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寒推开久违的家门,走了进去。易水寒家的这两扇铁门,发出了一些声响。易水寒的母亲自从儿子入狱后,天天与泪洗面,眼睛已经越来越模糊,前年的时候,被诊断出了白内障。此刻听到家门的动静,老太太还是走了出来。
“妈!”易水寒喊了一声,将老太太用力抱住。老太太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听到这声呼唤,又使劲的擦了擦眼睛,看清楚了眼前站着的正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不由得哭了出来。
“儿子啊,怎么现在回来了?”老太太满怀希望的问道。自然是希望儿子告诉自己,是因为表现好,被减刑,提早放了出来。
却不想易水寒并没有回答,而是搀着老太太,走进了屋里。两人分别坐下,老太太紧紧的挨着儿子坐了下来,生怕儿子一转眼又不见了。易水寒在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自己这次去混乱星球,没必要瞒着母亲。因为这一走,还能不能和母亲相见,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易水寒很平静的告诉了母亲事情的原委。听说儿子会被送到一个地狱般的星球上,老太太并没有像一半的母亲一样泪流满面。而是转身掏摸起来。从一个老式的木头箱子里面取出一本泛黄的书籍,递到了易水寒的手上。
易水寒接过一看,书籍的封面上写着一行大字――唐门暗器。唐门?难道是那个在无数的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中出现的那个暗器世家?就在易水寒充满疑问的时候,老太太开口说道:“是呀,就是那个唐门。也是你父亲所在的宗门。”
“当年你父亲,从一个什么背景也没有的农家小子能够不断地得到提拔升迁,并且最终混到了堂堂的少校军衔,就是因为你父亲是一个武林高手,眼力因为修炼暗器更是格外的好,新兵第一年就拿到了射击冠军,并且蝉联了三届。”
“你父亲临死之前将这本书交给了我,并且嘱咐我最好不让你修炼,希望你能做一个普通人,拥有着普普通通的幸福,再也不要卷入武林中。所以这本书,一直被我收了起来,谁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既然你会被送到哪里,多学一点保命的本事,就有可能活下来,所以这几天,你潜心修炼吧,最好在离家的时候,能够入门。”
易水寒没想到,自己一直很向往的武林高手,居然就一直在自己身边。虽然易水寒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癌症撒手人寰。但是没见过父亲亲手施展武功易水寒还是很遗憾。此刻易水寒拿着这本书,被母亲连声催促,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就是易水寒在家时自己的房间。房间里的东西都保持着原样,只是被打扫得一尘不然。翻开这本书,所谓的暗器入门,就是要求不断的盯着一个物体看,并且最终能够将这个物体在眼中放大十倍。
易水寒掰下一根铅笔芯,用绳子吊在房屋正中,用心的看了起来。易水寒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有这个机会,可以成为一个武林高手的机会。很小的时候,因为电视剧和图书的影响,易水寒就一直有一个大侠梦。
此刻这个机会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易水寒自然是全心投入。只是易水寒好像是没有什么天赋,看了两天,铅笔芯一点变化也没有。易水寒难免有些沮丧。却因为一件事情,让易水寒重新信心大增。
这件事情,就要从易水寒的继父说起了。老头没退休以前,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地质工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头其实是一个地质队的食堂师傅。跟着这支地质队不断的四处迁徙给他们做饭。
易水寒的这次回归,老头虽然没说什么,也是很高兴。这几天就变着花样的给易水寒做着各种好吃的。今天中午,老头就做了七八个菜,还有一份刚出锅的鱼汤。等待鱼汤出锅的间隙,就把易水寒叫了出来,等待开饭。
今天的鱼汤很鲜,也是易水寒比较喜欢的一道菜。老头端过来的时候,因为太烫,一个没拿稳,乘着鱼汤的盘子突然脱了手,掉了下来。易水寒眼疾手快,一把将这个盘子接住了。放下鱼汤,易水寒有些不噶娘心的看着自己的双手。
要在平时,易水寒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反应。难道是因为修炼了暗器?难道是因为修炼暗器终于有了点效果。易水寒暗自揣摩道。他的母亲也是和他的想法相同。这个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端起了一盘菜,扔向了易水寒。
盘子飞过来的轨迹被易水寒看的清清楚楚,易水寒一伸手,就又接住了这个盘子。放在了桌子上。这下子易水寒和她的母亲再无怀疑,易水寒的母亲因为欢喜轻声抽泣着。易水寒却搂住了母亲的肩膀:“我修炼有成,你应该高兴才对,别哭了,快吃饭吧。”
就这样,易水寒终于入了门。虽然距离高手,还有一段不知道多长的距离,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己终于有了一块成就高手的敲门砖。随后的几天易水寒更加努力,天黑以后拉着灯继续练,一直到了四天后,也就是易水寒要离开的日子。
易水寒的母亲送了出来。易水寒说道:“回去吧,外面风大。”
易水寒的母亲却并不回去,只是停住了脚步。就这样目送自己的儿子离开。易水寒往前走了数步,突然又跑了回来,紧紧的抱住了母亲。易水寒的眼泪也终于流了下来。母亲的哭声也响了起来,敲打在易水寒的心上.“母亲,请别为我哭泣。“易水寒在心中柔声说道。
一天之后,易水寒回到了冀北监狱。其他的狱友,也陆陆续续的归队了。这次将要被派遣的,几乎是冀北监狱的一半人,整个监狱,看起来也空旷了许多。易水寒被分配到了三组,同组的人一共十个。都是一些罪责不太重的罪犯。
第二章.家学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