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11章
  眼看秋收在望,趁着天气好,夫人带着管家顺发、丫鬟来雪,坐着雇来的鸡公车,去城防洪家农庄看禾。城防在小镇东郊,曾经驻扎过城防兵勇而得名。并不远,出东门走四五里乡间小路就到了。一路都铺着麻石条,不会陷车轮,但坐在独轮车上颠簸的厉害,其实不舒服,但无奈一双缠得像粽子似的小脚,哪敢走这长的路。再说那年头,能雇得起鸡公车,也是有身份的人家才做得到。农庄有二百多亩田,全租给老家的佃农耕作,请了近宗的老兄洪树根照看。老远看见东家来了,树根忙从庄屋里出来迎接。夫人下了车,叫来雪扶着走几步,活活筋骨,然后望望大片的稻田,问树根:“今年年成还好么?”
  “年景不太好,先涝后旱,稻谷不籽实。”树根是个厚道人,说话一是一,二是二。
  夫人见田里稀稀拉拉的,晓得是实情,“收割的时候看紧点,不要走了水。”
  “这个请夫人放心,只是佃农们叫我请求夫人,今年能否减点租,否则口粮都保不住。”
  “减租?老辈定好的规矩哪能随便改。”
  “老太爷在的时候,逢灾年都会酌量减免的。”树根据实禀报。
  “现在是我操持这份家业,我要对洪家负责。”
  树根见话不投机,默不作声了,但心里明白,这个女东家比男人厉害。夫人绕着庄屋四周看了看稻谷,没看到想象中的丰收景象,未免有点扫兴。她吩咐来雪把带来的两包卤菜交给树根,临走时又留下话:“我们好歹也是自家人,你可不要胳臂肘往外拐,替外人说话。”
  不多久就回到了城东门,夫人打发顺发先回府,自己和来雪直接去南桥街的药铺,那一块是洪府的大进项,是要重点打理的产业。
  香樟镇是本省四大名镇之一,为八省通衢之要冲,历朝工商税收之重镇。唐宋以来,成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号称南国药都,清政府特设香樟道,从事中药材专项管理。到了清道光年间,古镇的中药材加工贸易空前繁荣,药材行栈应运而生,形成“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硫磺,百五十号药材铺,郎中争相来坐堂”的鼎盛景象,镇上居民十有其三吃药饭,俗话说:“出门夹把伞,进门药老板”。
  洪府的祖上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做药生意,没几年就拥有了一家药店和一号药栈,算不上大户,但中等还是靠得住。遗憾的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中国,大量西医西药流入中国,中医中药受到严重冲击,古镇中医药业首当其冲,遭受摧残和打击。洪府的中药材堂号,也未能幸免于难,从大老爷手里开始,就在苦苦支撑,勉强维持。夫人全面接手以后,商情更为窘迫,她不敢有丝毫怠慢,惨淡经营,一有空就要到行栈和药店走走看看。
  南桥街是镇上主要的药业街之一,以生药铺居多。夫人叫鸡公车停在广善缘号门前,这是洪府的生药铺。吴玉坤掌柜把夫人迎到后堂,伙计泡上来一盏好茶,夫人坐下啜了一口,感觉一丝清凉。这后堂有三间厢房,分作账房、钱房、客房,堂面则是店里洽谈生意的地方,清净明亮,新鲜空气不断从天井里飘进来,东家来巡查一般也在后堂驻足。前堂主要卖药,尚兼诊病。广善缘号是较成熟的咀片店,前堂卖药,郎中坐堂,后场加工,集制药、卖药、医诊为一体。广善缘的前堂装点得比较讲究,一进大门,左侧是堂上,请了同住一条巷子的著名中医江心澄,在那坐堂施诊。再往里,堂面宽敞,分成两半,左边一半是中柜,柜台有人头高,货架上摆满装药材的坛坛罐罐,下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抽屉,分装着中药饮片。货架显眼的地方还设置了两个橱窗,摆满自制的膏、丹、丸、散和药酒,洪记的名牌产品是参茸黑锡丸、养血当归精与追风虎骨酒,那可都是皇家贡品,秘制御药,也是广善缘的招牌货色。右边一半是顾客接待区,靠墙放置着一排擦得油光蹭亮的太师椅和茶几,供顾客歇息。若是贵宾,还准备了好茶和铜烟斗侍候,热情之至。前堂中间的屋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一幅是“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另一幅是“广结善缘,普度众生”。
  夫人在后堂歇了一会,听到前堂动静不大,心中有些不悦。药业老手就知道,东家希望前堂的生意要三响具备,即算盘哔啵响、冲臼叮当响、碾槽叮咚响,就表明气象兴隆,生意火爆。夫人用手拍抿一抿嘴:“吴叔啊,近来生意如何?”原来吴玉坤是夫人娘家的远房叔叔,从大老爷起就在洪府的药铺执掌牛刀,精通业务,为人厚道,在香樟药业界可是金牌掌柜。他虽坐阵广善缘,但洪记药栈的收购批发,也都由他兼管。吴玉坤把近期的中药生意向夫人扼要禀报一遍,诉了一阵苦,抱怨中药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并向夫人报告一条重要信息,隔壁的中药铺仁济堂,最近与豫章的西洋药商挂上钩,做起了西药生意,竟然跑火得很。夫人到店门前逡巡一会,果然冰火两重天,仁济堂是顾客不断,广善缘则门可罗雀。
  她回到店堂,对吴玉坤说:“明天挂出打折的招牌,到本店购药者,一律九折。”
  “试试看,恐怕……”吴玉坤心中无底。
  “吴叔,不要怕,我们近百年的老行号,还顶不住洋药?”
  “夫人放心,我会尽力抗衡,不会让广善缘瘫下去。”
  夫人了解基本情况后,意识到应该认真想想对策,她不想这个大摊子垮在自己手里,更不愿看到洋药在自己地盘上嚣张。
  她忧心忡忡地回到翰林府,刚想回房休息,又记起三个儿子一天都没有过问,不知是否在认真读书?便拐向东北角的光祖学屋。洪府的光祖学屋不是很大,只是供七八个族内子弟学习的私塾,走进一座不大的门,就是一个天井,对着天井是讲堂,两侧朝外的墙,都开启着一溜雕花石窗,如此格局,使学堂显得宽敞明亮。再往里去就是先生的起居室和书房,也有一方小天井,摆放着几盆常绿花卉,显得清幽雅静。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