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三十七章 《小影》的销售
  牛正强把他收集的诗集评论报刊杂志拿出来,继续对她说:“你看看,这些全是评论《小影》的。”
  尚六合听毕,随意浏览一下。没料,她越看越认真,越看越激动。当然,也让她越看越不懂。尤其是看到《新时代诗歌报》刊登的一则消息,报道说已经有20多家国家级图书馆将《小影》列为永久性珍藏图书,并且称赞这本诗集是当代夸父之女儿灵魂深处的悸动,作者深情地抒发了对自己家乡的爱,对煤矿生活的爱,是开放以来第一部出自于煤矿土生土长美女诗人笔下的优秀作品!
  每一次看到报纸上有评功论家称也为“美女诗人”,她感到挺欣慰的。可是,她看完评论后,却加深了困惑,她郁郁不欢地说:“我就是看不懂,既然评价如此之高,如此叫好,可是《小影》为什么却叫好不叫座呢?”
  牛正强劝慰她道:“六合,我早就说过,诗集出版了,就是成功。至少证明你是高峰市第一个出版实体书的作者。再说了,那么多的报刊、评论家都看好你的《小影》,这就是一个明证!所以我们都为你的成功感到欣慰。”
  这时,牛太太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正在儿尚六合闲聊,起初以为两人在商量元宵节举办婚礼大事。没想,聊的还是诗集。
  只见尚六合接着说:“诗集是出版了,可是至今我还是高兴不起来。只有出版的书全部销售完,才能证明我才是真正的成功。不然,这些诗集卖不出去,就等于是废纸。因此,我明天就要亲自到省城各家书店进行市场调研一下,不然,光是评论家和报刊叫好有什么用呢!”
  牛太太走过来,插在两人中间说:“六合,你明天就要到省城去,不在家过年了吗?”
  “家里有我表妹和她一起过年就行了。”
  “阿强刚从党校学习回来,今年元旦前夕,你们俩已经登记了,可以说是一家人,你明到就到我们家过年吧!”
  “牛太太,我现在没心情过年了。说真的,我的诗集卖不出去,心里就是不踏实。所以,趁矿里放假一个星期,我要抓紧时间出去调研。今晚来这儿,就是来告诉你们的,请你们别怪我失礼哦!”
  牛太太想起几天前自己男人提到的高峰矿务局举办矿庆的事,问她:“六合,不是说你们矿务局要举办矿庆80周年吗,听说你不同意邵望出面叫他老爸从中帮你的忙,你干嘛那么清高啊?”
  尚六合说:“用公款购书送人,这是丑陋的投机行为,我不想让通过官场运作玷污高雅的诗歌作品!”
  牛太太一听,有点愤愤然。她说:“六合,你别充清高了。你出版诗集,无非就是想挣点稿费嘛!眼下既然有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嘛不利用一下关系呢。要知道,我们阿强可帮你出了10000元钱出版啊!”
  尚六合自然明白她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她很有骨气地说:“牛太太,你放心。以后我想法子归还那笔钱的。”她说完这话,内心一下子就凉透了。
  在牛太太看来,钱比人情、亲情更重要。即使她现在已经和她儿子领取了结婚证,从法律上而言,她已经是牛家的媳妇。可是,在谈到当初借钱出版这部诗集的时候,牛太太还是耿耿于怀,首先担心的就是她们牛家这10000元钱,还能不能早一点归还回来。
  牛正强一听,担心性格倔犟的六合钻进牛角尖,急忙打圆场:“六合,我妈不是那个意思……”
  牛太太方才说出那话,就意识到过份了,虽然儿子及时帮她打圆场,可是她还是感到很尴尬。
  尚六合瞟了一眼牛太太,再没有吱声。
  稍时,她告别走了。
  牛正强送她下楼,他把所有收集的诗评和文章交给她,说:“六合,这些诗评对你到省城作宣传很参考价值,它们可以对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尚六合高兴地收下,说:“正强,谢谢你帮了我的大忙。你等到我从省城带回来的好消息!”
  小伙子仍然劝慰她说:“六合,别生气。你既然去省城搞调研之心已定,我也不想再阻拦你了。当然,你去调研一下也有好处,掌握一下当前诗歌作品销售市场的行情,这样,也有利于你摆平自己今后对诗歌业余爱好创作的心态。”
  尚六合回到家中,简伊春正在等她回来。她从舅妈口中得知表姐明天就要动身去省城,过来劝她:“表姐,你明天真的要去省城吗?”
  “嗯。”尚六合应一声。
  “事情再急,也不急于在于这一、两天啊。先在家里好好陪老妈过年过春节,初四再出门吧!”
  尚六合说:“表妹,春节期间正是游客最多的时候,我想到省城亲自到书店向游客宣传我的诗集。往年每年都在家里过年,今年我就换换口味,到外地过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春节!”
  吕玉雪对女儿的固执,感到很无奈。她只好对简伊春说:“伊春,你表姐她爱去就去吧,今年有你在我身边过年我也乐意了。”
  “妈,你放心,我会抓紧时间回来陪你的。”
  尚六合说着,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女士包中取出方才牛正强送给她的诗评资料,对简伊春说:“表妹,正强不知从哪儿帮助我收集了不少《小影》的评论文章后,对我这次外出搞调研很有参考价值!”
  简伊春接过来,当她看完诗坛上公认的资深评论家尚壮春攥写的那篇评论后,感慨地说:“表姐,这篇文章对你的诗歌、诗情、诗意、诗韵等等诸方面,一一进行了十分精辟的评析,可谓金玉良言,掷地有声!”
  尚六合心情缓缓平静下来,说:“表妹,我真没想到,我的诗歌在诗坛上产生很大的轰动,遗憾的是在读者中却一如平静湖水,波澜未惊。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呢?”
  简丽萍想了想,扬起手中的报纸,说:“这份《南诗诗报》在我们高峰市可能还没有谁看到呢,你说,这篇评论文章写得再好再精彩,普通读者也不能看到,他们又怎么能懂得《小影》的价值呢!”
  “嗯,你说的没错。所以,我就是要亲自到现场进行现身说法!”
  “表姐,我想,你不妨把这些精彩的评论录下来,你到城省各家书店后,打开录音机播出来,这样让你的宣传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呢!”
  “表妹,你说的没错。”于是,她马上走进自己的房间,拧开录音机,开始大声念评论文章。
  第二天中午1点多钟,尚六合和邵望坐车来到省城,这天正值大年除夕。他们来到新华书店,一名姑娘准备关门。她看到两名邵客进来,便说:“二位先生小姐,对不起,今天过年,书店经理通知提前关门回家吃年夜饭。”
  尚六合说:“这位姑娘,可不可以稍等一下。”
  “你如果要买书的话,等初四再来吧,本店春节期间放假三天。”
  “哦,我是诗歌《小影》作者,想了解一下《小影》几个月以来在贵店的销售情况。”
  书店姑娘士听到对方的自我介绍,上下打量尚六合的脸,惊讶地说:“你是《小影》作者?”
  “是的,我就是这本诗集的作者。”
  尚六合从随身带来的诗集拿出一本,她翻开内页,让对方看一下内页的作者照片。
  书店姑娘对照相片看一下,兴奋地说:“哎呀,果然真的是你呀!”她兴奋地叫一声,她伸出手来,紧握着尚六合的手,“美女诗人,我在书店卖了三年书,第一次亲眼看到书籍作者到我们书店来。”
  书店姑娘显得很热心的样子,把她叫进书店办公室,给她和邵望倒茶。
  尚六合喝了一口茶,说:“请问姑娘如何称呼?”
  “噢,你就叫我小尚吧。”尚姑娘好奇地问,“今天是除夕夜,你们二位不在家过年,有什么事情吗?”
  邵望插说一句:“小尚姑娘,你姓尚,她也姓尚,没准五百年前你们可是一家子呢!”
  小尚嘴巴很甜,于是叫一声:“六合姐,你们连过年都不留在妈妈身边,到底有什么急事啊。人家过年拼命往家里赶,而你们……”
  邵望替尚六合回答:“是这样的。六合姐的诗集出版后,由各地新华书店代销一部份。平时要上班没时间,眼下趁单位放几天假,想来省城各家书店调研,了解一下《小影》的销售情况和读者的反映。不知你能否给我们说一下。”
  小尚姑娘告诉他们说:“这几年以来,我们书店所经营的书籍,一般以中小学生参考资料为主,即使进货销售读物,也是动漫画居多,社科类和文学类的书籍较少,尤其是诗歌类的书籍,一般进货量都比较少。”
  “那么说,《小影》进了多少,你还记得吗?”尚六合关切地问。
  “你等等,我查看一下去年10月份以来的进货单记录。”尚姑娘打开抽屉,搬出一本进货单据。她翻开查看。翻完一本,再翻第二本,终于在翻开的第三本查看到了,她告诉他们说,这本诗集一共进了100本。
  邵望感到惊讶,说:“你们这家书店是省城最大一家书店吗?”
  “是的,我们店是全市的老字号书店,一般来说,各类书籍比较齐全,品种比较多。平时读者都比较喜欢到我们书店购买书籍。”
请选择充值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