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见魏国大将的斧头接近汉国大将的脸面,一会儿又见汉国大将的长戟压过对方的斧头直接朝着对方的咽喉刺去。此时战鼓再次雷动,观战的士兵们也纷纷受到鼓舞,拿起兵器往前冲。才不管来到自家面前的人是谁,只要衣服颜色不一样,就一个字‘杀’。此时当真是杀声震天,所有人都杀红了眼。
不过真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有些问题也就暴露出来,比如汉国的军队远远少于魏国的军队。楚媚微微挑眉,心道:“莫不是自家要相助汉国军队吧?若真是这样,倒也挺有意思,毕竟汉国军队的颜值还是很高的。而且比起魏国军队的黑衣服,还是汉国军队的红衣服比较喜庆,让人乐意去穿。”
士兵厮杀成一团,两个大将的争斗也越发激烈。魏国大将的斧头劈开了汉国大将的肩头,汉国大将的长戟搅断了魏国大将的头发。此时他们每一个人都使出了浑身十八般武器,因为没有办法,他们是各自军队力量和源头的所在,一旦他们落败了,己方的军队获胜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陈昊睿和楚媚不时的指指点点,分析着战场形势和双方力量对比,以判断可能的战场结果。陈昊睿道:“看得出魏国军队更听从军令,而且他们的将军也很强横,最重要的是兵力够强,所以他们有很大的胜算。”
“是吗,我倒不这么认为。”楚媚出口反对,进而指着双方所处的地形道:“可以看出来,魏国军队是攻击的一方,而汉国军队为守地的一方,魏国军队处在高地的下方,所以汉国军队占有有利的地势。同时,虽然目前两国大将战力旗鼓相当,但汉国大将的持久力明显优于魏国大将,加上哀兵必胜,我想汉国取胜的可能性很大。”
“楚媚,还有帮主大人,你们俩个说的都有理了,先说说现在怎么办吧。”身后突然传来花姐姐略带惊恐的声音,两个人齐齐回头,免不得被眼前的一切的吓了一跳。
又有一国军马到场了,正在他们的身后。说是一国军马似乎也不恰当,因为来者只有几千人而已。他们穿着蓝色军服,没有举起任何旗帜。
楚媚眨吧眨吧眼睛,有点儿不太相信。就算她和陈昊睿全情投入了战场的讨论中,这么多人起码有几千人靠近,而且还有几匹战马,他们不可能一点儿声音都么有听到啊,而且也不该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啊。
对方见到他们几个人似乎也吃了一惊,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最前方的那位汉子,如果楚媚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人应该就是这对人马的领头人了。果不其然,那个人招来自己的下属,对着他一阵耳语,还朝楚媚他们指了指。
楚媚决定先礼后兵,走到那人身边笑道:“这位大哥,我想我们有什么误会。我们不是魏国人,也不是汉国人,我们是生活在大山里的游民,只是来这儿看看热闹的。”
“我们的将军说明白你们的意思,他说你们一脸良善,看起来就不是坏人。我们将军想要请你们过来说话,他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各位。”那位将军的下属走了过来,分外有礼貌的说。
楚媚最喜欢文质彬彬的人了,因为这类人通常不会打别人的脸。她看了一眼陈昊睿等人,见对方都点了点头,便跟着那位下属,一起来到将军身旁。临近一看,楚媚才发现这位将军的颜值才叫真的高,方正的脸庞,剑眉星目,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嘴唇,哪里用来当将军,当帅哥是最合适的了。
楚媚等人进一步上前,正想说话,突然感觉脖子一凉,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批人已经包抄到他们身后,径直用刀逮住他们了。
“这位英雄,初次见面,何必刀兵相见。嘿嘿,再说,为了我们几个山野村夫而弄脏了你们的宝刀,那不是太不值得了吗?”楚媚如此说道,她可真有点儿担心自己会在这里香消玉殒。话说当时想找的是一份赚钱快同时又轻松的工作,所以被人安排成青楼老板后也没有几多挣扎。谁知这青楼老板也不是没有危险啊,看,现在她就身在战场被人用刀夹着脖子了。
楚媚和陈昊睿等人还想作解释,不过对方根本没有给他机会,径直拿布塞住他们的嘴,用绳子捆住了他们的手脚,然后把他们往麻袋里一装,就扔到后面的车子里了。
楚媚等人无比委屈,这些兵大哥,不知道怜香惜玉吗?
而后的是,楚媚和陈昊睿知道打就不确切了。只记得好像有一批人冲向战场了,然后厮杀声大震,其中汉国和魏国的将军一起吼道:“我说我们两国怎么打了这么多次两败俱死的战争,原来是你从中搞鬼。”
“反正你们都是要死的,死在我手里,和死在别人手里有什么差别吗?”另一人冷冷的说,“你们两个一起上吧,省的我浪费时间。”
然后便又听到好像是魏国大将发出了吼声:“趁我们两败俱死之时,动手,你卑鄙,你无耻,你下流。”
“是,我卑鄙,我无耻,我下流。不过我还是杀死你们了。既然选择鹬蚌相争,又怎能奢求不让渔翁得利呢?”一道温冷的声音传来,不用想肯定是绑架他们的家伙。
而后战场厮杀声渐渐弱了,最后只听到了噼里啪啦铁落地的声音。而后除了马车赶路的声音,便再也没有其他声响了。
楚媚忍不住在麻袋里暗咬银牙,心道:“这哪里是一国军队的作为?完全是土匪吗?趁虚而入,而且实行绳子绑麻袋装。”
第六十五章一家人
作为战利品,楚媚和陈昊睿等人非常不幸的成为了别人的奴隶,而且那位将军竟然好死不死的让楚媚做他的丫鬟,楚媚恨对方到牙痒痒的地步,然而因为被人下了七日丹,在拿到解药之前不得不委曲求全,忍着怒气听命于对方。
第1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