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看了一眼宇文耀,又看了一眼皇上,支支吾吾道:“还不是最近闹的厉害的粮食事件……”
“粮食事件?”
皇上略有不解,瞥了一眼宇文耀,见他仍然站在原地,就像雪后的青松,便安心许多。
而宇文耀的神情平淡,好似此事与他无关。
大理寺卿闻言,当即跪下,解释着,“最近臣这儿收到了许多上书状告,说三皇子身边的小妾苏氏,私自囤积粮食又低价放出,是在扰乱市场,惹得当地的商户们人人苦不堪言。”
闻言,皇帝略微皱起眉头,喃喃到:“竟有此事?”
见皇帝不悦,众人将目光悄悄挪到了宇文耀身上。
“自然是确有此事。”
大理寺卿弓着身子,他和宇文耀交好,心里默念了一百句让他自求多福。
虽然此事本不是宇文耀和苏淮月的错,可既然涉及到了扰乱经济这方面,即便是没错,那也要追究出来个好歹来了。
说起此事,其他人纷纷面面相觑,即便是没什么的,可是却也不免唏嘘。
眼看着宇文耀都要立功了,可却稀里糊涂的变成了这样,换成现在,谁不难受?
宇文耀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那样,他仍然长身玉立,沉吟一番,只听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开了口。
“既然这次是涉及到了生意场上,那我们也的确没有不做的道理。来人,去好好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氏为何会囤积粮食?又要低价去赈灾?这让其他商人们叫苦不迭,岂不是在抢夺他人饭碗?”
皇帝叹息一声,他隐隐也能想到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却别无他法,只好派人调查。
宇文耀仍然弓着身子,对皇帝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意见。
“回父皇,儿臣遵从皇上的一切决定,只是现在此事涉及到儿臣王府内子,她的确是有意为了王府好,在外也帮了儿臣,所以儿臣觉得,有必要要替她说几句话。”
宇文耀如此开诚布公的为一个妾室说话,其他人听到后也只觉得纷纷震惊。
从未有人把妾室放在心上,在场之人饶是混迹官场,但却始终不会如此。
他们纷纷屏气凝神,想要听清宇文耀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你但说无妨。”
皇帝抚摸着胡须,也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宇文耀。
“苏氏她囤积粮食时,并不知道会这么快派上用场,但她初衷并无其他,只是好意。她这次直接将粮食压价送进来,也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此举是为了百姓,能够这么及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也是极好的。”
宇文耀一边说着,他清峻的眼神忽然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察觉到他的注视,纷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且苏氏在救灾中有功,所以这是自然有必要的。至少儿臣是这么觉得,在绝对的商人利益和百姓民生之间,要毫无选择的去选择第二种。”
宇文耀此话一出,其他人也缄口不言。
原是有些想要反驳他的人,在听到这番话后,也都不好去说些什么。
皇帝闻言,也只好点了点头,可他并未收起让其他人去调查的命令。
这一消息不出半日,便传遍了坊间。
百姓们得知以后,纷纷大怒,直接在菜市口宣扬起来了不满。
“晋王府是为了我们好!那些个奸商,因为他们不赚钱便要上折子参上一本,这世上岂有如此道理?况且本身就不应当是要去做些什么的,他们的利益算个屁?哪条律法又规定了,做生意必须赚钱?”
“就是!我都已经查清楚了究竟是哪家商铺在胡作非为,谁跟我去看看?若是我们坐视不理,那之后还有哪个王府能为了我们好?就算出于报答,况且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也要寻求庇护!”
在这人人自危间,百姓们便不得不为宇文耀出头。
他们纷纷去将参与上书的商铺扰乱,让他们连生意都没得做。
商户们求饶,却也始终没有得到原谅,只好灰灰溜走。
皇帝的调查结果出了后,他面色凝重。
“皇上以为此事应当要如何处置?”
皇帝身边的太监询问着,他是个人精,自然对皇上的所有做派一清二楚。
皇帝只要一天不说,他也一天不好去做些什么。
面对主子的这些事,还不是只有询问的余地。
“看在苏氏为百姓的份上,加之百姓大闹了商铺,那就说明一点,唯有民心之所向才是真理,既然百姓们依她,那我们并不能和她反着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倘若苏氏能很好地将这一碗水端平,那不是很好吗?”
皇上失笑一声,并没有怪罪苏淮月,反而夸赞道:“她年纪轻轻,又是一个女子,能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很不错。此事虽然并不是尽善尽美,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太监见皇帝夸赞,也在一旁连连笑着。
与此同时的王府内,赵玉沁和陈婉君得知这一消息,便匆匆忙忙见面,把自己的心中所想是一刻不停地也要进行抒发。
“这苏氏可真是闷声做大事,一日不见便能做出这么多事,可是让我好生震惊。只是我从来不知道,竟然她会有如此厉害的先见之明。”
陈婉君眼眸中,嫉妒的要冒起来了火星子。
赵玉沁点了点头,冷笑一声:“她不就是因为看救灾之事,才受到关注吗?还要假装好人,把所有的名头都安在了王爷的身上,可当真是聪明。”
她们表面上库赞,可实则心里的嫉妒却要熊熊燃烧,她们想要去说些什么,可是想到已经发生的事,便不免没来由的生气。
思索了一番,陈婉君眼前一亮,又想出一计。
“不如这样,我们散布谣言,就说苏淮月救灾,是为了收买人心,意图谋反,怎么样?到时候她必然没得救。”
赵玉沁闻言,也连连点头,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去做。
不过一日,这谣言就像长了脚似的,传遍了整个城里。
下到百姓,上到官僚,无人不晓。
第一百二十章 状告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