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位于涪江下游,因为这里靠江的地方有一座山颇象一艘迎风急驶的巨船而得名。离我们家也不远,大概就十来里路。这是一座三不靠的山,就是说这座山不当道,周围没有公路一类的交通设施。只在山下有一条涪江延绵而过。山上长满了浓密的柏树林,这样的环境,如果是盗墓的话,是再好不过了,浓密的树林可以挡住远处人们的视线,盗墓挖掘没有时间限制,任何时候挖掘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毕竟,盗墓是盗,被人发现不是什么好事。
选择船山做为我们盗墓挖掘的对象,是因为我们乘船经过时看到了山上有常年裸露在外的垮塌崖墓。崖墓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都是群墓,在有裸露崖墓的地方,一般还有没有被发现的崖墓存在。况且,这座山的地势极好,一面环水,三面临山,在古时,这样的山一定是风水宝地。况且这里交通不便,居住的人也很少,所以在这里挖掘更不必担心被人发现,大可以放心的在大白天挖掘。
我们在船山脚下的一家农户家租了一间房子住下。第二天便按计划开始了我们的盗墓作业。象这样山上本来就有裸露在外的崖墓的地方,很容易找墓。一边寻找一边用探钎探,再用洛阳铲取土分析一下土质,半天时间,我们就在这座山上找出三十多座墓来,其中还包括两座砖室墓。
我们走进两座常年裸露在外面的墓里看了看,虽然墓已经垮塌了一大部分,但是剩余部分一看便知是比较上规模的崖墓,因为墓室比较宽敞,既高大两边又很宽。初步确定了这里的墓是比较上档次的。因为两座常年裸露在外的崖墓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塌方了,但是墓里精美的雕刻还在,这足以表明墓主身份并不贫穷。
我们选择裸露崖墓附近的几个墓作为我们的挖掘对象。
崖墓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易挖掘,自从我们有了三个人作业之后,我们挖掘任何一座墓,从开工到入墓,没有超过两天时间。有了如此高的挖墓进度,我们基本可以做到每两天挖完一座墓。获得的随葬品也越来约多。
船山的崖墓同样很好挖,第一天,我们竟完成了两座墓的挖掘清理。出土了大量陶器和其它随葬品,估计能卖不少钱,所以我们把船山当作我们的福地。
用了一周时间,我们在船山挖掘了四座古墓,不过,墓都是很一般的墓,主要出土的还是陶器和一些诸如青铜厨具、工具、兵器等一些物品。这些东西价值不大,我们期待着更大的收获、更大的发现。
夏季的丘陵区雨比较多,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干旱之后,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终于来临。雨已经下了足足两周时间,涪江已经洪水泛滥,沿江的居民也已经搬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临时居住,以防止洪水到来引发灾难。
比较大的一个反差,则是居住在山上的人们。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生活资源,因为大量的旱地是在山上,虽然山下就有一条江,江里时常都波涛滚滚、洪水泛滥,但是要把江里的水引到山上却很困难。因此,山上与山下的居民因为水的原因,而生活在完全相反的环境当中。
房东家有五间瓦房,我们租了其中的一间。农村的房子,虽说简陋,但是为了实用,每间屋子都修得挺大。我们在里面摆了两张高低床,就此住下。
5船山玉人(中)
雨季的来临,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雨天我们几乎出不了门,也上不了山,只能在屋里玩纸牌。
房东的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一对五十多岁的老人在家中。山上的旱地,则由老两口艰难的经营,这几天的雨,对他们来说是保留水源的好机会。他们在屋檐下摆满了塑料桶和水盆,将聚集的沿着瓦沟流下的屋檐水收集起来,然后倒入房子旁边的一条水沟,水沿着水沟流到一个大水池里储存起来。有了这些蓄水,在天晴之后,连续不断的干旱才不至于让庄稼因缺水而枯死。
雨后的山路又湿又滑,很难走。况且我们要挖墓的地点,往往都在陡峭地悬崖上面,稍有不慎,便会坠下山崖,落得粉身碎骨。因此,下雨天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家中玩纸牌,等天晴。再次出门挖掘需等到雨后晴过一天之后才出发,那时山路已经不再湿滑,才能继续我们的盗墓挖掘。
我们在一片柏树林里找到了一个“朝口(朝口是俗称,指墓前的平台或墓的墓道)”较宽的墓进行挖掘,因为朝口越宽,说明墓道越宽,墓道越宽,陵墓越大,这是必然的规律。
挖掘工作马上展开,不到半天,我们便将“朝口”上面的一些柏树挖干净,余下的没有柏树树根的泥土就要好挖得多了。但是,直到我们挖到天黑,依然没有挖到墓门的位置。可崖壁明显的錾子凿过的人工痕迹指引着我们,这下面定有古墓。墓道的夯土越深,说明这个墓的规格越高,这也是我们这三年来获得的一个经验,从目前挖掘的发现来看,这个墓定不寻常,随着挖掘难度的增加,我们的期望值也提得越来越高。
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考古队时我发现那座大墓,那个墓同样埋得很深,我们三个人足足挖了两天才出现墓口。最后那个墓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价值昂贵的摇钱树、相当于真品一半大小的陶车马、青铜车马和各种金银物品等。
因为这次挖的这个墓埋得很深,“朝口”也很宽,所以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估计,这个墓应该不比我在考古队时发现的那座墓小。
墓大,埋藏必然丰富,想到这些,我们越挖越起劲。期望给人产生的动力的确巨大,挖掘也没有了疲劳感,不觉间已经挖到了深夜。
足足挖了整整两天时间,到第二天深夜四点过,墓门的直角拐处终于出现,这时,我们已经挖了一个深达十五米左右的一个地洞。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