本没有足以致人中毒的剂量,却不想章王却反应如此之大,直至后来桓渊才发现自己的哥哥并非如同自己想象中那般的不堪一击。
背后隐藏的真相足以让他震惊。我静静的听着桓渊对我讲述的一切,如若是此,那么章王桓迟果真是不可小觑。
桓渊连夜将章王囚禁起来,原以为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可谁能想到清早的朝堂之上却惹得众大臣疑心重重。
“你是说,桓迟想要重掌章国大权吗?”
虽然现在看起来,章国仍旧是桓渊的天下,但经此一事,我却对这位平日里心智全无的章王肃然起敬。
章国本就有立长不立幼的沿袭,当年章王骤然辞世,章国上下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桓迟的天下。
且桓迟生性冷酷残忍,做事好不留情,如此之人掌管章国上下也绝对有益而无害。
桓云本就无意王位。
却不想因为我出现了变故。
那就是桓渊突然掺入争夺王位的纠葛之中。
此举惹得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却不知为何在一日之内分为两派,支持桓迟的大臣后来被桓渊罢黜,其余的仍然留在都城,有些甚至如今还担任朝廷要职。
虽然表面上看来只是一时的动荡,却不想隐患一直存至如今。
连城中毒之时御医详细看过,不同于章王的是,连城的毒却异常之深,这一切都细思极恐。
若不是今日桓渊提起,或许我根本不会注意到,章王的存在。
那么身边的连城?这一切是否她也知情呢?
我不敢再去想象。
身边的人此时都幻化成一个模糊扭曲的身影飘荡在我的身边,声音若即若离,让我有些琢磨不清。只是我却谁都不敢再相信了。
夜里风大,呼啸而过的东风将窗外早已经枯萎的树枝全部吹折,一整晚我心烦意乱。
桓渊手腕一处明显的伤引起了我的注意。想必是那一晚被男人所伤,如此危急关头,却不想桓渊始终挡在我的身前,幸好没有什么大碍,不然我定会后悔。
桓渊醒来,夜里抱着我紧紧的不肯撒手,隔着单薄的衣物,一阵又一阵的暖意涌上心头。
若是能够日日如此温情,该有多好。
次日消息再次传来,息国举兵南下,攻打安国,一时间稍事安定局势再一次的紧张起来。章国同息国本来相隔甚远,息国同安国本都同属北国,只是不知为何代国此时却突然宣战,加入安国的战队之中。
息国怎能示弱,匈奴让原本气势稍弱的息国突然强壮了几倍不止,这样的情形给战斗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毕竟匈奴国势力强大,世间众说纷纭,以匈奴国的实力来说,足以将北方诸国全部收入自己囊中,只是不知为何,近年来匈奴却始终按兵不动,除去陈国那一战之后,再无多大的动荡。
桓渊早起就不见了人影,这件事情上他或许早已经有了定夺,我心情凝重,想到了匈奴。息国同匈奴交好,虽说是邻国寻常你死我活,兵戎相见的状态,但似乎息国同匈奴却相处极其融洽。
但何以息国突然与安国交恶,这件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代国同章国交好,从前陈国又夹杂在其中,所以也算得上是可以依靠的盟国。此时代国突然意料之外的宣战,让桓渊始料未及,一大早就将自己关在了御书房,群臣来了一波又一波。
我独自躲在屏风后面,静静的听着群臣觐见。
宰相张庭从前辅佐章王,桓渊父王在位之时,这位宰相就曾为章国立下汗马功劳。
“臣以为,当立即出兵,匈奴犯我大章,近年偶有冒犯,我大章必将处置而后快,且有代陈二国,胜算极大。”
这位张庭大人向来对我颇有微词,以往要将我处以重刑的建议也是这位大臣所提。
桓渊碍于张庭的面子,只能表面上做些文章,毕竟张庭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只是张庭大人我素未谋面,却不知为何对我的敌意如此之大。
我透过屏风看着眼前老态龙钟的男人,年纪几乎是与我的父王相仿。举手投足之间满是威严,似乎是有一种不可违抗的紧迫感。
“代国虽与我私交甚好,但大人似乎是太过于轻举妄动了。”桓渊思虑周全,代国公心机颇深,贸然出兵的这种举动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若说是能够让祁豫甘愿当出头鸟的,绝对是足以对他有利无害的事情。
我坐在后面的屏风软榻之上,轻轻将一支笔丢在地上。
书房安静,骤然一声清脆的声响惊动了张庭。四目相对,张庭一时间神情变化之快让我有些惊讶。“宏远君恕罪,奴婢不小心碰倒了砚台上的笔墨,奴婢不是有意的。”
若若站在我旁边,慌忙走了出去,跪在地上不敢起来。外面进来俩个侍卫将若若拉出去掌嘴。
张庭的表情此时却不大好了。似乎是本来对宏远君就不甚满意,此时张庭更加的面红耳赤,几乎就是要站起来训斥宏远君了。
“臣告退。”
隔着屏风我清清楚楚的看清楚了张庭大人脸上的表情。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恐怕朝中众多势力都在张庭的保护之下,才能做到前后呼应,即便是桓迟的一点点事情都逃不过他们的双眼。
至于代国,是否和这位张庭大人有关系,我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十四章 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