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4章 古代发生的飞碟事件(1)
  UFO的出现绝非偶然,并且历史悠久,这在中国尤显突出,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这里抄录几则,大家若有意,不妨与专题中出现的现代UFO事件做一比较,是否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熊休甫所居前有二池。万历戊午夏间,日正中,忽有物,沉香色,圆滚如球,从树梢乘风跃起,堕前池中,池水为沸。少顷复跃起,堕于近池。视前池沸声更噪,其堕处翻涛如雪,池水顿黄。久之奋跃,从门旁东角冲拳而去,不知所向
  --郑仲夔《耳新》卷七《志怪》
  去西部一十里,分香铺塘南有大香樟树,高可数寻,里民张氏居其下。崇祯十七年七月十六午刻,忽树颠现一大红龙纹旋转不息,一食顷望西北冉冉而云,远近成睹。里人胡少崇山峻岭为预言者,后树亦凋落。
  --王逋《蚓庵琐语》
  仇益泰云:已酉二月中旬,从兄读书其邑天宁秀碧峰房,粥后倚北窗了夜课。忽闻寺僧聚喧,急出南轩,见四壁照耀流动,众曰:天开眼。仰见东南隅一窍,首尾狭而阔,如万斛舟,亦如人目,内光明闪闪不定,似有物,而目眩不能辨。暗淡无色,须臾乃灭。
  --冯梦龙《块雪堂漫记》
  至正乙未正月廿三日,日入时,忽闻东南方军声且渐近。惊走觇视,它无所有,但见黑云一簇中,仿佛皆类人马,而前后火光若灯烛者,莫如其算。迤逦由西北方而没。小兔子爱读书。惟葑门至齐门居民屋脊龙腰悉揭去,屋内床榻屏风俱仆。醋坊桥董家杂物铺失白米十余石,酱一缸,不知置之何地。此等怪物,毫不可晓。
  --钮秀《南村辍耕录》卷七《志怪》
  乾符二年冬,有二星,一赤一白,大如斗,相随东南流,烛地如月,渐大,光芒猛怒。三年,昼有星如炬火,大如五升器,出东北,徐行,陨于西北。四年七月,有大流星如盂,白虚危,历天市,入羽林灭,占为外兵。
  --《新唐书》志二十二
  乾隆乙巳岁大旱。是年十一月初,中石湖中,每夜间人声喧嚣,如数万人临阵,响沸数里。左近居民惊起聚观,则寂无所有,第见红光数点,隐见湖心而已。自镇江、常州北至松江、嘉、湖之间,每夜均有照光照彻远近。枯人鼓噪,其光渐息,俄又起于前村矣。
  --钱泳《履园丛话》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以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酷似现代目击者对此种现象的描述或比喻。
  除了民间的传说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如《庄子》、《拾遗篇》、《梦溪笔谈》、《御撰通鉴纲目》、《二十四史》、《山海经》等。此外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类奇闻异象有极为丰富的实录,在湖北松滋县志中更记录了类似所谓“第三类接触”的事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描绘了他的亲身经历,诗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苏东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这一奇遇使苏东坡深感迷惑,于是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载了此情景,“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代科学家沈括是常用“地学说”来解释UFO现象的。他曾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载不明发光物事件,“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灿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常见此物。李团练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