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刘景世迫不及待要搞科学研究的原因。
第二部成长第八章黒望与炼铁
相比前方的战事,刘景世的科学探索工作更加艰难。按说,研制火药的项目应该最容易,他对于黑色火药的配方很熟悉,一硝、二磺、三木炭,木炭随处可得,硝石也容易搞到,鞣制兽皮用的就是这种东西,但他打听了很久却没能找到硫磺,好象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使用硫磺的记录。这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硫磺,而是由于硫磺的用途还没有被发现吧,就像黑望到处可见的石膏矿一样,除了郎中作为药材微乎其微的开采一点儿之外,谁也不知那是制作水泥的重要原料。无奈之下,火药的研制被迫暂时搁置起来,然而却因为相对集中了精力,在炼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是在黒望煤矿附近勘探到了储量惊人的黄铁矿矿床,这个黄铁矿与煤矿相互交错呈伴生状,先前刘景世在煤矿中发现的煤矸石便是黄铁矿的矿苗。刘景世在矿井中看着熠熠生辉的黄铁矿断层,脑海里浮现出用钢铁武装起来的战士们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情景,兴奋得连声叫好。他立即召集庆州铜矿中负责冶炼的能工巧匠到黒望择地选址,准备建造炼炉。
刘景世知道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碳和生石灰,便让李德诚负责焦碳和生石灰的准备工作,生产这两样东西在窑场里根本就是捎带着便能完成的事情,对掌管有上百座陶瓷窑的李德诚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当即他就表态,不管需要多少,保证满足供应。
如此一来,剩下的就只有炼铁炉的建造了。刘景世对这个行业从未接触过,只是在上中学时学到过一点这方面的知识,那也只是些原理和化学公式之类,至于具体炉膛多大,高度多少,进风口在什么地方,烟筒多高才合适,出渣口、出铁口在什么地方,炉膛用什么材料等等,他都没有任何依据。幸好有冶炼铜矿的工匠提供了许多经验,但因为炼铜与炼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好多地方就只好想当然的先建造,待发现问题之后再行修改了。
为了自己能心无旁骛,刘景世在与余霞客和林青锋研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之后,就把其他的日常事务都委托给了他们,自己则一心一意地搞起了炼铁。余霞客和林青锋也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号召各有关的部门和单位都要为这项工程全力支持和提供方便,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来打扰刘景世。
在大体确定住图纸之后,刘景世便开始调兵遣将,很快便组成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建设队伍,然后在选定的地址上破土动工,建造高炉。他把建造这个高炉的过程当成了一次实验,虽然有图纸,但刘景世却并没有看重,只要觉得有必要,他就会随时随地的根据情况进行修改,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如果在后来发现有什么不妥或有更好的方法,他也会详细地记录下来,留待以后改进。
这样边琢磨边建设的进行了一个多月,最后总算把高炉建成了。这座高炉建在黒望煤矿附近的一片土坡上,整座高炉全部由建造陶瓷窑用的耐火砖垒成,炉壁足有半米多厚,十分坚固。为了便于上料,高炉的三面都半埋在土中,只有冲着坡下的一面与炉底齐平,进风口、出渣口和出铁口都在这面上下交错的排列着。依照刘景世记忆中的印象,高炉内膛建造得呈上下两端细,中间粗的竖橄榄形,最大直径三米,从底部至顶部的进料口有十米。高炉后面竖有一座高达三十米的烟筒,这座烟筒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两个进风口的风量,让焦碳能够充分燃烧。
另外,刘景世还和大家将冶炼过程仔细推演了一番,把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都进行了探讨和解决,譬如在高温下如何上料,如何保证不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如何简便地开启和关闭出渣口和出铁口,铁水出来之后如何处理等等……
面对这个自己亲手建造的庞然大物,大家看它的眼神充满了自豪感,仿佛已经成功在望,他们从刘景世那里得知,这个庞然大物是用来炼铁的,这在这个世界上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将标志着青铜时代的结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并不是人人有幸参与的。只有刘景世的心里没底儿,天知道这个家伙会不会炼出铁来,不过,刘景世对于失败也不是没有思想准备,哪怕失败上十次二十次,只要最后能成功那就值了。
在这一个月里,其他的准备工作也都在进行着,铁矿石、焦碳和生石灰都被砸成拳头大小的块,满满地堆进了几个临时盖起的大仓库里。大家都在盼望着点火时刻的到来,而刘景世这时却在为原料的配比发愁,在中学里学的那些炼铁知识因为从未使用过,早已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任他拍得脑门疼也是白费。最后,他只好放弃回忆,转而从规律方面着手研究。他想起小时候把一块铝放入取暖炉的情景,那块铝在炽热的炉子里很快就被熔化了,然后从炉底流了出来。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温度,焦碳应该是占比例最大的,为了保险起见,刚开始的时候就只用焦碳。至于生石灰可能是起催化作用的,比例要小。虽然具体精确的比例还要慢慢摸索,但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点火的时刻终于要到了。这天早饭过后,大家在刘景世的指挥下先将木柴铺到底层,然后再填入焦碳,随着刘景世的一声令下,两个进风口同时点燃。烟筒中开始飘出一缕黑烟,渐渐地,黑烟变成了白烟,而且升腾着直冲云天,进风口处也发出“呼呼”的声音——点火成功了!
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