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个人的记忆碎片往往会构建成你心里的一座城池,而你又像生存在那城池里的乞丐,破布烂衫。当城东的方向,升起了太阳,你认为那是她的化身;抬头天空上白云在流动,你认为那是她呼出来的雾气;无边的蓝天你认为是她染织的新衣;河水在流动,你认为那是她思念汇聚的泪沟……
直到时间的兵将涌到城下,他们用火箭和云梯攻破了这梦幻的城堡,我作为一名乞丐,对这样的场面实在无能为力,时间吹响了它胜利的号角,像是对我们离别的催促。败了,城中逃的空无一人,我也向你做了最后的告别,从此,手里攥着那根苍老的木棍,拿着碗,四处流浪。
第一卷龙序引第一章收灵湖畔
三万年后重逢,你已经修炼成了人形,再也不是那只调皮的妖,不再扮作太阳,蓝天,白云和河水。此刻你眼睛如溪水一样清澈,皮肤如云朵的边缘一样流畅,身着一件拖地的蓝尾裙,随便念一个诀,就能生出和太阳同样的能量。唯独我已是荒丘上的一方孤魂,坟前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木质的墓碑上的称呼早已经腐朽。就这,还是一个比我混的还惨的小乞丐修的,原因只是因为在他快饿死的时候,我把自己辛辛苦苦挖来一整碗的野菜全都给了他。结果,很显然,他活了过来,我却饿死了。
就这样,他感念我这个前辈救了他,于是对我的后事大费心神,听说他花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时间,用千年柳上的细条编成一张席,在我的身上洒满了白残花,最后选了一处山水,挖了个坐北朝南的坑,用黄土掩埋了我的身躯。
至于墓碑上的称呼,是我在饿死之前,用最后的气力写在旁边土地上的。蕙少爷,一个乞丐起了个这么风雅的称号,的确,和我的身份不相匹配。可是,我想这样,或许我还能闻得见这方圆百里蕙草的味道,那样,能够让我想得起你,不至于遗忘。
谁知道,后来我没有去地府里报道。
在一个月光清亮的夜晚,我的魂魄正准备去见孟婆。我一路浮游过极北之地,应许地,近蛮地等鸿蒙大陆北方及其西边诸地,终于到了昆仑山之北的收灵湖畔。此时,正值大寒时节,收灵湖的湖面结冰千里,奈何桥横跨其上,桥墩上的冰垂落成林,桥下方三个拱门被垂着的冰棱装饰的如同凝固着的水帘洞口。在收灵湖岸,奈何桥边的那片大林子前,有一间闪着灯火的屋子,与漫天的星光相映成趣。
我想这应该是孟婆的住所了,或者说是她的办公地点。我并不着急,于是在这片白花花的冰面上手舞足蹈起来,宛若仙境。我跳进收灵湖中,光洁的冰面差点让我摔了一跤,拾起自己灵魂的我一时忘了魂在何处,便用木棍的一头敲着陶碗,歌了一曲传说中这鸿蒙大地初成之时遗留下来的名曲《乘风破浪散》,传说此曲由仆人寂灭为歌颂虚无之主创生了鸿蒙而作。尽管此刻冷夜悄悄,无风无浪,但此曲大气磅礴,铿锵激昂的音节与收灵湖冰的静谧却有互补的效果,在这奈何桥下高歌一曲,甚是舒畅。其词曰:
漫漫宇之广宙兮,星河寥落
纚纚界之鸿蒙兮,虚无之主
………
当我尽情在湖面上长歌时,收灵湖岸边一个拄着拐杖的女人朝着我喊道:“收灵了,收灵了”。
我站在湖心,停下手里敲打的碗棍,朝着音波的来源望去,奈何桥的一端站着一个曼妙的身影,细细看去,她肩上的苍苍白发梳着一个高高的发髻,身上穿着一套黑色贴身的高领衣,腰间扎着一条雪白色的衣带映照着她皎洁的面容,有几分一般女人没有的英气。
初次见面,我心想:“原来,你是这样的孟婆”。当下决定亲身试验一下传说的真假——不喝孟婆汤,过不了奈何桥,到不了阎王殿——我要做的就是看看孟婆的法力。此刻,我已经走过了收灵湖直径的四分之三,这里离奈何桥对面只有百十米的距离。虽然我是一个凡人,但这么短的距离逃跑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我并没有想逃跑,只是闲着玩玩,于是我没有听岸边女人的令声,自顾自地走向了奈何桥的另一端。
在我走出四五步之后,黑衣的女人再一次向我喊道:“来喝汤了,不然你是过不去这奈何桥的”。我偏不信这邪,于是,并未搭理她,继续着我的好奇一游。
第一卷龙序引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