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服艰难
  事情远远比沈方想的,要更加的顺利。
  在周喆正式宣布这个项目之后,便认命沈方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
  这次皇城的改造,老百姓们在第一次听说这里要建造一个巨大的商业区,并且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工程,自然也有一些人会说一些风凉话。
  觉得如此大的工程劳民伤财,都是为了这些当官人的政绩脸面而已。
  沈方倒是不在乎这些,既然他已经决定的事情,自然是要做到底。
  况且,此事由他负责,他便要将此事一心一意做好。
  周继伟听说这个事情之后,立刻跑来找到沈方,兴致勃勃的问道:
  “我是否可以跟你一起?”
  沈方点头道:
  “当然是可以。”
  周继伟对于皇城的改造,一直耿耿于怀,这件事已经拖了好些年,一直无法动工。
  倒是没想到,沈方这次说是要建什么不夜城,竟然如此顺利,他便有了取经的想法。
  于是便向沈方问道:
  “你这个工程,是如何获得父王和各位顽固大臣的同意的。”
  沈方神秘一笑,继而说道:
  “皇城改造,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他并不能达到给国库营收的目的。”
  “但我建造这不夜城,确实不一样,它巨大的商业区不仅是供百姓休闲游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消费。”
  “那这些消费之后,我们便可以收取一定的税收,从而增加国库的收入,以此来建造其他的项目,岂不是一举双得?”
  周继伟听完,对着沈方大加赞赏道:
  “你果然是一个天才,连这都能想得到,我真是好奇,你这脑袋瓜是怎么想到这些事情的?”
  沈方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些实在太常见了,只是在大周这个时代,大家不知道而已。
  对于如此巨大的工程,沈方首先需要向这些原本的商户讲明,在这里他,首次就遇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原本的这些商户并不愿意搬走。
  其中,就有一个卖粮食的李老头带着一群人,堵着沈方面前,要一个说法。
  沈方这日正在巡查工程的进度,忽然听到手下来报说道:
  “老百姓闹事了。”
  沈方出门一看,就见一群人气冲冲的,手里拿着各种棍棒向着自己走来。
  沈方早有预料,随即摆摆手,淡定的说道:
  “无妨,此事我来解决。”
  很快,这群人走到了沈方面前,为首之人说道:
  “我们在这里做生意做了这么久,凭什么你们官府一来,我们就必须要求我们撤离?”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跟着嚷嚷起来,大家义愤填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自然没有人愿意。
  沈方等到大家都嚷嚷的差不多了,站起身来,漫不经心的说道:
  “并非不要你们在此处营生,只是现阶段,对你们所有的铺面进行改造升级之后,进行统一的装修,这样形成一定的规模,你们在此营生,岂不是有更大的便利?”
  为首的李老头听了这话,冷哼一声道:
  “你们官府都是这些说辞,你这样说,无非是想办法先将我们都赶走,至于真正建成之后我们还能否回来,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众人原本被沈方的话说动心了,可一听李老头这么一说,当即就表示怀疑起来,大家义愤填膺,觉得是官府欺人太甚。
  沈方摇了摇头道:
  “你不信也罢,但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乖乖的等待,我们整体装修结束之后,你们再重新入住这里,该卖什么的还是卖什么。”
  “像你李老头,你继续卖你的米,王寡妇你继续卖你的布匹,左大夫,你继续卖你的药。”
  “若你们不信,那就第二个选择,此次对你们所有铺面的装修皆由官府出钱,未曾让你们拿出一分一毫,你们若是不愿意等待,那么便将这官府替你们装修的钱,交还于我们,我便不再管理你的铺子。”
  众人原本过来,想要从中获得一些甜头的,可万万没想到,这一来不仅得不到什么解决的结果,还让自己背上一身债。
  不仅房子没了,甚至还得倒赔官府一笔钱。
  这样一来,大家全都沉默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一眼,嘴里嘀嘀咕咕的。
  却没有人敢再像之前一样,义愤填膺的站出来说什么。
  沈方见眼下的情形,已经达到自己的目标,继而说道:
  “官府办事,你们信也罢,不信也罢,皆是如此,再等两个月便可看到结果,所以不必在此胡闹,自己先行退下去吧。”
  这李老头一时也无话可说,便带着这些人回去了。
  这时,周继伟看向沈方。
  赞叹道:
  “你可真行,这么轻易就解决了这个巨大的麻烦。”
  “要知道,当初我想要改造皇城的时候,不仅朝中大臣不予支持,连这些老百姓也不肯支持,真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明明是一件好事,可大家就是要为难我。“
  沈方淡淡的说道:
  “好事确实是好事,只是朝廷的信誉度太低,导致这些老百姓不肯相信我们罢了。”
  一席话,说的周继伟脸红不已。
  朝廷信誉度不高,正是这些当官的人造成的,可这事要解决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但在周继伟的心底,却种下了一颗种子。
  在解决了李老头这件事之后,建造不夜城的工程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这期间,沈方听到过很多不同的意见,有赞扬的。
  说是这件事,利国利民,可流传千秋万代。
  当然,也有说风凉话的,说是这么大工程,劳民伤财,国库空虚,恐怕这大周真的是快不行了。
  自然还有一些痛骂官府的人便说,这一定是当地官府,想要借此来邀功罢了。
  总之,众说纷纭,沈方倒也不在意,毕竟做这种大事,一定要扛得住所有的流言蜚语。
  可万万没想到,这民间的流言蜚语倒也罢了,只是这朝中的流言,可就让他头疼不已了。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