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八十三回 青山戏天下有佳对 奇女子记忆超奇人
  第八十三回
  青山戏天下有佳对
  奇女子记忆超奇人
  于华说,这是我从外星人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给你背颂出来;
  只听于华用银玲般动听的声音背颂道:
  爪虚郡民族的汉字,不仅仅是书写的符号,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的艺术魅力,是当今人类发明的其他的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无法比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言文字最终必将以其无与伦比的实用性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取代其他的文字。
  对联,是汉文字语言的独有创造,是汉文字独有魅力的表现之一。对对联,不仅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智慧才思,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质,更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的高度凝聚。
  有的对联可信手掂来,而有的则是千古绝对。下文的几个小故事,有些是古今流传脍炙人口,有些则是寓意其中耐人寻味。从中可以看到对联艺术魅力与人的感情世界的紧密联系。
  一,孩提述大志
  据说沫小时与一帮孩子读私塾,一天老先生外出,让孩子们自学。没有先生约束,孩子们当然是自由自在。便结帮出去玩耍,结果从墙洞中钻入人家后院偷吃了桃子。失主告诉了先生,先生便说:“我出一上联,谁对得上下联便饶了他,若对不上便挨板子”。
  先生语带挖苦又兼询问的上联是
  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听了应声答道
  来日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幼小的郭不仅对的十分工整,更说出了自己的不凡气慨。此联流为千古佳话。
  二,巧折字即景有佳对
  有些对联,不在特定的情景中,无论如何也对不出来,只有在特定环境出现后,才能使才思敏捷的人做出恰如其分的下联。这也表明语言文字是劳动的产物,是生产生活的凝练。
  相传有张王两个读书人游山,在山青水秀之间,张生触景生情,便以山间枯木出了
  一个上联: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山山出
  王生听了,冥思苦想,竞不能对。
  此联名义是说山间石前的枯枝烂木是每个山上都有的柴薪。其意义明白合理,却字字紧
  扣,或分或合,是个折字联。上联十分刁钻难对。
  两人到中午在水边生火烤干粮休息,游到日暮将要下山,望山下炊烟缭绕,王生顿时
  心中一亮,便说出了下联:
  白水泉边山火灿因火成烟夕夕多
  这是两人在泉水边生火,又望见山下炊烟,触发了王生的灵感,故作出了绝妙佳对。
  三,情真意切自成章
  对联虽有文字游戏之娱,却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许多名联佳对都是真实感情的凝结。例如西湖岳王坟有一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黑铁无辜铸佞臣
  这副佳联不仅是作者感情的真实反映,更说出了古今多少代的善良人们的爱恨心声。这种把感情凝结在对联中的情况古今甚多。
  相传湖阳府有一对情人,两人情真意切生死相依。女友到咸阳求医,男友在家牵念得寝食难安。想到在一起时,曾惹女友生气,如今不知女友病况如何,思情愁苦,尤如在生死线上挣扎,便顺手把当时的心情写在纸上,
  身在湖阳心在咸阳奈何桥头几断肠
  这句话的确是当时对女友的牵挂担心和自己苦情的真实反映,随手写下竟无意间成了一句对联。数日后,女友康健而归,男友自然是欣喜不已。便把欣喜之情用下联写出
  天佑娇艳人佑红艳花前月下诉情长
  男友此时感到女友康健是上天的佑护,更是最大的幸福。他从今一定要比以前更加呵护她。这副对句虽不雕琢粉饰,却是情感的真实反映,自然可贵,值得一提。
  四.劳动创造语言美
  人是劳动的产物,语言更是劳动的凝练。
  有一书生赶路,在田间陌上迂上几个挑担的农夫,陌阡路窄,无法通行。书生觉得下田避让有失身份,犹豫不决。面前的村姑看出书生的心思,便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出下联,我们就下田避让请你先行,你要是对不出,便让我们挑担的人先走如何?”书生想到乡村纵有识得几个字的人,又能有什么高深学问,还怕她班门弄斧不成。当然是暗自得意满口答应。
  村姑说,“你看我挑了两筐重重的烂泥防碍了您的走路,我就以此为上联。”便说:
  两筐重泥挡子路
  书生听了大惊失色,急忙下田避开,呆在那里让挑夫们通过。
  这上联用谐音钳至圣先师孔子的字仲尼,在看似平淡的挡了该人的路这个意思上,又含有孔子弟子子路的名字,不仅语意与情景相符毫不粉饰,还把孔圣人轻轻的嘲讽,书生急切间如何对得上来,只好呆在田里看挑夫们通过,心中暗叹这乡村僻壤竟然藏龙卧虎。
  挑夫们看到书生发呆,也不以为意,有个挑夫觉得书生好笑,便扭头笑着看了书生一眼。这书生心头一个激灵,便脱口说出了下联;
  一个夫子笑颜回
  虽然对出了下联,为读书人挽回了面子,但这书生从此再也不敢轻视劳动人民。
  五.破时穿空有佳对
  有些对联可以依时随情脱口而出,而有些则需岁月的历练,才能得出下联。
  大军阀锡山有年带兵到苏无锡,自然是逞强霸道搜刮民财。有人气愤之余把此事作了一个上联发表在报纸上
  阎锡山到无锡上锡山锡山无锡
  阎锡山看了知道人们在骂他暴敛却也无何奈何。原来这无锡附近有座山叫锡山,名曰锡山却不产锡,而上联隐含阎老西把锡山的锡都搜刮空了。这只上联巧用人名地名又大含寓意,数十年间无人能对。
  数十年后,著名记者范长江到江苏天长县公干,人们谈文弄墨间说起那句上联,以范长江的才思竟彻夜无眠苦不能对。次日范长江乘船渡江,遥望长江滚滚东去接天连地,心中一动,便得出了
  下联:
  范长江过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用自己的名字和天长县地名,与长江和天长县的汉字关系,终于得出了下联。成为一段佳话。
  到目前为止,这是唯一的一只下联。
  六千古寻对万古存
  有个老人坐在屋檐下乘凉,屋檐是雕饰过的,垒着一个燕子窝,看到炊烟从屋檐下掠过燕子窝,一只燕子因烟飞去。老人心有所动便做了一句上联:
  烟沿艳檐烟燕眼
  这句上联同音不同字,语意清楚明白,然而至今无对。
  那于华边走边背颂,抑扬顿挫,声似银玲,听得卫山目瞪口呆。心中对于华敬佩得几乎要六体投她了。
请选择充值金额