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50章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是高二下学期了。在大家心中“怪人雅儒”已经取代了“绯闻主角雅儒”了。的确,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关于他的新闻了,也开始同情起他来。毕竟他还是真心喜欢胡蓉的。胡蓉生了一个胖小子。听说结婚后五个月就生了。雅儒心里推算,看来胡蓉在那个春节就怀上了孩子。就在他天天想着她的那个寒假里,她和别人发生了关系,怀上了别人的孩子。这个结论是如此刺眼痛心,却如此真实。这让他想明白了后来所有的事情,只是他纳闷为什么她在中间一段时间又恢复了对他的柔情呢。他不后悔血书,也不后悔医院发生的事情。他爱她,即便现在,都不后悔对她的爱。但他开始接受现实,那就是她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别人儿子的母亲,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休学后不久她就被学校给以开除处分了。这个处分毫无意义,只是让人觉得无情,因为她不可能挺着肚子回到学校,也不可能在生完孩子后回到学校,那时的高考制度规定的就是已婚不能参加普通高考。
  在路上驴子一样转圈时,他偶尔会遇见如菲。有时她会看看他,但很快就将目光移走,实际上,他也没有停留的意思。他已经忘记了爱情的感觉,也没有去爱的yu望,自然就没有办法开始一段新的恋情,不能去重新开始对如菲的相思。
  这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他意外地收到了胡蓉的信。信中,胡蓉告诉他,现在她生活得很好,要他不要牵挂。但信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多篇幅是讲,她认为雅儒真正爱的人是如菲,她和雅儒的恋爱完全是意外,是机缘巧合。他们恋爱是缘,分手也是缘尽。她告诉雅儒,如菲真的很好,比她好。她讲了很多如菲的事情。
  信没有寄信人地址,显然她不想雅儒回信,所以他也不用努力回信。从这以后,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封胡蓉的信,信里依旧是那些内容,不断地介绍如菲的情况,她的兴趣爱好,她的性格,等等。从信中,雅儒知道,如菲比他大一岁半,生日是五月四日,她喜欢米黄色,喜欢看男孩子运动。
  第二十二章回到如菲
  他不知道胡蓉到底要干什么,但他发现这些信开始发挥作用。从这以后,每次在路上看到如菲,他不再觉得她是一个认识的陌生人,不再觉得自己对她不了解。相反,他会从她的穿着去考证信中所说她喜好的颜色是不是准确,从她走路的姿态推测她的性格是否如同胡蓉描述。有次,看见如菲在篮球场边为本班篮球队加油,他想,胡蓉说她喜欢运动,应该是说对了。
  就这样,如菲一点点占据了他的时间,重新被胡蓉塞进了他的生活。他开始重新关注起如菲,虽然这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和感情。如果有,最多也就是对胡蓉信中描写东西的好奇,以及因为这种好奇而产生的印证yu望。反正他有的是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他早就知道如菲是校文学社成员,他后来也是。应该说这是他们身份唯一可能的交叉。但他从没见她在文学社社刊发表文章,实际上,他也没写什么文章。文学社好久都没有组织活动了,社员们不过是闲着一个身份而已。正这样想着,却收到老师通知:文学社要做一系列活动,首先是辩论赛,其次是征文活动。辩论赛他被推举参加了,征文赛是谁都可以报名的,自然他也不会放过。
  如菲参加了辩论赛,只是抽的题目和他不一样。所以,除非后来碰上,两人不会一开始就有对手赛。我有些忘了他当时的辩题,好像是关于人应该什么时候树立理想。他当时有句话语惊四座,他说,一个人,不应该过早地树立理想,更不应该很早就做很明确的规划。
  为了形象论证,他拿春游做比喻,说我们往往早早确定一个春游目的地,然后大家就天天盼着春游,向往着那个地方。春游时,大家一路辛苦奔波,不愿停歇,紧敢慢赶,渴望尽快到达目的地。偶有掉队的人,归队时拿出路上采的漂亮野花、摘的野果子,告诉大家,路上什么地方风景好漂亮!这时,方才全力赶路的同学才想起,好像的确是经过了一段很漂亮的地方。
  他做出结论:风景不是最多人都知道要去的地方。即便现在众所周知的风景,最开始也是不为大众所知,直到有人发现了它,欣赏了它,传播了它,才能让它出现在我们视野里,成为我们规划春游的一个选择。如果总去人多的地方,我们就看不到真正的风景,所有最美、最能给我们震撼和享受的风景,恰恰不是我们事先能准确知道的。我们不能为了赶往风景地而忽视了路上的风景。
  对方辩手反驳说,只有尽早确定目标,才能做到资源集中往规划方向发展,才能做到专业精深,并且引用一句古诗说,如果像雅儒说的那样,从左看到右,就不能实现“欲穷千里目”。对手反驳得的确很精彩,台下一片掌声。但赢得更大声音喝彩是雅儒的反驳“如果不从左看到右,怎么知道何处有高楼?”
  他违背常规,没有引证和分析,都是感性描述,让在场所有人印象深刻,包括我,可能也包括如菲。如此雄辩,却被评委打了低分。这个结果出乎意外,仔细想想却在情理之中,毕竟他没有按照老师们培训了多次的辩论规则和技巧进行。而且,我想那时大多数老师应该是不喜欢他的。他惹了太多事,也让不少老师难堪过,却没怎么倒霉,成绩一直很好,想旷课就旷课,想睡觉就睡觉,恋爱谈得满校皆知,完全不符合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的标准。他的存在只能让所有学生准则成为一种讽刺,所以也不可能让大多数老师有什么好感。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