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6章
  炮楼分三层,低层里有二十来个人在吃饭,见三人进来纷纷起立;蔺秀义向他们点了点头,跟着刘队长上了二楼。二楼南北两侧各有三张床,中间是一个方桌和几把木椅;几个警察刚要搓麻将,看到队长上来了纷纷让座。刘队长拉着蔺秀义坐下:“来,大哥。今天我们兄弟难得相聚,就好好摸几把。”
  蔺秀义一边摸着麻将,一边观察起炮楼来。东西两边各有两个?望孔。靠南是一个木梯通着三层,看得出楼上还有哨兵。几圈下来,蔺秀义竟是点“炮”;他让身后的丛继清过来玩几把,推说撒尿就走下了楼。
  低层的士兵已经躺下,蔺秀义径直向炮楼外走去。门外有两个警察在站岗,他走过去搭讪道:“弟兄们辛苦了。”俩警察回头见是队长的朋友,纷纷点头。蔺秀义看到炮楼四周都用铁丝网围着,铁丝网外面是一道壕。此刻,已经天黑看不出深浅,一个吊桥吊在那里。他伸了个懒腰,从衣兜里掏出香烟,递给两个哨兵。
  抽了一口烟,蔺秀义向身边的警察说道:“兄弟,我想和刘队长再喝两盅,你们谁能不能和我到对面的酒店取些酒菜?”
  那个岁数稍大一点的警察,返身对身后的说道:“你在这嘎达(地方)老实看着,我陪刘老板去去就来。”说过放下吊桥,二人走了出去。
  约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哨兵看到蔺秀义他们转了回来。他一边放吊桥一边问道:“啥好搅和(吃的)呀?这么香。”
  蔺秀义答道:“山野小店能有啥好搅和,炒了一盘肥肠,一盘溜肝尖。”说着过了吊桥。等到了哨兵跟前他把酒菜往一边一扔,一把搂住哨兵的脖子低吼道:“放聪明一点,我是蔺大胆,动一动就宰了你!”
  这个警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一声也不敢吭。蔺秀义把警察往那个跟进来的队员身上一推,轻声对冲过来的弟兄们喊道:“快!”然后领着队伍直奔炮楼。
  冲进炮楼,蔺秀义带着几个弟兄直奔二楼。“不许动!我是蔺大胆。”正在玩麻将的警察们还没有来得及拿枪,就稀里糊涂成了俘虏。蔺秀义听楼下没有了动静,知道已经解决战斗。他冲三楼喊道:“楼上的弟兄听好了,我是蔺大胆。你们刘队长已经成了俘虏,快把枪扔下来缴械投降。”
  那个刘队长企图反抗,可是被“鬼子刘”用刀逼着脱不了身。“鬼子刘”狠狠的说道:“快让楼上的警察投降,否则我一刀捅了你。”
  刘队长无奈,只好向楼上喊道:“弟兄们,下来投降吧!”
  一会儿,从楼上扔下三支步枪;随后,三个士兵爬了下来。蔺秀义让两个队员到楼上检查了一下,自己带着俘虏下了楼。
  楼下的士兵在被窝里成了俘虏。蔺秀义把俘虏们聚在一起说道:“你们都是中国人,怎么能甘愿给小日本当汉奸呢?愿意跟着我打鬼子的欢迎,愿意回家的立马走人;如果再让我蔺大胆撞上了,哼!绝不轻饶。”说过,带着队伍撤出了炮楼。
  初战告捷,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共缴获驳壳枪三支,歪把子一挺,三八大盖二十四支和两箱子弹。我方无一伤亡,另有丛继清等三人弃暗投明参加了自卫军。
  蔺秀义带着队伍撤出四道沟,借着夜色的掩护很快融入龙岗山茫茫林海。
  (9)
  (5)
  独立营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自卫军的士气。九路军在军部密营举行了庆功大会。包景华、任志远、王仁斋、刘山村、李益文、高青林和各团队排以上军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政治教官刘山村主持。包景华司令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赞扬了独立营主动寻找战机解决武器装备的做法,他说:“谁还敢说我们自卫军是乌合之众,独立营没费一枪一弹,不是把伪满警察队给端了吗?对付伪军如此,将来对付小日本也是如此。兵法上云:骄敌纵之,疲敌歼之;勇者力取,智者重谋。蔺秀义干得好!独立营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最后,副司令任志远宣读了九路军司令部的嘉奖令。他说:“独立营首战告捷,为全军带了好头。经军部研究决定:对独立营全体官兵进行通报嘉奖,其建制有原来的两个排改为两个连,原一排长金山任一连连长,二排长李明翰任二连连长;丛继清策应有功,任军部直属连副连长;‘鬼子刘’作战机智勇敢,升任排级侦察员。其余官兵各计大功一次。全军要认真总结经验,加紧操练,为早日投入到抗日战场做好准备。”
  庆功会后,九路军各部练兵热情空前高涨;各团、队都在加紧操练,都要早日投入到抗日战场;王仁斋照例到各部队巡察。这一天他刚到德兴沟二团的驻地,三团团长陶风玲风尘仆仆,驱马从三十里地外的歪头崖赶来。王仁斋心想一定有什么要紧事,就急忙迎了上去。陶风玲是个急性子,一见面就急切的说道:“参谋长,我想和你做一个大买卖。据可靠消息,有一批军用物资明天早晨要从柳河运往通化。你知道我们三团都使用大刀,自己吃不了那么多,我想借队伍用用。”
  “什么叫借呀?好像不是一家人似的。”王仁斋笑了笑,问道:“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
  “几辆车?有多少人押运?都探听清楚了吗?”
  “五辆汽车,有二十来个鬼子。”
  “好!包司令现在军部,吃完饭我们再去请示。”
  “吃什么饭哪!咱们现在就去,一会我还要赶回去安排呢!”陶风玲拉着王仁斋就走。
  陶风玲;三十岁,是吉林新京(今长春)人。自幼学得一身功夫,刀枪剑戟无所不精;七岁随父亲搬到三源浦后,他和一帮伙伴成天舞枪弄棒,当上了“孩子王”;“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歪头崖山上拉起了五六十人的队伍;在三源浦南部的马鹿沟、通沟岭一带神出鬼没,经历了十余次大小战斗。第九路军成立时,在王仁斋的劝说下才拉着队伍入的伙。不过,按照约定享有一定的独立性。他的三团实际上只有五六条短枪,其余队员都使用清一色的大刀。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