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见朕在与皇贵妃品茶么,不见!”皇上冷冷的对刘昭道。
刘昭怯生生向后退去,沈晓婉一见连忙笑语道:“皇上,上官大人进宫必定有要紧的事要禀报,皇上切不可闭门不见,这不是伤了臣子的忠心么!况且皇上刚刚登基不久,正是树立形象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怠慢朝臣,臣妾还是先回避一下吧!”
赵瑞一听沈晓婉的话,不禁叹服,果然是不同凡响的女子,心中更添了几分爱慕,柔声道:“爱妃真是明事理,否则他日必定有人讹传朕如汉成帝一般昏庸了。”
沈晓婉淡淡一笑,赵瑞又道:“不过爱妃不需回避,朕希望爱妃时刻在朕的身边,这样朕才能感到踏实!”赵瑞紧紧抓住沈晓婉的手露出了坚定的眼神。
这一刻的沈晓婉有些动容,高高在上的帝王,竟然如此信任自己,任谁能不感动呢,于是沈晓婉点头会意,留了下来。
赵瑞笑着转头望向刘昭道:“刘昭!还不快通传!”
刘昭不敢怠慢,赶紧领旨退出大殿,不多时,上官大人步入大殿,向皇上和皇贵妃请安。沈晓婉低头道:“见过上官大人!”
这上官大人其实就是上官仪的父亲,当然认识沈晓婉,他望向沈晓婉的时候,心头咯噔一下,表情上并没有流露出来,因为他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臣子,同时也是一个不愿参与各种党争的贤臣,她知道沈晓婉进宫必定是为了复仇,但是她的行为不影响到社稷江山,自己是绝不会去阻挠的。
沈晓婉了解上官大人,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想避开,谁知皇上不肯,不过倒也无妨,上官大人早晚也会知道。
两个人虽各怀心事,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表现出来,皇上自然也就看不出来。
“上官大人今日进宫必定有要事,快快与朕讲来!”皇上急切的问道。
“启禀皇上,上官驰确实有要事禀报……”上官大人说话间瞟了一眼皇上身边的沈晓婉,顿了一下。
皇上会意道:“上官大人不必介怀,德才皇贵妃是朕最信任的人,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吧!”
上官池想了想,说道:“皇上,异族垂涎我国西南边境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有探子回报说,异族大军正在大规模练兵,想必年底就会有所行动。而我国内乱刚刚止歇,急需大量调拨银两重新振奋军威。”
“上官大人说的朕都知道,但是国库,朕是有心无力啊!除非增加税收。”皇上沉吟道。
“皇上既然说国库空虚,想必宫中也十分吃紧,可为什么太后还要大兴土木,在城北大面积圈地,建造什么普度寺,净水庵,这笔费用不是小数,怎么国库就能拿出来?”上官池毫不客气的冷冷质问。
“这……这件事朕也略知一二,母后说是建造寺院普度众生是她毕生的心愿,左儿臣的怎能不满足!”皇上轻声说道,话语中略显底气不足。
“太后想要了却心愿,皇上想要做孝子贤孙,难道就可以不顾国家安危么?您这是一意孤行……”上官仪加重了声音说道。
皇上的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沈晓婉心道:“对于皇上,一面是社稷江山,一面是自己的母亲,他应该是觉得很为难,不知如何取舍吧!而且以他的脾性,很难能够劝得了谢清。谢清如今在朝中锋芒毕露,可不是明智之举。”
沈晓婉思量了一会,正色道:“皇上,容臣妾说句话!”
皇上对沈晓婉还是很信任的,自然愿意听取沈晓婉的意见,但是上官池则不然,他皱紧眉头,狠狠盯着沈晓婉。
“爱妃有什么见解尽管讲来!”皇上轻声道。
“皇上,上官大人,臣妾到不懂朝中的事,但是臣妾父亲经常教导臣妾,为家之道,必以勤俭治之,方能长久,而且人活在世上,切记不可铺张浪费,否则必定会遭天谴,臣妾始终谨记于心。臣妾想着,家与国其实是一个道理吧!”沈晓婉声音轻柔好听,娓娓道来,让上官池也不由得刮目相看。
皇上听过了沈晓婉的话微微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沈晓婉连忙又道:“皇上,臣妾知道您对母后的孝心,所以您无法撼动母亲修建土木的心。但是皇上可以从自身做起,以身示范,臣妾也愿效仿,到时候宫中风气勤普,也能带动百官节俭,想必也能为国库省下不少银两!”
上官池连连点头称赞,然后又对皇上道:“德才皇贵妃说的有道理,到那时,太后娘娘自然会自惭形秽,说不定就能停止修建寺庙了!”
“皇上,还有一点臣妾想要提醒皇上!”沈晓婉再次柔声道。
“爱妃请讲!”皇上认真道。
“臣妾愿意削减用度,把俸禄上交国库,只求皇上,不要增加赋税。百姓经过了内战本就心慌,您要是再增加赋税,百姓必定怨声载道,会导致社稷不稳啊!”沈晓婉动情的说道。
上官池和皇上都目瞪口呆,没想到沈晓婉竟然如此大度,懂事,愿意以身作则,真是看成女中豪杰。
皇上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会以江山社稷为重,于是皇上即刻下旨,削减宫中用度和年俸。上官池自然也不能甘于人后,立马提出将自己一年的俸禄都上捐国库,支持皇上的举措。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京城中的大小官员纷纷效仿,至少将自己一年的俸禄上捐国库,宫中的嫔妃也不落后,都在皇上和沈晓婉的带动下,将自己的年俸上捐国库,一时间,勤俭之风在皇城中盛行起来。
面对这股清流之气,太后自然也是坐不住了,朝野上下,后宫之中人人勤俭,只有太后一人还在大量的应用银两,当然会招来非议,就连皇后娘娘都开始规劝太后应削减开支,否则这样大肆挥霍必定引起民怨。
在这种大形势下,若是还不停止修建土木,太后必定会成为众失之死,这样太后细自己辛苦营建的帝国,就会完全崩塌,太后谢清是聪明人,她怎么会看不懂这个道理,于是经过再三考虑,她最终放弃了修建寺院的计划,将大量银两回归国库,自己还捐出了很多积蓄。
皇上听闻了这件事后,非常惊喜,也更加佩服沈晓婉。上官池也赞叹道:“皇上,能得到德才皇贵妃的帮助,真是皇上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啊!”
上官仪也听说了这件事,心中对沈晓婉更加爱慕,这天,上官仪随父亲进宫与皇上商量军事,期间上官仪借故离开。来到了锦和宫外。
沈晓婉正在宫中花园里荡着秋千,透过丛丛花树,沈晓婉望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门外,沈晓婉心中一动,连忙从秋千上下来,支开了众奴婢,一个人来到了门外。
“你怎么来了?”沈晓婉紧张的四下张望着问道。
“雪晴,这周围没有别人,我听说了你与皇上献计的事,所以过来看看,看看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么?”上官仪深情的凝视的沈晓婉问道。
沈晓婉连忙将上官仪拉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道:“上官大哥,大白天你这样赶来,多危险!”
“雪晴,你还在意我危不危险么?”上官仪紧紧抓住沈晓婉的手问道。
沈晓婉低下头道:“我是没权利去在意,但是我骗不了自己,在我心中,始终有你……”
上官仪听完沈晓婉的话十分感动,他告诉自己,这就够了,只要她心中有自己,自己就算赴汤蹈火,也没有遗憾了。
“雪晴!我们都在彼此的心中就够了!说吧!还有什么我能帮你!”上官仪闪动黑亮的眸子坚定的说道。
“上官大哥!雪晴如今在宫中多有不便,所以还真的需要上官大哥的帮忙!”沈晓婉轻声道。
“说吧!什么我都愿意!”上官仪咬紧牙说道。
沈晓婉微微点头会意道:“这次向国库捐银的事,让皇上的形象更加深入朝野和民心,皇上已经在朝野中站稳了脚跟,说话也更加有力度,而太后很有可能会失去一批追随者。”
“是呀!雪晴的计策的确妙!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上官仪问道。
“接下来,我们要现办法动摇太后在朝中的势力,也就是姜家和谢家的势力。”沈晓婉道。
“姜家是三朝老臣,根基不浅,谢家也有众多追随者,而且谢道如今掌管军政大权,恐怕很难对付!”上官仪沉思片刻后,慢慢说道。
“你说的对,这两家确实难对付,不过倒也不是全无办法……”沈晓婉道。
上官仪望着沈晓婉瞬间明亮的眸子,知道沈晓婉有办法对付姜家和谢家。果然,沈晓婉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自从沈晓婉为皇上出谋划策以后,皇上就离不开沈晓婉,皇上在福德殿批阅奏折,接见朝臣的时候,沈晓婉都会陪在身边,所以前朝的事沈晓婉了如指掌。
这天,姜大人带着儿子姜海来求见,说是要推荐儿子姜海担任礼部侍郎一职。姜海是新进的状元,资质虽然浅薄,但是有太后和皇后这一层关系,皇上还真是很难拒绝。
沈晓婉看着姜海木讷迟钝的样子,心中有所怀疑,于是故意道:“听闻姜大人之子文采风流,礼仪周全,若是能为礼部侍郎确实是我国之幸事!”
姜大人一听喜上眉梢,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皇贵妃谬赞,不过犬子确实从小饱读诗书,尤对礼仪之术在行,所以礼部尚书一职确实能够胜任!”
“姜大人说的是,正巧过几日皇上就要行祭天大典,本宫也就顺便研究了一番礼仪之术,期间还有些不解的地方,想要请教姜海大人,不知姜海大人可愿赐教!”沈晓婉微笑着看着姜海道。
第一百三十九章削锐气,挫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