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1章
  【龙岗风云】
  1-5
  龙岗风云
  龙岗山东起吉林桦甸,西到辽宁新宾;绵延七百里,用它那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九县二百万人口。这里蜿蜒起伏的山梁,纵横交错的沟谷也是抗击日寇的天然屏障。
  龙岗山与东部的老爷岭,西部的千山,北部的哈达岭同属长白山系;山峦起伏,古木参天,仿佛一条蛟龙盘旋在那里。龙岗山的北麓有一个小镇,因为红石河、马鹿河、兰山河,三条小河在这里聚集,汇成了三统河;故称三源浦。是松辽平原进入长白山的重要门户,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三源浦隶属于辽宁省柳河县(伪满时属通化省,今属吉林省)。北门外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俗称北校。校长包景华,青年教师王仁斋、刘山村、李成明等都是驰骋疆场,风云一时的人物。
  故事就从北校说起。
  (1)
  “九一八事变”震惊了中国;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本关东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部的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海龙(今吉林省梅河口市,原属辽宁省),柳河(原属辽宁省,今属吉林省)等地很快被日本关东军占领。1932年1月辽宁省兴京,清原等地由孙述周(总司令),张显铭(总参议),李栋材(总指挥)等拉起的血盟救国军来到了三源浦东面的大牛沟(今安仁村)。他们利用高山密林作掩护,在通化县拉古河(今四棚乡),哈尼河(今光华镇)和柳河县三源浦,红石崖等地进行了多次战斗;搞得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日伪东边道(辖柳河、海龙、兴京等十县)镇守使于芷山(后任奉天警备司令,中将军衔),伪军警备旅长邵本良(少将军衔)急忙从通化、柳河、清原、兴京、金川(解放后撤销,县境大都归属吉林省辉南县,部分归属柳河县)五县调集两千多人进行围剿。双方在大牛沟厮杀了一天,损失惨重。血盟救国军孤立无援,损伤过半;在歼敌六百余人后,逐退入大北岔密林。于芷山、邵本良多次进剿,均告失败;故设计邀请血盟救国军将领到三源浦谈判。
  1932年1月18日,血盟救国军将领孙述周,张显铭,王绍卿等率二十余人的卫队来到了三源浦,想和于芷山、邵本良进行谈判。当他们走进邵本良的行营后,被埋伏在那里的伪军秘密逮捕。留守大北岔密林的李栋财、张东郊、盖光安等将领久等不归,方知有诈。急忙带领余部四百余人从东门杀进三源浦,想救出这些将领。经过激烈的战斗,毙敌三百多人;血盟救国军也消耗殆尽,除少数逃脱外,有一百四十余名官兵被俘。于芷山下令将孙述周、张显铭、李栋材等将领连同三十余名官兵,押到西门外的柳树林进行了集体枪杀;其状惨不忍睹。
  包景华、王仁斋、刘山村、李成明和全校师生被日伪逼迫,到西门外目睹了这一惨案。他们义愤填膺,愤恨难当;都在心里暗暗地憋着一股劲,要为这些死难的烈士报仇雪恨。当天夜里,王仁斋、刘山村决定找校长包景华密谈。
  北校座北朝南有两趟青砖大瓦房。前面是初中部,后面是小学部,中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操场。操场靠东还有一趟厢房,是教师宿舍和食堂;校长包景华就住在靠南的三间。看到他家客厅里还亮着灯,王仁斋轻轻地敲了敲门。
  “谁呀?”出来的是校长夫人宋颖(化名)。这个奉天女中的高才生,适中的身材,带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看上去总是显得那么文雅。
  “是我!”待夫人开了门,王仁斋轻轻问道:“校长还没有休息吧?”
  “没呢,是你们二位呀,快请进!”说过,引二人走进客厅。
  包景华,本地人,时年二十八岁;在当地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二十二岁考入北京中央大学,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曾任国民党奉天党务特派员,辽宁省党务指导员兼组织部长,东北军某师参谋长等职,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正当他少年得志,踌躇满志之时;因为参加改组派,联名反对蒋介石而被免职。逐于1929年初返回家乡办了这所学校,在柳河、通化一带很有影响。
  已经是夜里十点多钟,仍然没有睡意。此刻,他穿着旧日的将军服正襟危坐,虽然没有了军衔佩章,仍显露出一副儒将的风度。看到二人进来,用手指了指沙发示意他们坐下。王仁斋、刘山村坐在沙发上,仔细观察着这间客厅。
  客厅很宽敞;少有的真皮沙发和楠木茶几,靠南的窗台上还摆着几盆花卉。东面则是一个很讲究的橱柜,橱柜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台桌;虽然谈不上多么奢侈,但在这偏僻小镇可以说是相当豪华的了。包景华表情郑重,若有所思;宋颖沏了壶茶,放在几上,悄悄地走了出去。
  屁股还没有坐稳,刘山村就站了起来:“校长,今天我们亲眼目睹了日寇的暴行;怎能眼铮铮的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惨遭杀戮无动于衷呢?您带个头,我们组织抗日队伍跟小鬼子干吧!”
  包景华坐在那里不声不响,目不转睛地盯着二人;良久,他像小学生背课文似地缓缓说道:“王仁斋:二十三岁,山东文登人。青州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毕业,于1927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冬,被中共派遣到抚顺、奉天(今沈阳)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30年转到海龙、柳河等地开展活动,后被我聘到这所学校任教。
  刘山村:十九岁,山东章丘人。齐鲁中学肄业,在学校期间秘密加入了你们的共青团组织,后转到潍坊地区从事地下活动。1928年,潍坊地区党团组织遭到破坏后,潜入东北加入了共产党;也被我聘到学校任教。
  二人经常在学校和社会传播‘反蒋救国’的言论,是国民政府正在通缉的‘政治犯’;‘九一八’事变以来,又传播‘反满抗日’情绪,秘密发展组织,从事抗日活动。在学校和社会发展了很多激进分子,就连我那朝鲜弟弟李成明也和你们打得火热;恐怕已经是贵党的人了吧!二位,怎么样?我说的可有错?”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