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少年小心翼翼地捧着杳杳递给了他的两碗热粥,眼色里流出惊讶的神色。
两文钱能买到这么多粥吗?
杳杳递过粥后朝他眨眨眼,“记得吃完把碗还给我们哦~”
其他人家来买粥都带着自家的碗,唯独他,两手空空。
小少年有些尴尬,接过粥后说了声“谢谢”后红着脸离开。
晚上,杳杳和谢亦行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开木匣子数着今天的全部收获。
木匣子刚打开,谢亦行就看见匣子里放着的那块玉佩。
他拿起来看了半天,杳杳开口:“柿子哥哥,你有没有觉得这枚玉佩很眼熟啊?我好像在家里看到过,但是我想不起来了。”
谢亦行点点头。
“这个图案确实少见,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敦王府才会用。”
杳杳之所以说见到过,是因为他屋里摆着的几个花瓶就是敦王府送来的。
敦王是当今皇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因为断了条腿失去夺嫡资格,但也因为他断了腿,才侥幸在夺嫡中活了下来,还能得到当今皇帝的优待。
不过因为他断了腿,京中没有女子愿意嫁给一个残废,只有王位却没有实权的王爷,于是敦王至今未婚。
听说这个敦王后院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更别提通房了。
不过谢亦行是不会告诉杳杳这些事情的。
杳杳对敦王这个称呼也很陌生。
但她也没多问,只是觉得这个玉佩上的图案很好看。
谢亦行暂时将玉佩收了起来,把木匣子也合了起来。
叮嘱杳杳,如果明天那个用玉佩抵粥的人再过来,记得叫他。
但是一连三天,杳杳都没再见过那个少年。
只是在第三天早上,采薇在地上看见了被洗干净的粥碗。
因为侯府三天连续在城门楼下卖粥,附近村子里几乎人人都前来排队。
虽然两文钱对辛苦耕种的老百姓来说也不算少,但要是在这大雪天每天都能喝上一碗热粥已经算是良心价了。
甚至他们也不觉得日子难熬了,一排队,一喝粥,一天就过去了。
原先还会有村民在城门楼下闹,觉得皇城里的人置他们这些城外的百姓于不顾。
但现在他们不但没有这种想法,甚至还觉得承明侯一家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
这个节骨眼,谁都不知道雪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停。
京城里的那些贵人就算有存粮也不舍得拿出来售卖,承明侯家不仅大方搬到城外分给他们,价钱还很合理。
就连韦氏都觉得买粥这个想法比施粥好。
毕竟施粥的话,不少人会趁机钻空子多打几碗粥,这样就会有人喝不到粥。
至于那些真的穷苦,连两文钱都拿不出的人家,她也想到了新的办法。
黏在锅上的那些粥底她会重新加点水再煮一遍,撒点猪油后再放点她们用菜用的边角料煮一边,让下人静悄悄送到那些可怜的人家门口。
经过这几日的勘探,承明侯他们也知道这几个村子里的情况。
原先紧闭的大门也开始展开。
就因为一碗粥,人与人之间的恐慌竟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就连经常带兵打仗的承明侯都觉得奇怪。
不过看着百姓们都能活下来,他心里也是暖盈盈的。
终于,在他们存的大米快要见底时,雪停了。
此时的城楼上,士兵们各个饿得面黄肌瘦。
但楼下的百姓或许因为粥里的那一口猪油吃的脸色红润。
每次承明侯一家在楼下分粥时,城楼上的士兵们就跟饿死鬼一样恨不得把自己吊下去也分一口粥吃。
可是魏将军威胁他们,要是谁敢下去吃粥,就按照军规把他们处死!
但他们的口粮越来越少,他们实在撑不住了。
幸好雪终于停了。
看着晴朗的天气,士兵们欢呼雀跃着要去打开城门。
主要是真的馋了。
没想到魏将军还是不肯,“陛下那边还没送旨过来说让我打开城门,谁要是敢私自打开这扇门,全家问斩!”
士兵们沮丧地回到城门上,发现承明侯他们一家还在悠闲悠闲地煮粥。
这一次,变成了肉粥。
因为采薇发现小世子先前让人买回的那些肉便要变质了,就算做成肉丸子也存放不了多久,口感也不如第一次。
所以杳杳做出一个决定,今日吃肉!
或许也是看在雪停,承明侯觉得这些蔬菜瓜果就算搬回侯府也是放着,于是他也大手一挥,开吃!
结果前来买粥的那些百姓拿着两文钱,吃着不限量的自助餐。
有菜、有肉,还有瓜果。
一时间,所有人都乐疯了!
还好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排队领餐。
毕竟还有承明侯在一旁站岗。
大家看见他手里拿着的剑就发憷。
城门上的士兵这下更绷不住了。
他们站得高,看得也清楚。
城门下面肉的香味扑鼻,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咽口水。
偏偏开城门的圣旨迟迟不来。
与此同时,宫里。
皇帝得知雪停的消息,从病榻上惊起。
自从雪下第三天,他就病了。
他这一病蹊跷的很,太医院里里外外将他的身体都查一遍,也没检查出病因。
只有皇帝自己心里清楚,他这是心病。
自从坐上这个位置以后,他每天都活在煎熬之中。
虽然位高权重,万人之上,但他也清楚自己手上沾了兄弟们的血。
作为帝王是该无情,但午夜梦回时,他又觉得自己好像一点都不快乐。
他与皇后是年少夫妻,本该共同携手到白头,如今他竟觉得皇后也离他越来越远。
难不成到最后只剩他孤寡一人吗?
这场大雪,是老天对他的惩罚吗?
惩罚他不该坐上这个位置。
可是,他的百姓是无辜的啊!
皇后侍疾这几天,时常会有皇子过来,每次皇帝想要跟自己的儿子多说两句话,皇子们却对他小心翼翼不敢多言。
父子相对无言,最后只能寥寥寒暄后退下。
皇后也肉眼可见地发现皇帝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但她并没像从前那样追问。
因为皇帝说过,那样的皇后,不配为一国之母。
既然当了一国之母,她就该舍去那些不必要的情绪。
不该问的,就不问。
第一百四十章 雪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