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进来后,独孤一诺一眼便分辨出了太子以及武枭王。太子十六岁年级,很好分辨,稚嫩的脸上有一双灵动的眼睛,看起来人应该聪明,但是成熟稳重明显确实,毕竟是太子啊,总得早熟一些好。那武枭王神级后期高手的修为,以及那股和武廉王很是相像的气质,独孤一诺一眼便能认出,奸王却和廉王气质相似,不是亲眼所见还真难相信。
独孤一诺:“既然陛下和公主都希望我能提出自己关于解决诸侯藩王问题的见解,那我就谈点自己的看法,我年纪轻阅历不够,若是说得没有道理还希望大家不要笑话我。
‘兵者,国之大事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内部开始瓦解,毁其根本,失去和中央皇朝对抗的本钱。
他们的本钱,就是有自己庞大的封地,和中央一样代代相传的封地。如果让一大块一大块诸侯藩王领地变小,就容易解决的多了。
皇朝可以颁布一道《推恩令》或者说《雨露均沾法》:
一、诸侯藩王过世之后,爵位可以依然由选定的世子继承,但是每个儿子都可以分到相同的大小的领地,各子雨露均沾!
二、诸侯藩王之子可以为了争取到应有的封地和财产而做出任何形式的斗争,中央皇朝会尽一切手段提供援助!
三、对于以铁腕手段强行封杀其他王子的平等继承权,抗命不尊此法者,中央皇朝及其他诸侯藩王都可以直接出兵瓜分其封地!
各兄弟同为父母血肉,应该得到平等地对待。长子或者父母最喜欢的那个儿子能得到几乎所有的封地,而其他的人却只能得到一少部分钱财,这极不公平。也诸侯藩王之间手足相残的根本所在,这种事情藩王自己也很是心痛。中央皇朝为解决这种悲剧,颁布此法,以表皇恩之浩荡!”
独孤一诺言毕,在场众人都沉浸在独孤一诺的建议实施后所发生的场景之中。
太子第一个回过神来:“那么这部律法一般不我们不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么,真的是太高,太绝妙了!
要是不遵法旨,不用我们出手,那些兄弟自己就拼命打起来了,而其其他藩王还会随时进攻!
要是遵法旨,封地越来越小,也就用不着我们出手,不出几年就没有威胁了!”
独孤一诺摇了摇头,这太子还是太年轻啊!反驳道:“不敬地说一句,太子你想得太简单了,我这方法虽然是治本之法,可是就算他们遵守也要过多少年才解决。他们一个个也都很精明,难道会不明白我们的用意,我们这是在削除他们的根本利益啊!
我敢肯定,这法一颁布,他们会团结一致上书要求中央收回成命,甚至会直接和中央皇朝来个兵临城下,围攻皇城!现在他们还有搏一搏的能力,以后可就要任人宰割了。在我们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颁布,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兵临城下,他们敢!尽管放马过来试试!”武枭王听了独孤一诺的话后怒哼一声。武枭王不愧为奸王,这说话的时机拿捏的是非常得恰当的。
随即各位大臣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独孤一诺的方法,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大家只是在什么时候才实施的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分歧。
武枭王、兵部尚书这两个好战派自然是主张立刻颁布,反正也要一战,不如早点解决,中央在备战,诸侯藩王肯定也会闻风应对的。户部尚书这位一向办什么事情都泼冷水的人此时却不反对,而是支持,现在有钱啊,这么几天多了一千万两,哪个人愿意过苦日子,以前那不是钱不够花么!
其他几位大臣则持谨慎态度,磨刀不误砍柴功!太子则时不时也发表下自己的见解,和几位大臣打成一片,关系倒也融洽。
皇帝、凤飞公主、独孤一诺则一言不发。独孤一诺发现,尽管太子提出的有些见解很不错,但是皇帝还是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这太子真是不懂得帝王之道。
意见统一不了,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皇帝,由他来定夺。蒙满皇帝“咳!咳!...”拿开捂着嘴的手帕,上面满是鲜血,“莫少侠所提出的这《推恩令》或者说《雨露均沾法》真是天人之策啊,蒙满皇朝几千年的诸侯藩王问题终于有了应对良策。实施肯定是必然的,至于什么时候,各位爱卿回去后再商议下!备战之事,现在就开展。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臣齐声回应:“吾皇圣明!臣附议!”
帝王之道,即是只要听着各位大臣发表各种见解,在吵出来结果形成共识之后,拍板同意就好,何必如太子现在那般掺和在里面。并且,考虑好制约平衡,明显这些大臣分为两派。
蒙满皇帝:“好!那就谈谈今天叫你们来的最重要的事情吧!”
众人顿时提起精神,他们都明白,蒙满皇帝今天把他们招来,绝非是议这诸侯藩王之事,多半是要行那临床托孤之事。
蒙满皇帝:“朕自知天命将近,时日无多,遗诏就不立了,也不想死在龙椅之上,三日后便诏告天下退位!新皇登基可以缓些时日也无妨,你们则个良辰吉日准备充分再办。
朝政之事这半年多来也一直有两位宰相和太子、武枭王代行,新皇登基之前一如既往。
武枭王这么多年所为的是奸臣之道,绊倒了不少皇朝大臣,朝野之中甚至流传着‘宁可得罪皇帝也不可得罪武枭王’的童谣。朕也知道,你对父皇传位与我之事一直不服,觊觎皇位多年,欲取朕而代之!”
武枭王:“臣弟不敢!”武枭王连忙跪下,显得有些惶恐。在场众人心里都认为,皇帝这么说,必然是要为太子上位拔除武枭王这个最大的障碍,皇帝什么时候曾如此直白露骨地指责武枭王!
时机到了,众位大臣终于可以一吐心中的不满,开始揭发武枭王一件件为祸朝纲、排除异己之事,平时可没有听过他们发过牢骚,以往那是武枭王势大,就抓不住他的证据。
第65章帝王,从不无的放矢
世事的发展,在很多时候都会是出乎意料的,在真正的决断没有做出之前,切不可擅作主张,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
第1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