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宣旨的太监见云祺一直不接旨,有些尴尬,但是碍于身份只得打个圆场:
“瞧,咱们王爷高兴地都忘了谢恩呢。”说着还笑了笑。
旁边的章溟机灵地把云祺扶了起来,云祺双手接过圣旨,冲章溟使了一个眼色,章溟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金元递给了那宣旨太监。
那宣旨太监双手像捧着命根子一样仔细的捧着那枚金锭,随后狗腿的说了好多吉祥话,云祺听得有些烦,随后一摆手就让那太监走了。
云祺坐在椅子上,表面看起来十分平静,没有任何表情,但是实际心急如焚,如今才五月份,虽然已到月末但是云祺恨不得立马能娶到“戚若”。云祺刚想站起来去趟戚府,就被章溟拦了下来。
“爷,祖宗规矩,赐婚到婚礼当天,不得见面啊。”章溟很是明白云祺的心思,但是为了不破祖宗定下的规矩,还是拦了下来。
云祺想了想,是这个道理,于是又坐回了原位,后来实在没办法,大喊一句:
“给本王准备一桶水,本王要沐浴。”说完站起来到后园去散步等待。
章溟站在原地,他其实是有些疑惑的,前几日见到戚若姑娘,那感觉不太一样,难道爷没有看出来吗...
傍晚客栈---何蕴出去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戚若只能自己坐在房间里无聊的看着有些黑蓝的天空。
这几天她心里总是莫名其妙的心慌,好久才能平静。而且她发现梨花坠不见了,那她可以思念的物件不在身边,这使得戚若常常在半夜惊醒,满头大汗,但是后来又想不起来自己梦到了什么,只能悻悻再次入睡,最多能够一晚上这样醒来五、六次。
戚若扶着桌子站了起来,一身道袍,头发在头顶高挽成一个髻,去掉了面具的脸依旧是惹人动心,只是脸上有着挥不去的愁云和眼下因为思念熬出的乌青。
她缓缓走到门口,这几天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门边默默倾听这外面来往的人的闲话。可是她刚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一个男子说了一句:“贤弟,你可知道臻王要娶亲了?”
这一句话令戚若心里一惊。
臻王?
戚若的耳朵立马紧紧贴在门框上听着。
“兄台别开玩笑了,那臻王可是有了三房娇妻了,您是不是搞错了。”另一个相对青涩的声音飘起。
“我怎么会骗你呢,这事可是真的,前几日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戚将军的女儿被封了公主,六月初六就要婚礼了。”
“这样啊...”
那两个声音渐行渐远,戚若瞬间觉得脑子空白。我已经不在家中了,我什么时候封的公主,云祺他怎么...怎么会娶我。这时戚若突然想到前几日罗誓对她说的一句话:
“有人代替姑娘了。”
戚若瞬间有种有种不好的感觉,她想推开门出去看看那是何人,但是使劲推了推却不见门推开。
戚若与越来越着急,她想冲出去大喊:“我是戚若!我在这里!我才是戚若!”可是她喊不出声,她也推不开门。
何蕴为了防止戚若出去会惹出是非把门上了锁。
戚若推了好久不见门打开,自己呼喊着却只能发出呜呜啊啊的声音,而心脏隐隐发痛。
过了一会,她顺着门滑到了地上,靠在门框上,双臂抱着双膝,头深深地窝在中间,止不住的眼泪顺着她的脸留下来。
过了一会,何蕴回来了,他推开门就看到了蜷坐在门框边的戚若,他关上门,蹲下来推推戚若,戚若眼睛哭得红肿,小巧精致的下巴上还留着一滴未流下的泪,眉毛紧紧蹙在一次。
何蕴顿时慌了神,问她怎么了,说着拿出自己的手帕递给戚若,戚若摇摇头,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跑到桌子旁边拿起桌子上的笔,在纸上颤抖的写下几个字:
云祺娶亲了。
何蕴看到这五个字心里有些吃惊,他这几天上街也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但是为了不伤戚若的心没有告诉她,她自己是怎么知道。
何蕴突然想到戚若今天是坐在门边的,莫不是她在门内听到了别人的闲话。
何蕴看着戚若却不知道怎么安慰,所以只能站在那里陪着她。
不知道站了多久,戚若突然抬头,冷静的拿起笔,写下这样一句话:
婚礼那天,带我去看。
何蕴看着戚若满脸的失落,又看着戚若一脸掩饰性的淡然,只得说了声好,但是他告诉戚若:
“那天,不能流泪。”
戚若无力的点了点头,回到床上蒙上被子睡觉。
何蕴见状只能背过身去,可是他心里却也是五味杂陈,心里暗暗说道:
“云祺,我能帮你的只有不让她受到伤害,但是伤她心的,是你啊。”随后起身拉上了自己和戚若之间围着的帘子。
何蕴脱下道袍,后背上露出一块若隐若现的龙形胎记。
而另一边的戚若虽然躺在床上但是眼睛却没有闭上,直直的看着面前的墙,两眼无神,面无表情,如果不是那可以隐隐听到的心跳声,戚若真像是一个死不瞑目的人。
一间房,两个人,不同心思。
两个人,一张脸,不同感情。
人,都是复杂的。
第三十一章 她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