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10章丰富的情感生活
  爱因斯坦的名字总与“相对论”、“光量子论”、“诺贝尔奖”、“原子弹”在一起,他被尊称为“物理天才”和有影响力的“人道主义者”,1999年,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人物”,作为彪炳历史的科学家,他一直被世人所崇拜。
  通过展览,人们发现爱因斯坦不仅只是印象中那个长着杂乱白头发的大科学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温柔的丈夫、幽默的男人。他还喜欢拉提琴,痴迷帆船……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有过两段婚姻,一段是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的婚姻,另一段则是与表姐埃尔莎结成的婚姻。但实际上,在这两段婚姻之外,他还有10个情人。
  1895年,爱因斯坦在既没有上学、也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跟着父母在米兰过了一年。
  之后,这位16岁的少年从意大利来到苏黎世,准备要考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可是并不知道如何达到目的。
  他说:“我是一个固执而自用的年轻人。我的那点零散知识皆源于自学。性情是爱了解,不爱背诵;背也背不过来,记又记不大住。我报名参加工程的入学考试,这次考试显出我所受教育的诸般弱点,我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当然的……但主考官不但有耐心,而且有同情心。校长赫尔佐格还推荐我到阿劳的中学去上学,补足功课,明年再来。”
  “阿劳的学校精神是自由学习、不赖权威、空气纯朴、老师热情,使人难忘。这与在德国所受的6年教育完全不同。那里处处权威、事事指导;而这里是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相差何其远,这里超越得太多了。”
  在阿劳,爱因斯坦住在老师温特勒的家。
  温特勒一家人温暖而体贴。他们都喜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也爱他们。
  在这种自由活泼的新环境里,心灵初解放的16岁少年与温特勒18岁的女儿玛丽恋爱了。
  第二年,爱因斯坦考进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离开阿劳到苏黎世去。
  他说:“1896~1900年在理工大学的师范班,我很快就发现,如能成为成绩中等的学生,便心满意足。因为要做一个好学生,实在不易。要集中精神做功课,要心甘情愿于作业上,要记笔记……遗憾的是,这些正是我的性情所欠缺的。我喜欢广泛地自学。有一位祖籍匈牙利的同班女同学参加了这种广泛的自学,她的名字叫米列娃(Mileva)。”
  爱因斯坦欣赏米列娃,继而着迷,而晕眩,而坠入了情网。
  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爱因斯坦.玛丽克出生在匈牙利塞尔维亚的一个富农家庭,从小聪明好学,高中毕业后,父母将她送到瑞士的一所女子学校深造。
  19世纪末,女大学生堪称凤毛麟角。后来,她转学到苏黎世,因为在别的地方,女学生不能参加考试。
  刚到苏黎世时,她报名学医,但随即就改变了主意,改学物理学和数学。当时,她与爱因斯坦是同班同学。
  与爱因斯塔相爱后,两人形影不离,一道学习,一道讨论科学问题。
  1901年,爱因斯坦在写给她的信中说:“如果要把相对运动课题做成功,只有你能帮助我。我是多么地幸福和自豪!”
  1901年2月,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居住时间已够入籍所需的五年,成功地成为他所谓的“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的瑞士联邦的公民。
  获得瑞士国籍后,他很快被要求服兵役。
  所幸,因为扁平足、汗脚及腿部静脉曲张的缘故,他入伍体检没有通过,免去一场兵役之灾,只被编入预备役做后勤服务。
  但即使轻松很多的预备役,爱因斯坦也不愿参加,他宁可根据瑞士法律交军事税到42岁来代替预备役服务,因为军事训练实在是他深恶痛绝的苦差事,当年放弃德国国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在德国被迫服兵役。
  爱因斯坦在此期间对米列娃是万般宠爱。
  她小时疾病落下腿脚微跛、她为此而穿的整形靴子及其喜怒无常的性格都没能影响他对这个感情丰富而脆弱的女人的钟爱。
  几年苦苦追求终于让爱因斯坦在22岁时的爱情开花结果,米列娃在他再一次求婚时终于答应嫁给他。
  不知什么原因,母亲保利娜?爱因斯坦还是那么不喜欢米列娃。可能是因为米列娃身体残疾还是因为她不是犹太人?因为她是东欧人?因为她比爱因斯坦大四岁?还是因为在她眼里,米列娃一点都不漂亮?
  不论如何,反正保利娜总是觉得米列娃配不上她的爱因斯坦,总是想方设法阻止儿子娶她为妻。考虑到爱因斯坦尚未找到工作,她最大的担心是米列娃怀孕。
  在给儿子的信中她写道:“(如果米列娃怀孕的话)那将是多么糟糕的事!”米列娃刚开始还挺乐观能够赢得婆婆保利娜的好感,但后来当她得知婆婆竟写信给她父母苛责她的性格后,才知道保利娜是多么希望把她从爱因斯坦身边赶走,她们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缓和了。
  找工作的过程中,爱因斯坦为推荐信的合适用词字斟句酌绞尽脑汁。
  他试图获得苏黎世一份助教职位的努力归于失败,申请一些当地中学的教职也未成功,最后只能靠临时教课和家教来维持基本生活和与苏黎世的米列娃保持联系。
  每次米列娃离开苏黎世回匈牙利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爱因斯坦都会给她写热情洋溢的情书。
  同时他不断地给瑞士乃至整个欧洲的的物理学教授写自荐信,从没有放弃寻找全职工作的艰苦努力。但这些信都石沉大海,没人对爱因斯坦感兴趣,也没人提供任何工作机会给他。
  找工作的挫折使得他对没有按照惯例聘请他当助教的韦伯教授大加鞭挞。
  保利娜最担心的事终成现实,1901年春天,米列娃怀孕了,孩子可能是他们俩在意大利北部科摩湖畔的一次浪漫而秘密的约会中怀上的。
  得知这个消息时,爱因斯坦刚探视完在意大利米兰的父母返回瑞士,正准备到瑞士温都尔一个技工学校去当两个月的临时代课员。
  刚开始他对米列娃的身孕泰然自若,但不久即意识到正处于失业中的小两口无法承受生养一个小孩的费用。他开始犹豫是否应该在找到工作前就结婚。
  随着孩子预产期的逼近,他依然在等待着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任职通知。
  半年前,在好朋友格罗斯曼的帮助下,他被告知可以在伯尔尼的瑞士联邦专利局里谋得一份技术专家的职位,负责专利申请的审核工作。
  夏天,他结束了在温都尔技工学校临时代课的工作,回到母亲和妹妹身边短暂休整。
  米列娃则留在苏黎世全力以赴复习参加毕业补考,但是她再次折戟沉沙没拿到毕业证,心灰意冷的她再也无心继续按计划攻读课程。
  毫无疑问,米列娃很难接受这个与理想相去甚远的结果,带着极度失望、沮丧的心情,无奈的她只能先回匈牙利的家中等待着他们第一个孩子的降生。
  米列娃毅然回到父母身边,在那里生下了女儿,取名丽瑟尔。
  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不健全,估计是患有精神障碍。
  此后,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的情况,她也许是死了,也许是被别人收养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爱因斯坦从未见过自己的这个女儿。
  不顾家庭的反对,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于1903年正式结婚。
  当时,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职位是“**技术专家”。
  同年,爱因斯坦开始写博士论文时说:“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为我解开数学上的难题。”
  对米列娃来说,放弃个人事业完全是为了婚姻和爱情。
  她是如何从失去女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迄今无人知晓。
  婚后,她把心思完全放在了丈夫身上,尽一切努力帮助爱因斯坦。
  她包揽了全部家务活,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还办了一个大学生家庭旅店。
  1904年,他们的儿子出世,取名汉斯?阿尔贝特。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收获之年,他在这一年发表了5篇引起自然科学革命的论文。
  米列娃骄傲地告诉女朋友说:“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让我丈夫一举成名!”1909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获得教授职位。
  就在这一年,他与其他女人的桃色新闻四处传播,米列娃对此伤心欲绝。1910年,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出世,但这个小家伙和他的姐姐一样命运不济,一生患有精神病。
  1911年,当时已经是知名教授的爱因斯坦前往布拉格。凭借着女人的直觉,米列娃感到大祸临头。
  果然,爱因斯坦不久之后就开始跟他的表妹爱尔莎热恋。为此,1914年,米列娃阻止爱因斯坦前往柏林,到皇家普鲁士科学院工作。
  爱因斯坦对此大为恼火,他以书面形式通知妻子,如果要保持婚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你应当保证我的衣物和被褥整洁,保证我的一日三餐,保证我的工作间整洁,特别要提醒的是,我的办公桌别人不得使用。
  B、放弃我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除非出席社交活动,特别不要让我在家里跟你坐在一起,跟你一道外出或旅行。
  C、跟我交往要注意以下事项:别希望我对你好,不发火,如果需要,必须立即终止与我的谈话,只要我要求,必须无条件地离开卧室或工作间。
  D、你有义务在孩子面前不得以语言或动作蔑视我。
  几个月后,无助的米列娃带着两个儿子再次返回瑞士,而爱因斯坦则留在了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列娃和孩子们一直生活在苏黎世,爱因斯坦则和后来成为他第二个妻子的爱尔莎生活在柏林。
  1916年,爱因斯坦写信给米列娃要求离婚。
  这个一消息对于当时身体和经济均陷入困境的米列娃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是,她没有别的选择。
  1919年,米列娃同意离婚,但她提出要分一部分诺贝尔奖金。
  1921年,当爱因斯坦拿到奖金后,确实付给了她一些,但她到底得到了多少钱,迄今仍是一个谜。
  一切人世间的幸福皆离米列娃而去。为了给小儿子爱德伍德治病,她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
  后来,只能靠教钢琴维持生计。
  20世纪30年代,她的大儿子携妻子和孩子去了美国,米列娃一直留在瑞士,照顾自己生病的儿子,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
  1948年,这位坚强的女性在苏黎世的一家医院与世长逝。
  爱因斯坦在写给与自己分居妻子的一封家书中表露了这名天才对家庭生活的挫败感。
  在这份写给他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克(MilevaMari?)的手写信中,爱因斯坦指责她没有把信件拿给孩子们看,还谈到了妻子抱怨他不好好支付家生活费的问题。
  这封信用德语写成,注明日期是1914年12月12日,这时候两人还只是分居,还没有离婚。直到1919年2月14日爱因斯坦才与妻子离婚。
  这名以创立相对论而闻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于1903年1月6日和米列娃·玛丽克结为夫妻。
  他们育有3个孩子,分别是女儿莉瑟尔、两个儿子汉斯·艾伯特和爱德华德。
  在他们婚姻的早年,爱因斯坦虽然对玛丽克的实力和独立赞不绝口,但是两人之间还是有很深的矛盾。
  他在两页信中对妻子诉说着自己的不满,指责她没有把自己的信件给孩子看。他写道:“只要艾伯特没有给我回信,我肯定会考虑他没看到我的信。
  否则我会给他再写信。”在信的附言中,他写道:“孩子们似乎没有收到我对他们的问候,否则,他们会及时向我问候。
  我认为,每次重复写信没有意义”关于生活费的问题,他写道:“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只要我的收入没有降低的话,我会向你和孩子们支付每季至少5600马克的生活费。”
  与玛丽克离婚后,爱因斯坦娶了曾在生病时照顾过自己的表妹埃尔莎(ElsaLowenthal)。
  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彪炳史册,爱因斯坦的感情经历也是丰富多采的。世人已知他曾先后有过10位情人,并与其中两人步入过婚姻殿堂。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2006年公开了爱因斯坦部分私人信件,由此看到爱因斯坦丰富的感情生活。
  据爱因斯坦的朋友后来回忆说,从青年时代起,直至暮年,他终生都喜欢同女子交往,从中得到快乐,得到娱乐,免除掉了寂寞。
  早年,爱因斯坦经常在女大学生面前演奏小提琴,若是在坐者中有位漂亮的女子,他的琴声就显得特别热情,格外富于柔情。
  爱因斯坦常去拜访巴赫托德太太,因为那里住着好几个女大学生。爱因斯坦的隐蔽动机由此可见。
  自然界的优美结构使爱因斯坦一往情深,美好的女子同样使他心醉,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女人的美是大自然优美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一生结过两次婚,1904年长子出生,6年后次子出生。关于婚后的家庭生活,有位学生作了如下描述:
  “他(指爱因斯坦)坐在书房里,面前是一堆写满了数学公式的稿纸。他的左手抱着他的小儿子,右手却在那里奋笔疾书。
  他的长子在玩积木,不时向父亲提出些怪问题。‘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好了,’爱因斯坦总是这样回答着说。
  最后,他干脆把两个孩子交给我照管一会儿,脱身后他便伏在桌上不停地写。”
  埃特尔米哈诺夫斯基是上世纪初德国柏林的一位名媛,因为与爱因斯坦的继女马戈是朋友,因此得以结识这位科学家。
  她在30岁时向已45岁的爱因斯坦展开热烈追求,他们的故事发生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馆管理员芭芭拉沃尔夫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揭示这一情节。
  此次公开的爱因斯坦私人信件中,米哈诺夫斯基共出现三次。
  1931年在写给继女马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抱怨说,“M夫人(即米哈诺夫斯基)跟着我(到了英国),她对我的追求已失去控制”。
  爱因斯坦在1931年5月给继女玛戈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给你写这封信是因为你是家里最通情达理的人,你可怜的母亲已经快疯掉了。
  M夫人确实跟我来到了英格兰,她对我的追求已经失去控制。但是第一,我不能阻止她;第二,我下次看到她的时候会告诉她让她马上离开。
  在所有这些女士中,事实上,我只喜欢L夫人,她温和又得体。”
  在写给女儿的另一封信里,为了掩人耳目,他甚至要求玛戈替他向他的苏联情人玛加丽达传递纸条。
  他还曾在给一位友人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尊敬你的父亲,因为他一生只陪在一个女人身边。这是我难以做到的。”
  二战期间,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为了获得美国原子弹的秘密,曾成功混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资深学者的小圈子,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着迷。
  玛加丽塔精心保留下来的九封书信暴露了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的感情,这段神秘而浪漫的恋情,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和苏联的解体,逐渐浮出水面……
  1924年春,为举办俄罗斯艺术展,俄国著名的雕塑家谢尔盖·科涅科夫率团来到美国纽约市。
  随同雕塑家出访的还有其年轻貌美的妻子玛尔加丽达·科涅科娃。其实,这位风姿秀逸的少妇的真实身份是苏联政治保卫局的女间谍。
  按展出计划,科涅科夫夫妇预计在美停留两个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玛尔加丽达在此观察并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于是,经莫斯科总部批准,她与丈夫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居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20年。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躲避纳粹分子的迫害,没有选择新生的苏维埃,而是投奔了美国,并在此定居。
  对此,苏联政府的有关领导颇有微词。
  爱因斯坦是闻名于世的伟大物理学家。他很早就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而且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
  他的后一种科学发现与创新被美国应用到了军事研发上,如导弹、核武器等。这一事实引起了苏联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
  于是,他们指示玛尔加丽达等待时机,以特殊的方式接触爱因斯坦,从中获取极为重要的高科技资料。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1935年6月的一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谢尔盖·科涅科夫为爱因斯坦画像。听到这一消息,玛尔加丽达异常兴奋。
  虽然她很清楚,爱因斯坦已是56岁的人了,但是,她决心以自己媚人的容貌与得体的举止打动对方。
  她以助手的名义与丈夫一起来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果然,她楚楚动人的身姿与彬彬有礼的举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整日处在枯燥无味状态中的物理学家。使人不可思议的是,平日循规蹈矩的科学家,竟当着女人的面口若悬河地畅谈起来。
  后来,玛尔加丽达曾回忆:“他非常谦逊,对任何官方会议都反感,常自嘲有一头蓬松的乱发……当时他异常活跃,谈起了自己的相对论。
  我听得非常专注,但实在太难懂了。或许我的专注激发了他的兴致,他竟拿起纸笔,写下许多公式,试图向我解释。
  讲着讲着,我也开始在纸上乱画着,信笔涂鸦,竟然画出了他的头像。
  他灵机一动,给画像标上了名字:‘阿玛’,就是我们俩名字‘阿尔伯特’与‘玛尔加丽达’第一个字母的组合……”
  这一年,玛加丽塔39岁,而爱因斯坦已经56岁了。
  1940年5月,欧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玛加丽塔的祖国苏联也在战争初期成为受创最重的国家。玛加丽塔联合爱好和平的人士以及在美国的苏联同胞积极参加反战工作。
  由于她的积极努力以及个人影响,她被选为援苏协会秘书长,指挥手下数百名工作人员。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埃莉诺·罗斯福夫人也成了她的密友。
  爱因斯坦也是坚决反战、支持和平的阵营中的一员。想到自己的祖国同胞正在遭受德国法西斯的屠杀,生为犹太人的他怎么也不能平静。
  玛加丽塔的爱国和反战也令他颇为敬佩。
  由于爱因斯坦夫人埃尔沙已经于1936年因为肾病去世,孤寂而苦闷的爱因斯坦遇到美貌而志趣相同的玛加丽塔更使他备感心仪。
  爱因斯坦的心慢慢被玛加丽塔所占据。
  除了两位夫人,他还曾经有过不少的情人,可是面对有夫之妇玛加丽塔,这位迷人的俄罗斯女性,他犹豫了,好久才终于结结巴巴地向玛加丽塔提出了约会。
  玛加丽塔害羞地低下头,沉思了半天后回答道:“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玛加丽塔半推半就更激起科学家兼大情人爱因斯坦苦苦追求,他给玛加丽塔写了无数封情书。玛加丽塔当然也接受他的感情。
  作为克格勃的间谍,玛加丽塔的任务本来就是接近“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
  虽然爱因斯坦没有参与“曼哈顿”计划,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E=MC2”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通过爱因斯坦来获取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情报,正中玛加丽塔的下怀。
  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爱巢。爱因斯坦在那间被他在情书中称为“我们的洞房”的办公室里,与玛加丽塔频频约会,有时彻夜不归。
  爱因斯坦一生都没有掩饰过对战争的厌恶,一战爆发的第二个月,他参与发起了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其成员大批被捕并遭到迫害被迫转入地下的情况下,他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914年10月,德国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所谓《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在《宣言》上签名的有93人,许多享有世界声望的德国名人,包括伦琴、普朗克、斯脱等都在上面签了名,但爱因斯坦却坚决予以拒绝。
  在拒绝的同时,他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告欧洲人书》仅有的四位国际知名签名者之一。
  1931年在牛津大学短期任教时,他参加的争取和平活动甚至多于科学会议。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还是成功地来到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
  由于德国法西斯的疯狂种族主义迫害,一批科学家离开欧洲来到了美国。奥本海默、波尔等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材料。
  这个时候,德国的科学家海森堡已经在组织科学家加紧对原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开发了。一旦德国制造出了足以毁灭世界的原子弹,后果将不堪设想。
  基于这种考虑,1939年夏,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政府提出应抢先研制原子弹,几乎没有这类知识的官员却将此建议视为天方夜谭。
  沮丧的格拉德只好找到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总统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爱因斯坦在格拉德拟定的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位爱好和平的科学家并没有想到,自己为了阻止战争的行动,也将酿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此后不久,美国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递交的研制核武器申请得到了批准。
  1942年夏,面对纳粹德国氘及氚产量令人担心的增长,美国秘密拨款25亿美元,加紧开发核武器,这就是秘密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该计划在美国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领导下,有大批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参加,高峰时期参加者人数逾10万人。
  爱因斯坦并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发,但是研发原子弹的原理是由他提出的。他提出了公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如果C是个很大的数字,那么C2就是一个更为巨大的数字。
  很小质量的物体在高速撞击下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且这种反应还是连锁的,集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世界。
  为德国法西斯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海森堡,和为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并曾向爱因斯坦请教。
  苏联要研发原子弹,除了通过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获取情报外,从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大脑知晓开发原子弹的原理也是路径之一。
  玛加丽塔担负的重要使命,是通过与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窃取美国研制原子弹和发展高能物理的绝密情报。
  而将玛加丽塔吸收成为间谍的耶丽扎维塔·扎鲁宾娜,则通过一个名叫“棋手”的间谍接近了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妻子,进而接近了奥本海默,套取关于原子弹的情报。
  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成功地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莫斯科早在此前两周就掌握了爆炸参数及具体日期。
  面对敌对大国的威胁,苏联加紧研发原子弹。1945年8月18日,苏联国防委员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原子弹的研发。
  但是对“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旁敲侧击得到的美国原子弹情报,不足以指导苏联在短期内成功研发出原子弹,于是,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动用玛加丽塔这颗“棋子”。
  1945年8月,玛加丽塔与爱因斯坦最后一次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玛加丽塔却无心欣赏。
  上级派给她的任务,关系到她和她的丈夫,还有俄罗斯亲人的安全,如果稍有闪失,即便自己和丈夫可以在美国政府的庇护下度日,但是在苏联的亲人实在难说,克格勃对间谍控制之严厉她心里非常清楚。
  在呵护备至的情人面前,玛加丽塔失声痛哭,向爱因斯坦吐露了心中的秘密,请求爱因斯坦与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依洛夫见面。
  面对痛哭的情人,爱因斯坦惊讶万分。但是爱因斯坦十分清楚玛加丽塔的处境,知道她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面临很多麻烦。为了换取情人的笑容,爱因斯坦决定冒险一试。
  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因为爱因斯坦同情共产党而秘密监视他,在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档案里,有着厚厚一叠关于爱因斯坦的记录。
  爱因斯坦不知道美国政府对他的怀疑和监视,但是他深知与苏联的接触必将给他带来莫大的麻烦。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之后,爱因斯坦和“曼哈顿”计划的大多数科学家一样,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自己曾经力推的为了人类和平着想的伟大计划,最终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伤害。通过玛加丽塔向苏联透露原子弹的制造秘密,除了使情人脱离困境,爱因斯坦也有关于人类和平的考虑。
  他不愿让美国独家垄断杀伤性极大的原子弹,成为足以威胁世界的核大国,当初为了阻止德国开发原子弹而促成了美国的研发成功。
  现在,为了遏制美国原子弹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这个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了。
  只有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可怕的核战争。
  爱因斯坦与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秘密见了面,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的会面被安排在了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
  在米哈依洛夫的建议下,爱因斯坦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份电报,在电文中爱因斯坦主要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
  至于爱因斯坦是否为苏联情报机构提供过其他有价值的情报,却不得而知。这次会面的成功,玛加丽塔显然是最大的功臣。
  爱因斯坦在1945年10月写给玛加丽塔的信中写道:“我在纽约收到了这封急电。我时常想念你。
  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快乐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玛加丽塔到底是否从爱因斯坦那里搞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历史烟尘淡去了记忆,守口如瓶的当事人也已经去世,留下众多历史谜团。
  1995年,原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苏多普拉托夫在《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中称,玛加丽塔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大量导弹、核武器的尖端技术资料。
  不过美国专家并不愿意承认,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从事的大多是理论研究,与美国原子弹的发明并没有直接联系,他本人也没有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研发。
  苏联间谍之所以对他感兴趣,很可能是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很显然,如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肯为苏联说话,支持苏联开发原子弹,那么苏联的原子弹开发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玛加丽塔的身份已经透给爱因斯坦,难免受到美国政府的追查。为了安全起见,苏联方面命令科涅库夫夫妇回国,以免招惹不必要的外交麻烦。
  情人就这样永久离去,爱因斯坦难受万分,他也曾经试图苦苦哀求玛加丽塔留下来,但是玛加丽塔继续留在美国的危险性,他比谁都清楚。两人最终泪眼相别。
  1945年12月,科涅库夫夫妇安全返回苏联后,获得了一笔奖金和一幢乡间别墅,随即退役并且隐居。
  她奉克格勃指示,寄给爱因斯坦一个虚假的收信地址,用异地通信的方式安慰爱因斯坦受伤的心,帮他平稳渡过感情危机。
  不久以后,苏美陷入冷战阶段,玛加丽塔被迫彻底切断了与爱因斯坦的通信联系。
  科涅库夫早知道了妻子和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玛加丽塔则足不出户,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
  十年后,1955年,爱因斯坦因为动脉瘤破裂而去世。1980年,在丈夫去世六年后,玛加丽塔也永远合上了双眼。
  在漫长的分离的日子里,他们都只能生活在互相的思念之中。
  爱因斯坦在那张写有亲笔题词的自画像中这样写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在永远的记忆中吧。”
  有人说,这首小诗是爱因斯坦思念玛加丽塔有感而发所作的。
  然而,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再见到这位令他魂牵梦萦的俄罗斯女性。那张凝结着痛苦的思念与甜蜜的回忆的自画像,至今仍然保存在爱因斯坦纪念馆。
  玛加丽塔回到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她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
  但是从玛加丽塔至死保留的爱因斯坦最动人的九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爱因斯坦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她默默地回忆起与爱因斯坦分别时的情景:听到她将秘密辞别的消息后,老人极度伤感,但是他没有说出一句规劝的话,而是强忍内心的激动,默默地摘下自己手腕上刻有“爱因斯坦”名字的金表,又满怀深情地套在玛尔加丽达的手腕上……
  可惜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机会给苏联提供这危险的武器了。
  由于联邦调查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调查文件怀疑到他的反战立场和左派倾向,爱因斯坦的名字虽然在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名单里,可他最终还是被阻挡在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之外。
  1949年10月,爱因斯坦正式加入美国国籍。
  他的影响力使他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随之爆发的冷战,让他站出来反对,他还为以色列的建立四处奔波,在联合国讲坛上为成立世界政府而大声疾呼。
  1950年2月12日,在某电视谈话节目中,爱因斯坦深刻剖析了当时两个强大国家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危险性。
  电视节目播出不久,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就下达命令对他进行全面调查。
  立即有人告密,而联邦调查局通过告密者找到了一些使他们欢喜的罪证,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办公室里有一条俄国间谍20世纪30年代埋下的电缆,在那间办公室里的人只要被爱因斯坦允许,就可以通过这条电缆和苏联的莫斯科方面取得联系。
  正式取证开始了。
  可是让联邦调查局失望的是,当年爱因斯坦在柏林并没有一间办公室,他只在家工作,他的秘书杜卡斯也是一样。
  探员们返回头去向告密者深入了解内情,这个人却突然人间蒸发了。
  不久后,爱因斯坦才知道自己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联邦调查局的秘密调查和监视,他非常恐惧与失望。
  在某次对外界的谈话中,他这样抱怨道:“我之所以选择了美国,是因为我听说这个国度有充分的自由。我把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度,实际上是犯了一个错误,而穷我一生,也无法弥补这个错误了。”
  1955年,还在受到联邦调查局“关注”的爱因斯坦由于腹部主动脉瘤严重,而被送进了医院,联邦调查局对医院进行了监视。
  这年的4月18日,拒绝任何治疗的爱因斯坦悄然去世,享年76岁。联邦调查局这才松了一口气。
  30年,一代特工们的调查结果让联邦调查局为爱因斯坦建立了数千页之多的档案,在这么多档案中,没有一份材料可以让他们确信爱因斯坦有危害美国利益的证据。
  于是,《爱因斯坦文件》也随着时间的远去而永远地远去了。
  爱因斯坦晚年的伴侣是约翰娜1901年生于捷克,毕业于布拉格大学。
  很年轻就嫁给布拉格的望族凡塔家的奥托·凡塔教授。
  爱因斯坦在1911年成为查尔斯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在布拉格认识了奥托。
  1913年爱因斯坦接受了柏林大学的教席,回到德国。
  1929~1930年,奥托与约翰娜也在柏林,约翰娜就这样认识了爱因斯坦。
  之后的约翰娜每天去爱因斯坦的住处帮他整理凌乱的书籍,最后的成果是一册爱因斯坦藏书的图书目录,也是约翰娜送给爱因斯坦的50岁生日礼物。
  朋友们又合送了一艘帆船给爱因斯坦,从此约翰娜也成了帆船的客人,与爱因斯坦一起游湖。
  1938年德国入侵捷克,约翰娜随夫到了伦敦。
  1939年她独自来到美国,即赴普林斯顿探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告诉她在美国一定要工作,她就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念图书馆学,而这时奥托已在伦敦去世。
  1944年她进入普大图书馆目录部,1954年成为刚成立的地图部的第一位主任。
  在普林斯顿这10多年中,约翰娜经常去探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自从拉小提琴变得吃力以后,便改弹钢琴,让自己沉醉于所钟爱的莫扎特与巴哈的音乐中。
  他也喜欢朗读,尤其是弗洛伊德、叔本华与罗素的著作,读给妹妹马雅和女伴约翰娜听,在朗读中还不时加入他自己的评语。
  无法探望的时候,两人就打电话。
  爱因斯坦差不多每天夜里打电话给约翰娜,细诉自己一天的经历与感想,叙叙“二战”前各人在欧洲的日子。
  夏天就架着爱因斯坦在美购置的小帆船游湖。
  爱因斯坦临终前将“相对论”的原稿送给了约翰娜。
  这不仅是示爱,而且是顾及她将来可能产生的经济问题。他为她所写的几首诗,其手稿也当作如是观。
  约翰娜以德文记下了1953~1954这一年半来爱因斯坦的言谈,但绪论与批注却是用英文写的。
  此手稿有62页,名之曰:《与爱因斯坦聊天》(GesprachemitEinstein)。这些手稿难寻买主,因为是一些私人档案,约翰娜希望找一个靠得住的人。
  结果是爱因斯坦75岁生日宴的座上客葛里芬买下了。
  他即刻将之封存,暂放于普大图书馆内。1992年他将这些文件送给了图书馆,一直等到约翰娜交代的斯限1996年才开封。
  1953年有一本关于布拉格的书出版,书中有许多美丽的照片。
  爱因斯坦买了送给约翰娜做生日礼物,还题上:“为彼此的乡愁”(ForMutualNostalgia)。
  爱因斯坦的最后著作可以说就是他逝世前一个月所写的自述片段。
  在此自述里,他最后引了莱辛的一句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这里所说的真理,爱因斯坦解读为科学的真理。
  但当我综述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时,总觉得他对爱情的看法与作为,只要把“真理”二字改为“爱情”就可以了。
  也就是:“对爱情的追求比对爱情的占有更为可贵!”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