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一百八十七章继续项目
  “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审讯员将一沓文件摔在桌子上。
  “这是你和钱总的通话记录,这是钱总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你收受贿赂的金额!”
  王副县长脸色骤变。
  另一间审讯室,一个涉案官员已经彻底崩溃,痛哭流涕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我…我是一时糊涂…我错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随着涉案人员的招认,案子顺利告破,两地项目也重新开展。
  张诚站在窗前,望着楼下警车呼啸而过,心中五味杂陈。
  沈青芳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陈副市长那边怎么说?”
  “同意重启项目,但强调要吸取教训,加强监管。”
  “意料之中。”沈青芳走到办公桌后坐下。
  “这次事件影响太大,江州那边肯定也会格外谨慎。”
  张诚转身,走到沈青芳对面坐下:“关键在于如何重建公众信任。”
  “我已经让宣传部准备了新闻稿,强调县里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对项目的重视。”
  “此外,还要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项目透明运作。”
  “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小组,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代表组成,全程监督项目的实施。”张诚提议。
  沈青芳沉吟片刻:“这个建议不错,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
  她拿起笔,在记事本上记下,“明天召开常委会,讨论项目的重启方案和监督机制。”
  江州市政府,陈副市长办公室。
  “黄旗县那边怎么说?”
  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沈县长表示会尽快拿出重启方案,并加强监管。”
  陈副市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这次事件对江州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省里已经开始问责了。”
  “我建议加强对黄旗县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不再出现问题。”秘书提议。
  陈副市长点点头:“我会亲自去一趟黄旗县,督促他们尽快落实整改措施。”
  他拿起电话,“帮我接黄旗县沈青芳县长。”
  电话接通,陈副市长语气严肃:“青芳同志,明天上午我来黄旗县一趟,我们当面讨论项目的重启事宜。”
  “好的,陈副市长,我恭候您的到来。”
  放下电话,沈青芳看向张诚:“陈副市长明天要来。”
  “看来省里的压力很大。”
  “压力越大,越要沉着应对。”
  次日。
  黄旗县政府大楼,会议室里。
  县委常委们正在讨论项目的重启方案。
  “我建议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一位常委提议。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完善监管机制,防止腐败再次发生。”另一位常委反驳。
  正在会议进入关键时期,黄旗县政府大楼前,广场上聚集了一群人,情绪激动。
  “政府就知道花冤枉钱!搞什么旅游项目!”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老汉声嘶力竭地喊着,唾沫星子飞溅。
  “我们都快穷死了,谁还有心思旅游!”
  “就是!我们村的路都烂了几十年了,也没见政府修!现在倒好,有钱去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一个中年妇女附和道,满脸的愤懑。
  人群中,有人举着歪歪扭扭的牌子,上面写着“扶贫先于旅游”、“关注民生”等字样。
  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
  张诚站在政府大楼的台阶上,眉头紧锁。
  这些人都是黄旗县最底层的百姓,他们的生活确实困难。
  旅游项目的启动,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政府的“不务正业”。
  沈青芳从楼里走了出来,站在张诚身边,面色凝重。
  “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
  “这些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受之前事件的影响,对政府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冰点。”张诚解释道。
  “必须尽快控制局面,否则事态会进一步恶化。”沈青芳当机立断。
  “你去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
  张诚点点头,走下台阶,走向人群。
  “乡亲们,请大家静一静!我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张诚,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好好商量。
  人群的喧闹声稍微减弱了一些,但仍然有人在不停地抱怨。
  “商量?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们就知道忽悠我们!”老汉指着张诚的鼻子骂道。
  “老人家,您先消消气,我们确实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张诚尽量安抚老汉的情绪。
  “您有什么诉求,可以跟我说说。”
  “诉求?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让政府把钱用到实处!给我们修路,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老汉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
  “老人家,您说的这些,我们都会考虑。旅游项目的开发,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项目建成后,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会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黄旗县的百姓。”
  “说的好听!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中年妇女尖酸刻薄地说道。
  “我知道大家现在对政府缺乏信任,但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说到做到。”
  “我建议,我们可以选出几位代表,跟县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详细讨论大家的诉求,以及项目的具体规划。”
  张诚趁热打铁。
  “我们一定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诉求。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一些时间。”
  广场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叫喊声也渐渐平息。
  老汉看了看周围的人,沉吟片刻,对张诚说道:“好,我们相信你一次。希望你说话算数!”
  抗议的人群逐渐散去。
  张诚站在原地,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沈青芳走到他身旁,递给他一瓶水。
  “辛苦了。”沈青芳轻声道。
  张诚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苦笑道:“总算暂时稳住了局面。”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沈青芳神色凝重。
  “问题的根源没有解决,他们随时可能再次聚集。”
  “我知道。”张诚叹了口气。
  “民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旅游项目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百姓的实际需求。”
  “项目继续推进,但必须调整策略。”
  “项目建设的工人,优先从本地招募。”
  “这倒是个好办法。”张诚眼睛一亮。
  “既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缓解他们的不满情绪。”
  “马上安排下去,让各施工单位优先录用黄旗县本地居民。”沈青芳果断地下达指令。
  “另外,要公开透明地进行招聘,确保公平公正。”
  张诚点头称是,立即着手安排。
  他拨通了项目负责人的电话:“老李,关于项目用工的问题,县里有了新的指示……”
  电话那头,项目负责人老李有些为难:“张主任,这恐怕有点难办。我们之前已经跟一些外地劳务公司签订了合同……”
  “我知道,但现在情况特殊。”
  “必须优先考虑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跟那些劳务公司重新协商,实在不行,该赔偿的赔偿。”
  “这……”老李犹豫了一下,“好吧,我尽量试试。”
  “不是尽量,是必须!”
  “这是县里的决定,也是民心所向。你必须全力配合!”
  挂断电话后,张诚又联系了县劳动就业部门。
  傍晚,张诚再次来到广场,一些村民仍然聚集在那里,议论纷纷。
  “听说政府要优先招我们本地人去工地上干活?”一个村民问道。
  “真的假的?要是真的就好了!”另一个村民满脸期待。
  张诚走到他们面前,高声说道:“乡亲们,关于项目用工的问题,县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会优先录用我们黄旗县的本地居民!
  具体的招聘信息,明天会在县政府网站和各村的公告栏上公布,请大家关注!”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太好了!终于有活干了!”
  “政府总算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了!”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